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聰
摘 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地方高校以其強大的科技力量以及人才資源,為地方社會輸入了大量的人才,這些人才為地方經濟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但是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地方高校科研服務工作缺乏相應的定位,并沒有自身的辦學特色。為了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并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更強大的輔助,需要從當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制定出相應的策略,為其院校科研服務地方經濟做出貢獻。基于此,主要對地方高校科研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模式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地方高校;科研服務;地方經濟
中圖分類號:G648.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19-0191-02
地方高校是科技以及知識文化的集聚地,為了能夠讓其科研服務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應該讓其高校與地方共同構建一個長效發展機制。這不僅有利于地方高校科研成果的轉化,同時還能夠有效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地方高校應該將科學發展進行統籌,并聯系當地政府以及企業搭建起一個合作平臺。為地方高校與地方經濟進行對接,制定合理化、科學化的發展規劃,并通過優化專業來提高其院校自身的創新以及服務能力。讓其科研成果能夠得到更快速的轉化,并為所在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支持。
一、地方高校科研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1.需要提高地方高校科研服務的主動性。對于有的地方高校而言,在辦校過程中主要將其定位于教學為核心,科研與教學共同發展。由于受到傳統理念的影響,許多地方高校還沒有意識到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重要性。在與企業服務過程中,還沒有形成一定的競爭力。而且部分地方高校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主要是以理論研究為主,并沒有樹立起科研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意識,或者說缺少服務自覺性和主動性。
2.需要提高地方高校科研服務能力。有的地方高校在進行科研工作時,由于其能力不足無法滿足于地方經濟的發展。同時,部分地方高校內部存在有一定的管理缺陷,無法讓其科技能力、人才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而且其地方高校運行機制以及科研組織都存在著相應的問題,讓其科研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能力非常弱。為了能夠得到社會的認可,有的地方高校致力于提升辦學質量,并將教學作為地方高校發展的核心。認為只要為地方輸入更多的應用型人才,就是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持,還沒有意識到其科研成果的轉化,才是對地方經濟發展最有力的輔助。在進行實際人才培養以及科研過程中,主要是以基礎理論研究為主,并沒有針對性的目標導向。雖然地方高校職稱評選需要一定的科研成果為參考,但其院校教師真正參與科研的主動性以及科研項目范圍都有所限制。在這樣的一種環境中,無法讓科研力量形成合力。此外,許多地方高校在開展科研時,通常情況都是以縱向課題為主,針對橫向課題進行科研的項目非常少。
3.缺少較強的科技成果孵化能力。有的地方高校雖然意識到了其科研服務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價值,并嘗試著與地方企業進行合作。但由于定位不明確,在與企業進行合作時,主要采用的是校企合作培訓以及校企共建實訓基地模式,并沒有真正意義地開展更多的科研項目,導致其科研成果相對較少。加上地方高校科研項目缺少相應的孵化能力,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也不高,削弱了地方高校科研服務積極性,讓其科研成果的轉化率更低。
4.缺少相應的溝通機制。地方高校所在地政府,對于高校科研發展并不關注。從而在其院校進行科研時,缺少相應的資金投入,讓一些科研立研以及項目都無法正常進行,導致其科研成果轉化率越來越低。政府在一些重點項目上,更注重對外的招商引資,沒有更好地利用地方高校所培養的人才,對于其科研創新關注度不夠。從一定層面上來講,有的地方政府對于地方高校的科研能力缺少信任,更趨向于依靠外部力量來完成重點項目的攻關。
二、地方高校科研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模式的幾個關鍵點
1.發揮政府職能作用,主導地方高校科研服務地方經濟。通過對發達國家高校科研發展經濟的分析,政府發揮其職能作用,主導其科研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在此過程中,在政府的主導下結合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制定出合理化的地方高校科研發展規劃。并能夠為地方高校與地方企業之間搭建一條溝通橋梁,與企業一起進行科研項目的開發,在兩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科研項目,并將其科研成果進行轉化。在此環節中,政府主導可以將其劃分為兩項方面:一是加大地方高校科研發展戰略的宏觀規劃;二是在政府、企業與高校之間形成良好的聯動機制。要完成這兩個工作,需要針對發展戰略進行深入的分析,地方政府需要堅持“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進行總體研究。明確其發展目標,并與企業和高校我共同尋找到突破口。此外,還需要根據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實際情況,制定出更合理、更長遠的發展目標,協同地方高校制定中長期的科研發展規劃。地方政府充分發揮出其政府職能作用,積極為其發展規劃進行調整,并協調好地方各級科技管理主管部門,確保地方科研服務地方經濟能得到順利完成。
