龐芳
摘 要:社會文化科技日新月異,隨著媒體制度的不斷完善,媒體融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一種新的新聞出產方式即“中央廚房”以強勢的姿態入駐主流媒體組織的目光中。融媒體“中央廚房”其實是我們為使媒體更好融合的創造性設想,它以“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發布”的運營形式設法完成媒體內部信息的生產流程形式的創新,其通過整合資源、信息分享、渠道泛化將多元化信息轉化為有效可利用資源,從而最大可能的節省了人力及物力方面的成本。但是也因為范圍大、覆蓋面廣而引發了如信息重復化、產生方式沖突等并發性風險,因此,本文通過系統的探討電視臺融媒體“中央廚房”的優點和不足,以雙刃劍的思維模式去分析媒體融合的這種新方式,在全民信息共享的同時也盡最大努力使新型融媒體時期的民眾個性化需求得以滿足,從不同民眾的信息收獲渠道、信息需求特點、媒體報道模式差異化等方面各個擊破,以打造最完美融媒體“中央廚房”。
關鍵詞:融媒體;中央廚房;利弊得失
我國兩會于2015年開始對媒體融合及“中央廚房”有了重點關注,隨著時代的迅速發展,媒體經歷了日新月異的可喜變遷:由以注重傳播的渠道為第一要務的傳統觀念轉變為看中媒體技術的互聯網世紀,進而隨著科技的更新換代,更進一步發展為注重內在美的融媒體時代[1]。
對于廣大群體而言,融媒體仿若一個新型事物強勢入駐各大電視臺、報社等媒體總部,不知不覺已經聲名鵲起,已然是中國新型媒體時代與舊媒體時代的一個分界點,甚至于是當代媒體變革轉型的一個風向標。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要加速,中國媒體勢必要順勢而為,轉變成民眾需要的快速、經濟的信息收發模式,這一特大轉型并不是一個一步步計劃的結果,而是順應社會發展切實需求的一個進程。在各類媒體不斷融合之際,新聞訊息以“中央廚房”形式的獲取方式受到了各類媒體總部的另眼相待,可以了解到,摸索“中央廚房”模式的媒體融合,即是對舊信息獲取方式的一種深刻改革,而后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完成對社會信息的快速采集、整理、共享[2],這樣既可以避免提取信息實際過程繁瑣又可以快速與聽眾們實時播報,但是,與此同時,這種模式也催生了它的副產物即信息同質感強、共性中難以突出個性。因此本次我們以電視臺融媒體“中央廚房”的背景、內涵、前景及在發展中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予以探究、分析并提出相關可行性解決措施。
一、“中央廚房”的成因及內涵
當代新舊媒體交融發展推進,很多媒體部門隨之進行了大肆變革創新,其中主要包括生產信息體制、信息采集步驟等,其中,效果深得民意的屬融媒體“中央廚房”。黨中央作出融媒體發展推進的決策后,各媒體組織積極摸索、大膽創新,拓展了傳播渠道泛化,提升了融合媒體互融力度,媒體傳播呈現一片欣欣向榮之態。
“中央廚房”不僅是一個關于媒體信息共享、舊媒體創新的網絡熱詞,也是各級媒體組織爭相進行的一派新氣象,更是各大媒體傳播信息的廣闊的新平臺及各電視臺實時新聞收集、調和制作和播報的創造性模式?,F在各媒體競爭激烈,融媒體便是媒體組織當家為實現自家媒體成功從舊媒體時代轉型進入新型媒體時代而作出的明智之舉。眾所周知,對于大眾對媒體的認知總結而言即一個內容,多種傳達方式,工作人員們在此平臺上將收集的各種信息如圖文、音頻等收入自家的媒介技術庫,然后再一次對收集的信息進行整合、重排及再造,緊接著以自己的優勢渠道推出,這樣的模式就像一個廚房里的井然有序的流程,將各種信息集成挖掘創新,從而極大的提高了傳播的速率、效果,同時避免了人力物力資源的鋪張浪費。
二、融媒體“中央廚房”的杰出優勢
(一)信息整合迅捷,內涵挖掘充分
融媒體“中央廚房”這種更高標準的收集新聞的方式體現出了對各大媒體更高的要求。首先是收集信息資料方面要求文本、圖像、音頻等各種不同的媒體傳播手段及各種新器械和新開發技術的綜合全面應用,再就是編輯信息,加工新信息方面,要求加工的工作人員對收集回來的信息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的挖掘并在其基礎上創造屬于自己的播報內容,之后就是運用各種媒體渠道,各種信息收發平臺,各種信息傳播方向推出再造的資源。
(二)信息傳播時效性強且傳播效果好
較傳播方式一板一眼的傳統媒體而言,融媒體“中央廚房”方式靈活善變,易于調節,可使大眾更加方便快捷的多方位獲取新聞信息,并且具有很明顯的時效性,可以及時地聽到受眾們的反饋并進行修整。各大傳媒媒體組織在這個平臺上能夠信息共享,互通有無,使整個報道呈現一種三維空間化的態勢,增大了其影響力和傳播效果。“中央廚房”使采集到的信息“食材”以最迅速的方式送到了大眾所在的“餐館”,如搜狐集團遭遇偶然事件時,會于當天出《點擊今日》,而隔個把時間后呈現制作周期較長的《數字之道》,既爭取了創造高層級資源的時間,又獨得良好的發布機會,一舉兩得[3]。
(三)節約成本的同時促進了國民價值觀的統一
各個媒體組織在融媒體“中央廚房”的平臺上,互相交流,密切協調,并肩發展,資源有效共享,將同種信息整理成不同媒體正相適應的信息,一舉奪得,極大縮減了人力外出采集新聞的成本,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經濟利潤。顯而易見地,融媒體“中央廚房”對信息進行整合性“烹調”,實現一個本質、多個轉變的方式,節省成本的同時也一并增加了信息的使用率,如近年來作為業界黑馬的微信本身擁有收集配置和獲取信息的能力單一薄弱等問題,但是融媒體“中央廚房”的形式使傳統的微信公眾號有了海量資源,在體現公眾號的優勢時也省下了大筆的采集信息的耗損[4]。
