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鵬++閻黎++魏寶紅
摘 要:校園快遞量的迅猛增長,使校園成為各快遞公司主要的競爭市場。但目前,校園快遞存在代理點分散、管理混亂、服務不規范等諸多問題。因此,建設“校園快遞超市”生產性實訓基地,既有利于形成規范有序、快捷方便的校園快遞環境,又有利于物流管理專業建設和發展,滿足“教學、科研為主導,技能鑒定、就業創業為依托,生產服務、示范展示為輔助的”多位一體的需要。
關鍵詞:校園快遞超市;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4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19-0186-03
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高等職業院校要按照教育規律和市場規則,本著建設主體多元化的原則,緊密聯系行業企業,不斷改善實訓、實習基地條件,積極探索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新模式。
一、校園快遞超市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意義
(一)提升校園快遞服務質量
“校園快遞超市”生產性實訓基地可對校園快遞收發進行集中整合、綜合管理,有效解決校園快遞中存在著代理點分散、管理混亂、服務不規范、取件不便、安全性和時效性無法保證等諸多問題,滿足學校師生個性化和多元化的快遞服務需求,提升校園快遞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二)提高物流專業實訓條件
“校園快遞超市”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實訓條件,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它可讓學生直接感受快件收發、運輸、倉儲、配送、跟蹤、信息處理整體業務流程,感受快遞營業網點真實的經營管理過程;它改變傳統的仿真性或驗證性的模擬操作空對空的實訓弊端,實現高職實訓基地與快遞企業營業網點的零距離對接,實現校企之間的互通、合作,真正開創“學校企業化、工廠教室化”的全新的實訓模式。
二、“校園快遞超市”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功能定位
“校園快遞超市”生產性實訓基地要在確保學校教學的前提下,面向社會開放,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享,成為服務社會的窗口、校企合作的載體和產學結合的平臺。
(一)教學功能
“校園快遞超市”生產性實訓基地首先應滿足教學的需要:可對學生進行物流及快遞知識的基礎認知培訓,也可進行“快件收派”“快件分揀”“快件存儲”“快件信息處理”“客戶溝通與關系維護”等實訓項目的操作,使學生熟練掌握快遞業務的流程,感受真實的職業環境(見下頁表)。
(二)科研功能
一方面,高職院校教師可以 “校園快遞超市”生產性實訓基地為依托,開發相應的科研項目,避免課題研究中“虛”的弊端;另一方面,高職教師可聯合快遞企業共同承擔科研課題的研究,以解決實際生產技術問題,這也是高職院校直接創造科研成果,或轉化科技成果,服務地方經濟的方式。
(三)技能鑒定功能
2011年起,國家郵政局開始在全國范圍內組織舉行全國快遞業務員職業技能鑒定考試。因此,“校園快遞超市”生產性實訓基地可以快遞職業技能鑒定考試對相關軟硬件的要求為標準來購置和完善實訓室的設施設備及相應的軟件,組織開展相關技能鑒定。
(四)服務功能
1.服務校園功能。“快遞超市”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可便于校園快件的統一規范管理,保證良好的教學秩序、消除安全隱患、維護和諧的校園環境。(1)保證課堂秩序。學生上課時間固定,但快遞員會在上課時頻繁給學生打電話,這不僅擾亂正常的教學秩序,也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校園快遞超市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使學生能自由在課余時間取件,保證良好的課堂秩序。(2)消除安全隱患。目前,快遞公司選擇在學校門口或附近擺攤送件,嚴重占用出入通道,而取件又集中在上學、放學學生出入高峰期,易發生擁擠、踩踏事故,加之很多學校臨近馬路,很易與路上車輛發生碰撞,校園快遞超市生產性實訓基地有固定場所,可有效消除安全隱患。(3)維護校園環境。學校為保證安全,一般不允許快遞員進校園,因此學校大門口成為各快遞公司搶奪的重點,每天學校門口快件攤鋪得滿地皆是,而學生取件后拆箱驗貨后的包裝填充物也是隨手扔掉,嚴重影響了校園環境。而校園快遞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可維護良好的校園環境。(4)提供就業創業平臺。我國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很多行業的勞動力需求萎縮,但目前快遞物流企業是為數不多的急需大量勞動力資源的,同時與之相關的其他行業如電子商務、零售業也需要快遞物流的支撐。因此,建設校園快遞超市生產性實訓基地可為學生提供就業創業的平臺。
