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娜
摘 要:任務驅動教學法把教學內容蘊含在任務里,以任務為學生學習的主線,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重點,其最根本的特點就是“以任務為主線、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該教學方法符合高職院校教學實際需要,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應用該教學法首先應該注重任務設計,布置任務、實施任務時要多方引導,從而培養學生獨立分析、獨立思考的能力,最后教師應對學生方案進行分析總結。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任務設計;教學目標
一、認識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指教師依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有意識、有目的地為學生設置一定的學習任務,促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達到“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目的的一種有效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把教學內容蘊含在任務里,以任務為學生學習的主線,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重點,通過學生參與、體驗、討論、互動、合作等的學習方式完成任務,從而達到使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傳統教學法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突出教師的主體地位,而任務教學法,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在探索中學習,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此教學方法可與案例教學法、視頻教學法、討論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優勢互補。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特點
任務驅動教學法最根本的特點就是“以任務為主線、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以教定學的被動教學模式,創造了以學定教、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學習模式。實踐證明任務驅動教學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
三、任務教學法應用過程
(一)任務設計
任務作為任務教學法的主線應具有整合學習內容、激發學生興趣等的作用,因此教師在采取任務教學法之前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任務的提出要有所設計。
首先,任務內容應突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實施方向和預期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通常包括主要目標和次要目標。任務設計時,要弄清楚主要目標和次要目標。要偏重主要目標設計任務,同時兼顧考慮次要目標。可以結合課程實際情況將大任務劃分成幾個小任務或分支任務交給學生去逐一完成。這樣就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了,使學生能夠更直觀更容易地完成任務。
其次,任務難度應立足學生水平。
任務教學法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任務達成的難易程度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任務過易會讓學生不屑一顧,過難又會使學生望而怯步,難易程度適中才會使學生看到這個任務就有去嘗試的愿望,使學生化被動為主動,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個任務中去。
再次,任務創設應考慮學習興趣。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推動人們求知的內在力量。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表現為持續地專心致志地鉆研。任務創設應考慮學習興趣,接近學生生活,讓學生找到一種解決身邊問題的感覺,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在不知不覺中獲得能力,增強技能。
(二)任務布置
工作室或其他授課環境中,教師將分解好的任務分配給學生并進行適當講解,如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方案的撰寫、PPT表現創作等,可以引導學生收集資料、分析問題、適當討論,也可以給出一些完成任務的思路供學生參考。對于比較復雜的任務可以劃分成若干個分任務逐一完成。學生可以分成若干小組,組員協作完成任務。組內學生各司其職,學生通過對任務地完成,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掌握響應的知識與技能。任務布置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與實際需要,要發現學生的劣勢并給予提升的機會。
(三)任務實施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小組)踏上完成任務之旅。由于任務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和綜合性,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教師不能馬上給予明確的操作方法的指導,而要多方引導,使其發現問題的癥結所在,從而培養學生(小組)獨立分析、獨立思考的能力。任務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小組)就自己或他人的方案進行講解和評價,這種經驗的交流,一方面可以取長補短、促進人際交流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激勵效果。任務完成后,學生會有一種成就感,從而使學生找到學習的樂趣和解決問題的樂趣。
(四)分析總結
學生(小組)在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后會很迫切地知道自己的方案會得到怎樣的評價,教師應結合教學、任務的具體情況,將解決問題的具體思路和所用到的知識點教授給學生(小組),使學生(小組)在具體的工作中抽象出解題的思路和方法,進而提高解決此類問題的能力。教師對學生(小組)方案給出點評,指出學生(小組)方案中的優勢和不足。一方面肯定了學生(小組)做的好的一面,激勵學生成長進步、提高學習狀態,另一方面指出存在的不足,啟迪學生更加完善。這個階段十分重要,往往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與此同時,教師可以根據每單位學生(小組)完成任務的狀況給出一定的成績。學生(小組)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
四、任務驅動教學法之應用實效
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高職院校教學實際,高職教育目的在于培養具有實際操作能力的實用型人才。對于高職學生來說理論知識是必要的,但決非要做研究型的人才,而且高職學生知識起點相對較低,機械地“滿堂灌”不如靈活地“動手學”,任務驅動教學法突出啟發性為,有益于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和綜合素質的培養。
首先任務驅動教學法讓學生學會學習與合作。任務教學法將所學知識隱含在任務中,學生在努力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在老師的指導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完成任務獲得提高。
其次任務驅動教學法使學生學習目標明確。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發揮主觀積極性,成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激發了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第三任務驅動教學法促成學生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為完成任務,通過對學習資源的主動應用,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能力、溝通協調能力記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麥克·格爾森.從備課開始的50個創意教學法.中國青年出版社,2017年5月
[2]陳鋼、劉丹、張金姣.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法.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