三、融媒體“中央廚房”模式引發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一)新聞大同小異,內容同質與獨家報道相沖突
“中央廚房”以統一生產、口味包裝一致、質量等優的產品而聞名,雖然媒體組織用心加工再出產,可萬變不離其宗,歸根結底它仍是一個本質,信息新穎性受到極大挑戰,而我們電視媒體就如同各個媒體一樣又爭相以獨家新聞的發出為競爭力,但是信息本質都相同,這份獨家優勢便也隨著融媒體“中央廚房”銷聲匿跡了,觀眾們看到屏的天花亂墜的消息,卻發現反復都是傳達的同一訊息。要成為獨家的優秀媒體,充分結合新型技術、渠道并保持一顆不斷追逐真相的赤誠之心,多次采集,切忌一錘定音,才能防止受眾由于這種模式造成的感官疲勞。而且融媒體“中央廚房”形式要做到除了新聞內容的整合,還要做到各種媒體組織結構的接洽。只有調節舊媒體組織的內部結構相互理解、相互通氣且必要時將部分組織進行合并交融,使所有媒體部門處在一個和諧的平臺上,才能從根本上瓦解新舊媒體部門各自為政的現狀[5],才能沖破這層束縛,使信息更好地傳達給大眾。endprint
(二)各部門需求多樣化與采集優勢資源耗時費力之間形成的沖突
毋庸置疑,融媒體“中央廚房”就大局而言,降低了人力成本耗損,但其也導致了采集者效益和加工者需求之間的溝通難度直線上升,溝通成本也隨之發生嚴峻增長,更有甚者,媒體部門還要對人事組織進行精心調配才能適應這種模式下形成的媒體生存之道,這又引發了更有深度的人事磨合難題。我們都知道眾口難調,即便一個全能的采集信息的員工馬不停蹄的收割信息,碰到突發狀況,又或者需要滾動播放的緊急新聞,采集的工作人員需要將訊息快速傳給機報并且寫一個帶有照片和音頻甚至視頻的消息傳給網站,極有可能造成采集者手忙腳亂,目不暇接,壓力增大的情況下很有可能信息會帶有主觀色彩,一些細節方面也很可能無暇兼顧,這樣的報道失去了人性色彩和最高還原度,難以捕捉到受眾,很有可能無法與之產生共鳴。所以,這種模式就要求媒體組織技術研發隊伍、數據統計處理中心的高度建設與維護及全體媒介人員具備高素質的網絡思維和操作能力。由上問題可知,傳統的媒體信息收集方式早已滿足不了融媒體“中央廚房”甚至其它模式的大胃口,因此媒介工作員工裝備有跨平臺作戰的工作能力是必需的,做到了這一些,其從業能力才可以不被這股勢不可擋的浪潮刷掉。
(三)競爭劇烈,某些媒介組織的綜合能力被無視
在新聞多元化的大氛圍中,媒體技術或傳播渠道可能很強硬,但我們要抓緊一個基礎點,內容依然是本質,不管什么時候,內容依舊是新舊媒體競爭的最有力的競爭“佐料”,在現如今融媒體“中央廚房”形式下,較舊媒體而言,新媒體總是能快速搶到優勢的第一手資料,主要靠的是技術的支持,但是很多結果顯示,它并未產生了足以與其相匹配的經濟收入效益,這就需要我們對這個模式在某些程度上采取較為慎重的態度,斟酌思量后再加入這場探索之旅,正如“波紋理論”——即一個模式就如同一塊投入湖中的石頭,不同的媒體形式就如同被渲染開的不一樣的被蕩漾的波紋,一圈緊挨一圈,但它仍是一個整體,所以在共性中發揮自己獨有的特性并能通過互通整個系統避免重復發出訊息,或者再原有資料處納入自己的新思想,讓受眾看到不一樣的精彩[6]。
四、小結
融媒體“中央廚房”乃大勢所趨,它如一把雙刃劍,既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媒體發展,又在另一層面上限制了媒體的一些實力發揮,如何將這種模式以一種惠民的全新的姿態運用于社會生活中,值得我們探索和思考。本文結合個人實踐經驗,就電視臺融媒體“中央廚房”的現象與問題展開了探討,從其深刻內涵、運用時的得失利弊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分析并對此提出相應的對策,希望能夠對融媒體“中央廚房”更好的應用于民眾有所助益。
參考文獻:
[1]許志暉,曲彬赫.媒體融合——試論當下媒體的劃時代變遷[A];第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第33分會場新媒體與科技傳播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王燁.淺析電視媒體與網絡媒體融合發展的趨勢[J].中國傳媒科技,2004年10期
[3]張超.媒體融合背景下提升河北傳統媒體核心競爭力的策略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5年.
[4]楊溟.牽手,還是婉拒——淺議傳統媒體融合轉型中的技術合作原則[A].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2014年學術年會暨第七屆《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和優秀論文頒獎大會論文集(一等獎)[C],2014年.
[5]吳晉娜,何煒.媒體融合不必照搬“中央廚房”[N].光明日報,2015年7月25日第6版.
[6]王濟勇,林濤,王金東等.一種嵌入式系統實時性能分析的融合機制[J];計算機科學,2004年01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