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益冰
摘 要:“賞識教育”的創始人周弘老師運用賞識教育,把聾啞女兒周婷婷培養成為留美博士后,所取得的成功經媒體報道后,“賞識教育”不僅被無數家長奉為“寶典”,媒體更是把“賞識教育”推崇到了極致。本文提出中職學?!皭邸钡慕逃胁豢扇鄙佟皯徒浣逃?,而把“懲戒教育”和“賞識教育”結合起來,才是完整的“愛”的教育。
關鍵詞:賞識教育 懲戒教育 懲戒制度
筆者在中職學校工作多年,擔任了數屆不同專業的班主任,親身體會到,由于生源和教育結構等問題,在中職學校僅依賴“賞識”來教育學生是行不通的。只有在尊重學生人格和個性發展的前提下,建立起切實有效的“懲戒”制度,把“懲戒教育”和“賞識教育”結合起來,才是完整的“愛”的教育。
一、“賞識教育”與“懲戒教育”
“賞識教育”的創始人周弘老師運用賞識教育,把聾啞女兒周婷婷培養成為留美博士后和首屆海內外《中國婦女》十大時代人物。所取得的成功經媒體報道后,“賞識教育”不僅被無數家長奉為“寶典”,甚至《光明日報》在2003年4月10日的教育周刊中提出“提倡無批評教育”,把“賞識教育”推崇到了極致,一時談論“賞識教育”的文章與言論鋪天蓋地。在我們平時班主任交流中,也常常聽到“不要批評,要多鼓勵和表揚”的聲音。
不可否認,周婷婷成功了,但“賞識教育”真的能放之四海而皆準嗎?個體的成功能代表所有嗎?以往的教育方法中確實缺少表揚與鼓勵,但教育中僅僅需要表揚與鼓勵就行了嗎?中職學校的生源大都來自于中考落榜生,此外還有初中沒有畢業的,不敢參加中考的,有成績差,也有因紀律差被初中學校勸退的,還有不想學習被父母強迫送來的……這些中職學生可能很需要表揚和鼓勵,因為他們身上亮點比缺點少,他們接受表揚的機會要比別人少。但是一味地表揚和肯定有助于學生改正身上的陋習嗎?有助于學生健康地成長嗎?答案是否定的,甚至有可能助長不良習氣的生長和膨脹。筆者記得2013年所帶的班級中有一個學生上課經常遲到。為此,筆者找過他聊過好多次,每次聊之后,他都會改變一點點,但是沒過一兩天,又恢復了原樣,甚至筆者還給他的遲到計過時,每當他比前一次提前一點點到教室,筆者都給予他肯定:“今天來得比昨天早,下次再來早一點就好了。”但是,效果甚微。直到后來,筆者不得已采取了筆者所認為的下下策——懲罰制度,每遲到一次就到筆者辦公室抄學生手冊中的相關規定,2000字起步,第二次是翻倍4000字,第三次是8000字。終于,抄了兩次之后,這個學生再也不遲到了。
懲戒有懲罰、警戒之意,在《辭?!分薪忉尀椤皯椭芜^錯,警戒將來”。通過對學生的不規范行為進行懲戒,讓學生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有清楚的認識,并能承擔起相應的責任,而并非僅僅是某些人認為的“懲罰”。其實“懲戒教育”在我國由來已久??v看我國古代,就有“嚴師出高徒”之說,而“戒尺”是嚴師常用的懲戒工具;橫看國外的教育,不管是家庭,還是學校都依然保留了懲戒的方式。筆者曾看過一篇文章,說的是一個洋媳婦如何利用懲戒的方法來教育孩子,她教育孩子的方法與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家長可能不同。例如我們的很多家長是跟著孩子的身后跑著喂飯的,但是文章里的洋媳婦是孩子不認真吃就餓著,而在自己的孩子用小鍋敲打欺負其他孩子后,她直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用小鍋敲打教訓了自己孩子,通過懲戒的教育方式,讓孩子深刻地牢記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為此,洋媳婦的小孩三歲時就已經學會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等等,生活和自理能力遠遠超越了我們國內許多同齡的孩子。此外,在國外,無論是歐美,還是澳洲,老師都有懲戒權,允許體罰學生,甚至有相應的規章制度。
二、我國教育談“罰”色變的原因
