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香
摘 要:新加坡在創新職業教育方面積累了大量成功經驗。本文通過對新加坡職業教育進行深入研究,結合沈陽市企業新型學徒制及本校發展情況,提出發展職業教育的觀點和建議。
關鍵詞:新加坡職業教育 企業新型學徒制 教育改革
2016年10月25日至11月8日,遼寧省沈陽市教育局組織職業學校校長赴新加坡培訓學習,筆者對所見所聞受益匪淺。
一、新加坡職業教育的概況
1.職業教育理念
新加坡的職業教育理念是“無價支保”。“無”是新加坡人無分數、學歷限制;“價”是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支”是政府的全力支持;“保”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終身學習。所以,在職業教育上實施的是政府全力支持的、因材施教的、科學務實的職業教育制度。
2.職業教育模式
“教學工廠”是新加坡職業教育特有的教育模式:將實際的企業環境引入教學環境之中,并將兩者融合起來,實行以“項目課題”為導向的實踐性和操作性的教學模式。“教學工廠”以學校為本位,它是在現有的教學系統基礎上設立的,全方位創造工廠實踐情境,從模擬到模仿到融合,是企業實習、企業項目與學校教學的有機結合。
二、企業新型學徒制的實施
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及《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資委關于加強企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意見的通知》要求,遼寧省沈陽市的部分試點單位相繼開展了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
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采取企校合作方式,按照“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的模式。在企業培養主要通過企業導師帶徒方式,在技工院校培養主要采取工學一體化教學方式,以培養中、高級技術工人為目標,充分發揮企業培養技能人才的主體作用。
三、關于筆者學校職業教育改革的幾點思考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筆者學校是一所輕工藝術類學校,但是卻沒有按照輕工藝術類學校定編。目前,學校教師短缺,沒有固定的培養渠道和來源,學校沒有自主引進教師的權力,從歷史上看專業教師僅僅是靠畢業生留校,學校要想引進復合型教師受年齡、學歷的限制根本不可能,這就需要上級應該建立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同時給予學校在招收專業教師一定的自主權。近幾年,筆者學校在這方面已經開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舉措,如對中青年教師進行實踐技能考核;有計劃組織專業教師下企業生產一線學習操作技能等。
2.改革教學方法,創新課程內容
新加坡的職業教育用十分之七的時間讓學生在生產車間進行實踐操作訓練以外,理論教學也把機器設備或者是仿真設備搬到教室,教師一邊操作一邊講解,大大提高了理論教學效果。教學方法到了必須改革的時刻,各專業教學要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上都要適應學生,做到因材施教,采取教學目標明確,單元過關,試行問題教學法。即考核理論又要考核實踐,使每個學生都做到學有所得。適應市場需求,適應學生特點,從學生興趣人手,強化技能訓練,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3.強化理實一體化實訓基地建設
新加坡職業學校的實訓設施設備與企業生產車間的幾乎一模一樣,有的甚至比企業的還先進,學生在真實的模擬環境中學習并進行實際操作,避免了學用分離,更有利于到企業進行生產實踐,提高了對企業的適應性。學校也應該和企業共同創建理實一體化實訓室,促進產教結合、工學結合。學生的實習能夠真刀真槍的進行流水生產,不但掌握了新的技能,而且提高了崗位適應能力,同時學生制作的產品也就變成商品實施出售。
4.探索企業新型學徒制,實現校企聯合培養
通過學習新加坡的校企合作經驗,依據沈陽市企業新型學徒制的實施方案,學校應該加強與企業的緊密聯系和合作,進一步發揮企業的培訓主體作用。通過企校合作方式,組織有培訓需求的輕工藝術方面的企業參加新型學徒培訓,探索校企職工培訓新模式。
筆者所在的沈陽市輕工藝術學校作為企業新型學徒制的合作單位,可以借鑒新加坡“教學工廠”經驗,如與“女王美聯國際美容”共同建立對外經營實體,企業投資各種實訓生產設備,學校出實習場地,店面由企業進行對外經營,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入學即入崗,畢業即就業,校企聯合招生,雙師聯合培養,形成了校企聯合培養的雙元格局。
(作者單位:沈陽市輕工藝術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