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許多即將進入大學這所象牙塔的新生心中,大學校園生活就是美好、自由、快樂的代名詞。然而,許多事實表明,很多新生在進入大學之后沒有很好地調節自己,適應新環境的變化,使得目標不明確,意志逐漸消沉。因此,為了盡快適應全新的大學校園生活,新生們應該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心態轉變得越快,大學適應能力也就越強,大學生活也將更加充實和快樂。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發表一下自己的拙論。
關鍵詞:象牙塔;新環境;適應;心態
一、認識自我,重新定位
大學是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逐步發展并最終確立的關鍵期。正確地認識自我,重新定位,是每個大學生都應該積極面對的人生課題。
(一)仔細觀察,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在學習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學會結合自己平時的表現總結自己的個性特點,找出優點和缺點,在集體生活中所在的位置和作用,平時的行為表現和社交能力等;要對自己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認識,肯定自己的長處,也要充分認識自己的不足,能夠積極地認識不足并愿意做出改變。其次,也可以通過他人的評價來了解自己。他人的評價和態度能幫我們認清自己,了解自己。我們既要尊重他人的評價,自我反省,同時也不能盲目聽從,要理性分析。
(二)認識自我,重新定位
新環境、新角色、新起點,所有一切都是嶄新的開始。大學新生應該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家里,你眾星捧月,“重點保護”,有很強的自我意識,進入大學后,離開父母的庇護,開始集體生活,由較窄的生活環境變成大學這個小社會,現在的你要和來自五湖四海個性不一的同學共住一室,要和來自全國各地性格、習慣不同的同學交往,必然會有很大的不適應。所以要盡快調整自己的心態,重新定位自己,將“自我”為中心逐步轉向為“集體”為中心,學會接納不同的人和事,努力融入集體生活。
二、確定目標,自覺學習
大學是人生旅途中新的起點,在這個起點上,會有更加廣闊的空間讓你去書寫人生。很多同學在中學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而進入大學之后目標消失,就業考研感覺又比較遠,導致部分同學感到茫然、無所適從。因此,想要在大學階段能夠過得有意義,進入大學就應該做好打算。每個進入大學的新生都應該早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確立大學各階段的目標,包括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遠目標。一般來講,越早樹立自己的目標,就能越早進入學習狀態,學習和生活也才會有動力和方向,這樣的大學生活才會充實而有意義。
大學學習相對自由和寬松,但它的學習任務更重,內容更多,范圍更廣,這就要求同學們在學習上要有自覺性、主動性和獨立性。因此學會怎么學習非常重要,初入大學的新生必須改變中學應試教育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要從被動聽講改為主動研究,機械練習改為積極思考,學會管理支配時間,利用電腦、圖書館等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同時,要把握機會,積極參加學院和學校舉行的培訓交流會等,將書本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在學習上盡快適應新的生活。
三、充實生活,鍛煉能力
大學生活豐富多彩,新生一般一入校就會有社團、學生會、協會等各種組織向大家招手,如果你有唱歌、跳舞、寫作、畫畫等方面特長,就應該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和比賽,學會在新的環境中打造自己的優勢資本,用這些優勢去接觸新的事物,建立新的人際關系。如果你沒有某一方面的特長也不要緊,你可以在學生會、志愿者服務等活動中去鍛煉自己溝通、組織方面的能力。不僅可以學到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還可以接觸到很多優秀的師兄師姐,結交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些資源也是一筆非常豐厚的財富。因此,主動積極參加各種活動不僅能豐富大學課余生活,讓你的能力得到鍛煉,同時可以通過組織策劃這些活動來提高自己的溝通管理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加成熟自信。這些寶貴的經驗和成長在以后的就業中都是有利的競爭優勢。
四、迅速融入集體生活
生活不能來主動適應你,只有你主動適應生活。每一個大學新生進入新的環境,新的集體中,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不適應的地方,要想迅速融入集體生活,就應該積極面對現實,拋棄不切實際的幻想,及時主動做出改變。學會尊重身邊的每一個老師和同學,接納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信念、不同性格的人,以誠相待,學會共處。
(1)講究誠信。誠信是朋友同學之間相處的前提,對待周圍的人和事要講究誠信,以誠心換真情。不要輕易許諾,但承諾了別人的事情一定要說到做到,做事也一樣,要做到正直守信講誠信,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這也是樹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
(2)關心、幫助同學。在集體生活中,要學會主動關心別人,熱心為班級、同學服務。學會面對事情時,多考慮集體的利益,他人的利益,只有你主動為別人著想,別人才會主動為你著想,所謂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3)學會尊重。一個人要想在集體生活中得到別人的尊重,就應該懂得主動尊重別人。尊重別人并不是降低姿態的一種表現,而是高素質、高修養、高智慧的體現,體現了人的信任、團結和平等。因此,能夠尊重別人的人,在集體生活中往往也能獲得大家的尊重。
綜上,大學生活是非常美好的,同時也是更需要大家努力的地方。不僅僅要求大家學好書本上的知識,還要學會如何和自己相處,如何和同學相處,如何和集體相處。從高中到大學這個轉型期生活,感到迷茫和困惑是正常的,正是如此,就應該早日學會適應大學生活,在競爭中取得優勢。當下的社會競爭非常大,而大學的競爭相對中學更為激烈,如果說中學的競爭是為了考上理想的大學,那么大學的競爭則是改變自己,擁有成功人生的機會。如果大學新生能一開始就認識到這一點,樹立競爭意識,就能比別人更早抓住機會,走向成功。
參考文獻:
[1]于國華,淺談大學新生如何盡快適應大學生活.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8.
[2]彭丹,郭峰,朱元彬,淺談高校大學生如何更快適應大學生活.青年與社會,2012.4.
[3]蔣躍.淺談如何正確引導離異家庭大學生適應大學生活.現代經濟信息,2016.5.
作者簡介:
李慶子(1988—),漢,女,籍貫:四川省廣安市,現職稱:大學助教,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