2.服務企業功能。對于快遞企業而言,快遞超市的設置可使快遞人員無須在露天的場地無期限地等候學生取件,不僅改善了快件取送的條件,而且提高了快件的配送效率,規范了快件取送的流程,保證了快件的運送質量,提高快遞企業收益。
3.服務周邊社區功能。另外,快遞超市也可服務學校周邊社區的廣大居民,為其帶來快遞收發的便利。
三、“校園快遞超市”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策略
(一)建設理念
以快遞各職業崗位的工作的需求為基礎將物流設備設施自動化系統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有機融為一體,切實體現 “學中做,做中學”的理實一體化的教學理念,切實落實“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建設理念,實現人才有效供給。
(二)建設思路
“校園快遞超市”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要遵循先進性、示范性和真實生產性的原則,統籌規劃、合理設置、全面開放、資源共享,努力提高其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三)建設模式
校園快遞超市生產性實訓基地采取“校企”合作建設模式。可由學校提供場地、資金、人員等,快遞企業提供相關設備、技術支持、管理制度等,共同建設、優勢互補、實現雙贏。
(四)建設保障機制
1.建設資金保障。資金是確保“校園快遞超市”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動力要素。一方面,要形成政府、學校、企業三方資金籌措方式。在以學校自有資金為主的基礎上,謀求政府重視和扶持,爭取實訓基地專項資金的劃撥;加強與快遞企業合作,采取“冠名”等方式使快遞企業為實訓基地的建設提供資金支持。另一方面,要規范使用“校園快遞超市”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資金。建立健全資金使用管理制度,加強財務審計與監控,確保建設及運行資金監管到位,實現資金使用的程序化、制度化、科學化、公開化。
2.實訓設備保障。合理配置設備可使“校園快遞超市”生產性實訓基地整體功能得以提升,也可有效利用資金,充分發揮資源效率。在設備配置中一方面重視生產性,如輕型貨架、打包機、封箱機、條碼打印機、托盤搬運車、叉車等硬件設備及快件管理軟件、禁寄物品識別軟件、電子商務軟件、快遞職業能力測評軟件等操作軟件,這些硬件設備及管理操作軟件的組合可以完成快件的收發、包裝、存儲、搬運等的生產任務。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可適量配置費用較高、技術領先、專業性強的設備如立體貨架、自動分揀機、智能存儲柜等,增加學生接觸先進設備的機會。在設備的配置上,要統籌規劃、適度超前,分步購置、逐步完善。
3.教學團隊保障。“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專業配套、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學團隊,是“校園快遞超市”生產性實訓基地功能得以體現的必要保障。因此,要充分調動并利用快遞企業和高職院校的師資資源,打造高水平的教學團隊。一是可采用定期輪崗方式組織專業教師到“校園快遞超市”或快遞企業掛職鍛煉,二是可聘請快遞企業的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到實訓基地擔任實訓指導教師,三是可組織校內專業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多進行研討和交流,做到校內外教師信息、資源、知識的共享和互長。
4.管理制度保障。科學的管理制度是“校園快遞超市”生產性實訓基地功能實現并不斷完善的保證。要建立健全“校園快遞超市”生產性實訓基地的組織管理機構,明確實訓基地各崗位職責和任務分工,制定并完善實訓基地教學管理、學生管理、指導教師選配管理、設備設施的運行維護、培訓和技能鑒定流程等各項規章制度,切實加強實訓基地的制度化、規范化管理。
參考文獻:
[1] 賀麗花.校園快遞最后一公里問題的研究——以蘇汽校園快遞超市為例[J].東方企業文化,2015,(19):237.
[2] 戴金輝,曹朝清,朱雯華,李博林.高校校園快遞第三方運營模式探討——構建校園物流社[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6):30-31.
[3] 謝先明,吳穎,何懿哲.高職院校物流快遞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方案研究——以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物流實訓中心為個
案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3,(12):274-275.
[4] 鄧汝春,羅中.校企雙主體的快遞專業人才培養問題初探[J].現代商業,2011,(11):283-284.
[5] 董海芳.校園快遞超市的發展對快遞專業建設的影響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41-44.
[責任編輯 陳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