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燕
技能競賽是選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它檢閱了中職學校的教學質量,展示了學生高超的技能。筆者多年從事機加工專業的教學,多次帶領學生參加中職學校技能競賽,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本文結合技能競賽,對機加工實訓教學改革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在此就改革實踐的有關體會與同行分享。
一、結合技能競賽,促進教學模式的轉變
技能競賽不僅檢驗了師資力量,檢驗了學生的技能,同時也檢驗了學校的課程建設和教學模式。 技能競賽促進了教學模式的轉變,引導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筆者學校把“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作為教學模式的切入點,根據職業能力特點,將機加工崗位所需知識與技能融合到教學中,嘗試工學交替,把技能比賽、課程建設作為工作重點。
二、結合技能競賽,調整課程設置
結合技能競賽,調整課程設置,在內容、方法上進行創新。將課程設置分為文化基礎模塊、專業理論模塊、技能實訓模塊和崗位訓練模塊等,分別占總學時的14%、20%、33%、33%,充分體現了工學結合的教學思路。學生學完文化基礎和專業理論模塊后,再學習技能實訓和崗位訓練模塊。通過實訓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達到中級工的操作水平,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適應企業的生產需求。
三、結合技能競賽,開展實訓教學
根據大賽考核內容,將車工實訓教學分為以下幾個模塊:基礎模塊,包括圓柱面、圓錐面、螺紋、成形面、偏心件及溝槽等車削項目;提高模塊,包括深孔、蝸桿、曲軸、細長軸及薄壁件等車削項目;高階模塊,包括在四爪單動卡盤上裝夾車工件、在花盤和角鐵上裝夾車工件、復雜零件的加工以及如何保證配合精度和形位公差等項目。在車工實訓中要求學生進行分模塊練習,熟練掌握每一個模塊的技能,最終將各模塊的技能綜合運用,能夠加工不同類型的中等復雜的零件。
四、結合技能競賽,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改革
一體化教學將課堂教學搬到實訓場地,將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相結合,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以及學生的體驗、練習,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更快、更牢固地掌握專業知識。一體化教學的實施步驟如下。
1.安全教育
機加工實訓場地在顯著地方懸掛“車工安全操作規程”“學生實訓守責”等規章制度。課前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幫助其樹立安全意識,防止出現安全問題,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
2.理論知識講解
機加工實訓的任課老師,為了順利完成教學任務,課上播放加工視頻、課件,利用多媒體教學把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地表達出來。學生通過觀看教學課件和實習指導教師車削加工的視頻,對圖樣、技術要求、工件裝夾、車刀安裝、車削加工步驟和工件檢測等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師在講解過程中應該指出操作設備、加工零件時,容易產生的問題及注意事項。實訓課上要求教師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簡潔的語言完成講解過程,講解要生動形象。例如,講解在車床上如何正確使用銼刀進行修光時,為保證安全,最好用左手握銼柄,右手扶住銼刀前端進行銼削,實習教師用“右手前,左手后”六個字做總結。
3.分析圖樣,確定加工步驟
零件圖樣是學生加工工件的指導性文件。以機加工實訓一體化教學為例,車削加工前,教師指導學生認真研究圖樣,了解技術要求,了解零件各部位的尺寸、精度、形位公差等內容,從而確定工件的裝夾方法、加工順序、切削用量、使用的刀具和量具,最后共同探討制定出合理的車削加工步驟。
4.示范操作
示范操作時動作要慢,要做到動作準確、規范,可以將動作分解,讓學生看清每一個動作,利于學生模仿和學習。教師在進行演示時,要講清動作的特點和關鍵,以及如何防止出現錯誤。
5.學生練習,教師指導
學生練習時,教師應耐心地進行指導。教師要勤巡視,檢查學生的操作,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看到操作中出現的安全問題應該及時糾正。必要時指導教師還需再次進行示范操作。實習教師責任重大,要仔細檢查、反復強調,否則一旦發生事故就危及到學生的人身安全,后果不堪設想。
五、小結
技能競賽是對職業教學質量的大檢查,它引導人們重新認識職業教育,讓社會重視和支持職業教育。中職學校以此促進教學模式改革、課程設置改革、教學方法改革、技能人才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形成了“普教有高考,職教有大賽”的新局面。
(作者單位:衡水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