但是我國目前卻是談“罰”色變,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當前的一些教育理論盲目地推崇“賞識教育”,對“懲戒教育”基本上是持著否定的態度,再加上部分媒體和社會輿論為了吸引眼球,一味地推波助瀾甚至造假。網絡上一旦出現老師懲罰學生的帖子(且不說發帖的人居心何在,也不說誰對誰錯),媒體大都是不分青紅皂白、一邊倒地譴責老師行為不當,對事件的起因和過程卻三緘其口。另一方面是我國目前仍然缺少切實可行的法律依據,老師難以掌握懲戒的力度,同時還要為一些出乎意料的后果承擔責任。前不久我們看到一則這樣的新聞,課堂上一個兩度不遵守紀律的學生,因老師批評要求請家長到校配合教育而跳樓自殺。恐怕這位老師是難逃制度的懲罰和良心的譴責了,但學生頑固的陋習與脆弱的心理素質也足以引發我們的深思。
三、如何踐行“懲戒教育”
所以,采用何種教育方式,如何恰當地使用某種教育方式是我們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難把握的一環。在我們當前的教育環境中,在教育過程中,當我們根據對學生個體的認識不得不采用“懲戒教育”時,我們應當牢記,懲戒必須以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發展為前提,只能罰過失,不能辱尊嚴,尤其反對帶有情緒性的懲罰。并且在懲戒之前,最好能建立起相關的“懲戒”制度,讓制度來管人和輔助教育。這種“先禮后兵”的方式,有助于“懲罰”的實施,事先跟學生說明懲罰的原因與方式,讓學生知道老師懲罰的原因是對事不對人,也有利于學生對“懲罰教育”方式的接受。十多年的中職班主任工作,筆者發現一個規律,“賞識教育”比較適用于女生,對女生的教育使用“賞識”大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而男生的情況相對復雜,所以在筆者所帶的班級中,如果是男生為主的班級,筆者一定要建立起班級管理和獎懲制度,也即班規。當然,班規的制定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而且還要考慮可操作性,特別是懲戒制度。如果班規不具備實際可操作性,那么班級管理制度將會形同虛設,班主任的威信力也會受到學生的質疑。此外,還要根據違紀情節的輕重來設置懲戒的力度,整個懲戒力度應該呈遞增的態勢,如勞動委員向筆者匯報某位學生不參加值日衛生工作,作為班主任的筆者首先是先向其他學生了解具體情況,究竟這位學生不值日是客觀原因還是主觀原因。如果他是生病了,筆者會在關心他的同時,提醒他下次應當和其他同學調整好值日的時間;如果他是想偷懶,第一次筆者會要求他好好學習一下班規,同時把沒有完成的事情做好。當然,假如他已經是第二次犯同樣的錯誤,筆者就會執行班規中的懲罰制度。所以在以往班規的實施過程中,筆者并沒有感受到太大的阻力,很多學生也都能心甘情愿地接受懲罰,而且這些學生大部分在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再也沒犯過類似的錯誤。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中職學生的一些不良行為和習慣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兄弟姐妹不多,讓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的父母都將孩子捧在手心上。一些家長對“賞識教育”存在誤解,對于過于容易得到的表揚,讓一些孩子變得麻木、自私、缺乏愛心和責任感。沒有“懲戒”,缺少磨煉的內心將因此變得脆弱。所以,沒有懲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百p識教育”與“懲戒教育”都是教育的形式,只有將“賞識教育”與“懲戒教育”結合起來,才是完整的“愛”的教育。
(作者單位:湛江機電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