2.明確地方高校培養方向。這里所提到的培養方向,主要是在政府的主導下,結合地方高校的辦學特色進行合理化的定位。并通過其院校的專業特色以及專業設置,針對性地進行整體規劃與設計,對相關科研項目進行分類指導。同時,地方政府還需要結合地方高校所具有的科研能力,協助其提升科研競爭力。從地方高校實際情況出發,對其建設提出可行性建議,讓其院校成為培養與匯聚優秀人才基地。并在政府的主導下,鼓勵優秀人才積極參與到各種類型的科研項目中,增強了自身院校的科研能力的同時,還能夠為地方經濟發展創造條件。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應該說,對于高校科研實力政府需要將其列為重點扶持對象。無論是從資金投入,還是政策條件都應該給予極大的支持,從而才能夠促進地方高校科研工作的快速發展。在這樣的一種發展形勢下,地方高校的科研能力會得到切實的提升。政府還應該針對一些具有特色的科研項目及團隊進行重點扶持,除了政策及科研費用以外,還可以通過引進相關人才的方式,為其科研項目創造更多有利條件。地方政府還需要聯合當地社會各界資源,積極完善與科研相關的規章制度,讓其對規章制度對科研人員以及科研機構都形成一定的約束。并激發相關科研工作人員參與到科研項目中的積極性,讓科研項目實效性得到提高。政府還可以通過多元化、多渠道的方式,為地方高校科研項目籌集科研資金。比如,構建科研創新基金,其基金專門針對地方高校科研項目開發服務,不僅可以將一些優秀科研人才留信,還能夠通為其科研項目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為了能夠讓科研項目發展更快,政府可以制定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科研人員參與地方高校科研項目中。通過才盡其用的方式,在優秀科研人員的帶動下,為地方高校培養更多的科研能手,為服務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4.構建自由競爭機制。高校科研能力在上述幾個關鍵點的促進下,會得到非常大的提升。但為了能夠讓其地區科研能力的整體提升,應該構建自由競爭機制。這里所提的自由競爭機制是指,地方高校所培養出來的科研人才以及團隊,應該及時地進入到市場當中,并積極開發科研項目,提升了地方高校科研主體的主動性的同時,還能夠讓其科研人才與團隊更多地參與到地方經濟建設當,做出自身應有的貢獻。
三、地方高校科研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模式的啟示
對于地方高校而言,在進行科研能力人才培養時,必須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將其科研技術最大化地應用于地方經濟發展建設當中。不斷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同時也能夠為地方社會輸入更多的智力支持。從思想上樹立起地方經濟發展是地方高校的責任,同時也是促進高校發展的根本。地方高校科研工作,需要結合地方經濟發展需求進行科研課題的立研。并對地方經濟發展過程中所出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科研與開發,為擺脫地方經濟發展困境提供幫助。同時,地方高校與地方企業要加強溝通與交流,將一些行業前沿知識運用于科研人才的培養工作中。地方企業同樣需要意識到,地方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對于地方企業有著非常大的促進與推動作用,從而才能真正實現地方高校科研與地方經濟發展的融合,讓地方高校科研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關鍵。
此外,地方高校發展與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地方高校應該爭取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并將其科研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模式傳遞給地方政府。讓政府意識到其科研服務的重要性,將為其科研項目投入更多的科研經費以及各種政策支持。在政府的主導下,地方高校的科研能力及科研成果轉化都會得到提升,最終成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所在。讓地方政府、高校、企業等多個層面形成統一體,讓地方高校科研更好地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保障。結合地方特色及地方高校辦學特色,尋找到一個最佳的融合方式。發動地方政府、企業、學校等社會各界,共同探討地方科研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研項目咨詢、合作研究、成果轉化等服務途徑,不僅可以更好地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咨詢,還能夠提高地方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實現地方高校科研服務與地方經濟建設的對接,讓其地方高校所在地經濟能夠得到快速、穩定的發展。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地方高校科研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是地方高校科研項目開展的前提。地方高校需要發揮出其所具有的人才以及科研技術優勢,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咨詢與決策。并與社會各界形成統一,為地方經濟發展做貢獻的同時,實現自身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 蔡淑萍,王標兵,楊燕.高校科研用房管理的改革與優化[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20).
[2] 陳冰冰,劉瑩瑩.黑龍江省高校科研對當地經濟的影響[J].北方經貿,2013,(7).
[3] 秦少華.高校科研的特點及管理建議[J].教育教學論壇,2012,(2).
[責任編輯 陳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