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兒童教育理念的發展,以兒童為目標的電視節目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本文從游戲理論的角度出發,分析了兒童電視節目中互動環節對兒童帶來的積極影響,并探討了策劃和制作優秀兒童電視節目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兒童電視節目;游戲理論;研究對策
兒童電視節目開設的主要目標是對兒童進行游戲模式的教育方法,寓教于樂是兒童電視節目發展的核心理念,隨著現代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兒童對手機、電腦、平板等物品的依賴度和使用度越來越深,對兒童的身心健康帶來嚴重的危害。為此兒童類電視節目中蘊含的教育意義和豐富的游戲互動,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廣泛關注,目前我國的電視節目制作人意識到游戲教育的重要性,并將研發的重心逐漸轉移到兒童電視節目的創新和互動中,豐富兒童教育的內涵。
一、兒童電視節目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兒童電視節目過于成人化
兒童電視節目是針對兒童群體開展的教育類節目,然而由于新聞媒體工作者對于兒童概念缺乏正確的認識,使得部分兒童電視節目呈現出成人化的發展趨勢,目前我國眾多的兒童電視節目都是有成人進行主持的,其中運用的服飾、道具、語言、行為等都帶有明顯的成人色彩,給電視機前的兒童帶來不良的影響。
2.兒童電視節目中對兒童行為造成影響
兒童由于年級小,其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和干預,缺乏正確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時這一階段的兒童特別喜歡模仿各種行為,正由于其缺乏對危險事物的認知,導致許多兒童模仿電視節目中的危險行為,而造成嚴重的后果。目前我國的兒童電視節目中,存在一定的暴力、危險行為,很容易對兒童的思想價值觀的塑造帶來嚴重的威脅。
3.兒童節目中形象的塑造存在刻板現象
刻板形象是指在事物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固定的發展模式,如許多兒童節目中正面人物都是聰明機智、勇敢堅強的,而反面人物都是陰險狡詐的,并且打破了常規的認知水平,如《貓和老鼠》、《喜洋洋和灰太狼》的能夠,都在宣傳弱勢群體的力量,進而為兒童的身心發展存在誤區和歧途。因此兒童電視節的研發和塑造,要進行不斷的創新和改革,豐富其活動內容和形式,塑造形成生動,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為培養兒童的創造型思維能力做出積極的貢獻。
二、兒童電視節目中游戲理論的運用
兒童電視節目是針對兒童教育而開設的節目形式,面對兒童豐富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充分把握兒童的活動心理和興趣愛好,兒童電視節目則需要具備一定的趣味性和活動互動性,提高電視機前兒童的參與性,以此提高兒童點節目的收視率和活躍度。
1.為兒童營造良好的游戲外部環境
兒童電視節目是一項特殊的游戲活動,而游戲活動又離不開相應的環境氛圍和場所支持,這里所致的游戲外部環境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首先要為兒童提高多種多樣的電視節目類型,以滿足兒童的觀看需求,目前我國各個臺基本都設置了少兒頻道,然而由于少兒節目的自制成本高、播放時間長、無法循環播出等,都嚴重阻礙了兒童電視節目的成長和發展;其次要為兒童提供寬松舒適的觀看環境,兒童電視節目對兒童的吸引力十分大,很容易使兒童全身心的投入到電視節目播放的內容中,甚至兒童在觀看時,會進行相關的行為的模仿,因而需要為兒童提供一個良好的觀賞環境,如柔軟的沙發、防滑地面等,方便兒童的肢體動作和行為的實施;最后要保證兒童擁有自由樂觀的觀看情緒,由兒童自主選擇感興趣的電視節目進行觀看,家長需要放松對兒童的管轄和控制,如留給兒童自由的觀看時間,不限制其各種肢體動作,并引導兒童主動進行游戲互動,保證兒童樂觀自由的觀看氛圍。
2.構建良好的共生交流環境
共生交流即以電視媒介,形成兒童電視節目主持人和電視機前兒童的互動交流,使電視機前兒童主動參與節目的互動環節,進而避免兒童電視節出現收視率低下、播放效果不佳的局面。一方面兒童電視節目主持人需要以兒童的口吻進行節目的主持,拉近和兒童間的距離,以兒童的思維和行為進行節目活動,拉近和兒童間的距離;其次兒童電視節目的設置要具有連環性和集中性,尤其是游戲的互動環節,要能夠完整表現出游戲的活動內容,進而激發和吸引兒童的觀看興趣,使兒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持久的集中電視節目中。除此之外,在兒童電視節目中插播廣告時,也要注意兒童電視節目的連貫性,尤其要注意不能在兒童興致高的時候突然插播廣告內容,降低兒童的興趣,因此商業廣告的插播最好安排在節目開始時或者結尾,即保留了兒童電視節目的了連貫性,又保留了電視節目的商業性和公益性價值。
3.實現兒童自由的游戲心理體驗
兒童由于年紀小,很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誘惑而轉移注意力,因此優秀的兒童電視節目,需要不斷創新節目的內容形式,吸引兒童全程的觀看興趣。據國外的研究表示,能夠吸引兒童游戲心理的變化因素主要包括興趣體驗、自主體驗、勝任體驗及成就感、幽默感和身體快感等幾個方面的行為和因素,其中興趣則是影響兒童觀看電視節目的重要核心和關鍵環節,也是兒童參與各項環節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在兒童電視節目的設置中,制作人及策劃需要增強游戲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市游戲內容能夠最大程度的激發兒童的興趣,合理的規劃游戲互動的各個環節,開設練習性游戲、象征性游戲及規則性游戲等活動,提高學生的興趣及實際的互動活動,以激發電視機前的兒童的參與性和積極性。
綜上所述,在現代網絡科技發展快速的前提下,為了降低新媒體設備給兒童帶來的危害,充分發揮兒童電視節目所具有的社會公性和商業性,需要兒童電視節目不斷改進突破和創新的改革,以游戲理論為指導基礎,研究和開發新的活動內容,為兒童營造寬松舒適的游戲環境,激發兒童主動觀看電視節目的興趣,鼓勵兒童參與電視節目的活動環節,充分調動兒童的興趣,讓兒童在觀看電視節目中得到身心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新艷,呂靚,張明亮.兒童電視節目的差異化解碼——基于認知發展理論的視角[J].傳媒,2017(02).
[2]祁素萍,劉夢妍,崔永梅.電視節目對兒童戶外游戲活動安全性教育的思考[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6(01).
[3]劉晶,王偉.從兒童認知理論看兒童電視節目的定位缺失[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6).
作者簡介:
陸蓓(1988.3.4— ),女,漢族,籍貫:河北省石家莊市,工作單位:河北傳媒學院,學歷:本科學士,職稱:講師,研究方向:廣播電視編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