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瀟
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是以培養高級技能型人才為目標,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社會需求人才質量的提高,現代企業對高技能人才有了更高更新層次的要求,既要解決實際生產中遇到的生產問題,又要有不斷探索創新的能力。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推行一體化教學模式勢在必行且任重而道遠。
一、一體化教學的概念與背景
所謂一體化教學體系,就是整理融會教學環節,把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融為一體,在一個課堂上完成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講解。單獨制訂教學計劃與大綱,構建職業能力整體培養目標體系,通過各個教學環節的落實來保證整體目標的實現。
一體化教學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教師在技能知識教學環節和教學能力上的一體化;二是理論知識與實習教學內容的一體化。
一體化教學強調學生在完成理論知識基礎的學習下,再有機地結合實踐操作的認知和訓練。這種模式解決了傳統教學中理論教學和實習教學相脫節的矛盾,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開展一體化教學模式,有利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自改革開放以來,社會技術的日新月異和技術發展的速度已經超過了職業教育的發展速度,職業院校不能及時、快速地培養適應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的技能型人才。
二、實行一體化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傳統的職業課程教學
傳統的職業課程教學,以知識為目標,以學科為導向,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以應試教育為基礎,這種狀況嚴重地束縛了職業教育的發展,已經不再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模式。老一套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讓理論與實際相互脫節,造成學生不感興趣應付公事學習不主動等觀察的出現。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教與學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教也只是為了教,學也有時為了應付公事。這兩種模式都有些被動,阻礙了教學的發展。
2.改革和創新是不變的節奏
隨著國家綜合國力的日益提升,行業競爭日益明顯,要提升產品的質量,就需要在基礎上做文章,讓廣大一線技術工人的技術水平和能力得到大幅提高。這就要求我們職業院校要必須探索和學習各種新的有效的教育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改革原有的舊的教育教學體制和模式,打破原有的舊的不符合發展的理念,采取多種措施,大力推進一體化教學進程改革。改革才有出路,故步自封是不行的,改革和創新都是新時代的節奏,也符合新時代的發展要求。
3.培養一體化教師
首先職業院校的發展和教學改革迫切需要一體化教師。作為培養高技能人才的職業院校,如果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是不能滿足社會用人方面需求的,因此,教學改革離不開實施的主體,那就是一體化教師。而且這幾年國家也正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在各行各業也涌現出一批領軍人物和帶頭人。大力提倡工匠精神而這些發展的基礎就是技工院校所培養的人才,人才的培養更離不開一體化教學的實施。另外社會企業的發展以及中小型企業的轉型也需要相關人才和一體化人員的技術指導。一體化教師可以兼職企業的技術顧問,為企業的技術革新和產品的研發提供有力的技術指導和技術保障。這樣企業和院校一體化人才的強強聯合既可以帶動企業的發展,也可以為一體化人才的提高和鍛煉提供平臺,一舉多得。
4.實施一體化教學也有利于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雙師型教師是一體化教學的主要實施者和承擔者。教師在一體化教學模式下有機地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結合和銜接,將理論融入實踐指導實踐,實踐中又同時強化理論知識,相輔相成。這樣學生學習起來也不感到枯燥,同時有興趣自發地學習研究,不會造成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其次,雙師型教師的培養也促進一體化教學的發展和創新。其實雙師型教師培養學生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水平。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可以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一體化多技能的人才。
三、提高一體化教學和培養一體化教師的相關舉措
1.從硬件條件抓起
應大力投入相關設施設備,完善實習教學條件,改善實習教學場所,先確保硬件設施得到滿足。比如在機械數控、電子設備維修、電氣自動化控制、計算機網絡等相關專業領域投入相關的場地設備,為一體化教學的實施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
2.軟件要跟上
筆者認為,教育要發展取決于教師隊伍的素質,就是要打造一支愛崗敬業、勇于創新和奉獻的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如果沒有高素質的教師,就沒有高素質的教育。實施一體化教學首先確定的條件就是教師。一體化教師的能力和水平將直接決定著一體化教學的質量及學生的素質。目前高職院校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師資隊伍與技工教育的發展不相適應。實習指導教師特別是一體化雙師型教師更少。培養一體化教師和雙師型教師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一個過程。培養途徑包括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學習培訓,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業務素質。在這一方面應該加大教師的學習力度,定期出去學習參觀高水平的一體化教學環境。同時從地位和薪資待遇方面確實提高和落實一體化教師的地位和能力,從思想上解決后顧之憂,形成一種人人爭先恐后地搶著去學習發展一體化相關知識和能力的環境。從各個方面各種機制保障一體化教師的地位,才能真正地推動一體化教師隊伍的發展。
3.定期組織和開展一體化教學的比賽
設置教學能手和實習能手評比活動,經常保持一種競爭態勢,才能保持一體化教學的鮮活性和競爭力。在理論方面的技能評比中主要展示課堂教學過程中教案的規范、教學方法的運用、語言表達能力、板書的能力、記憶與學生溝通和交流的能力等。在實習方面,可以展示實習操作過程的演示、教案和板書能力、指導學生完成任務的引導能力等。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比賽和評比,表彰優秀先進的一體化教學人才,在一體化進程中樹立榜樣。這樣也能積極地推動一體化教師的不斷進步和學習。
4.加大一體化教學的課程改革
在院校的課程設計和安排上,要盡量往一體化上靠攏。比如課程安排上,不能簡單一味地將理論和實習分開來,理論課就是簡單地在教室傳授理論知識。這樣久而久之,就會讓學生也失去對學習的興趣。這樣學生們的學習就很被動。實習課也不是總是干活,沒有相應的理論跟進和輔導講解。建議不要分開來上課,應設置統一的一體化課程。這樣理論和實習一起講理論實習相結合。該需要理論指導時就集中學習理論,然后趁熱打鐵就在實習場地展開實習操作,馬上將學到的知識立刻變為實踐。這樣同學們會更加直觀地學習,印象才會深刻。
5.開展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就是學校和企業相結合共同培養人才。筆者認為這種模式比較好,一方面,教師可以帶著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到企業工廠里面去請教生產一線工人師傅,利用現有的生產條件,現場提高一體化素質。另一方面,企業也把教師請到工廠接受一些理論和其他方面的技術培養和交流,這樣利用企業的生產管理模式激勵著一體化教師的成長。
開展一體化教學,已是時代發展的大勢所趨,應順應時代潮流,多頭并進,大力發展一體化教學,將一體化教學的發展真正落實。這樣才能從源頭基礎抓起,為社會培養真正的一體化人才,實現我們的大國工匠精神的延續和偉大的中國夢。
(作者單位:淄博市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