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波
【摘要】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組成部分,是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體現。部分學生由于缺乏生活的基石,導致對文本的閱讀很難達到理想的深度,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語文教學的效益。為此,我們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時,一定要將閱讀教學與生活元素巧妙結合,從而為閱讀教學注入不竭的動力。
【關鍵詞】閱讀;生活;融合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的外延,即生活。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主打曲和主旋律,應從學生熟悉的環境氛圍和文化背景中摘錄有趣的學習話題,讓學生在細嚼慢咽過程中體味文化的感染力和凝聚力。以生活為契機,注重與閱讀聯姻,一方面,讓閱讀不再是被動應付的學習步驟,幫助學生在跳出教師講解和教參解讀的過程中獲得更多思維靈感;另一方面,讓閱讀的素材更有活力,讓靜態的問題更有新鮮活力,找到更多的有趣故事。以開放的理念探究閱讀,更能使課堂教學富有吸引力,起到“無聲勝有聲”的教學效果。
一、摘生活之果,品酸甜苦辣
語文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智慧和結晶。利用生活“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多給學生跳起來摘果的機會,定能使他們在閱讀中感受到酸甜苦辣,閱讀會變得更加豐滿、有意義。鼓勵學生多采摘生活的果實,便于他們在真切感知和深刻體味的過程中獲得豐富認知,促進知識技能生成發展。
摘生活的果實,更能激發學生的滿足感。如在《紫藤蘿瀑布》教學中,根據紫藤蘿的外形、花香、長勢等特征,不妨建議學生主動觀察紫藤蘿,深入思考:倘若你就是紫藤蘿中的一員,你會有怎樣的感觸?很多同學認為,會將自己的美麗一面主動呈現給觀眾,讓他們在深入了解過程中發現不一樣的“我”。有的同學則是結合“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這一句來表達主題,自己想到會不懼風雨,依然綻放,給大自然披上美麗的花衣裳。有的同學認為,紫藤蘿的命運給了自己更多的深刻啟示,能使得自己在不斷奮進過程中獲得豐富認知,使自己在風雨中感受生命的偉大,獲得更為頑強的意志和品質。
帶著對生活的向往,鼓勵學生有針對性參與閱讀,幫助他們從相關的閱讀素材中發現有價值素材,更利于強化感知。借用生活中的素材來活化閱讀,能使得理解感知更加豐富,更能使得他們的認知視野和思維豐富多彩。融入生活發現,多閱讀理解,讓學生的認知積累更加豐厚,理解更有深度。
二、感生活之悟,善日積月累
閱讀是引子,需要學生帶著感悟深入體味。從現實生活中挖掘可閱讀探知的素材,幫助學生將自身感悟與閱讀收獲有機融合,不僅能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更能使學生在日積月累過程中沉淀豐富的語言文化知識。
從閱讀中深化生活的感悟,更有深度。如在《都市精靈》閱讀指導中,可建議學生思考“你見過精靈嗎?”很多同學都認為是兒時動畫片中的“藍精靈”,大大的眼睛、圓圓的腦袋、嬌小的身材,一副聰明伶俐、活潑可愛的形象。由學生的回憶,我乘機引導,既然大家都沒有見過精靈,那說明精靈很少,且很難見到。其實,我們身邊就有許多的精靈,只不過我們沒有介意,沒有停下腳步聆聽他們的竊竊耳語。很快,學生便帶著好奇和新鮮感主動閱讀文章,給了他們更多的“善待自然界的生靈,生命是平等的,人類發展不應該以破壞生態文明為代價”的啟發。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閱讀,能使得學生將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能主動與閱讀素材融合,達到高度的統一。
關注學生的生活點滴積累,多給學生相應的自我深思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從閱讀素材中找出認知感悟觸發點,更利于其深化理解。引導學生主動從日常生活中挖掘可讀素材,鼓勵他們從自我認知感悟中探尋語文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更有利于學生增強閱讀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創生活之境,找感同身受
閱讀是學生咬文嚼字的過程,也是他們以生活為參照進行思維碰撞的重要過程。從現實的生活中探尋相應的情境氛圍,能使得學生有更多的共鳴之感。利用生活的情境,多給學生相應的自我嘗試和主動實踐機會,有利于學生在深入體味過程中有所發現,有利于其在主動探知過程中強化認知。
創設生活情境,便于學生產生共鳴。如在閱讀朱自清先生的《春》時,為了能讓學生體味到“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的喜悅心情,我將閱讀課堂搬進了大自然,帶領學生走進公園,請大家坐在草坪上互相談論。在學生談論時,我還利用錄音播放了朗讀,讓學生在聲情并茂的聆聽朗讀中感受春的氣息。通過在春季帶領學生融入大自然,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春風、春草、春花等,讓學生在眼觀、耳聽、手摸的過程中體味“春的精彩”,更能使學生帶著激情主動閱讀。很多同學在閱讀中都紛紛亮出了自己的觀點,春是有形的,只不過我們沒有仔細觀察;春是充滿活力的,需要我們去仔細品味,等等。
從閱讀素材中找出與現實生活相關的情境氛圍,能使學生在栩栩如生的環境中深有感觸。鼓勵學生多表達自己的認知,從閱讀素材中摘錄相關的詞匯語句,幫助他們在深入品味過程中不斷深化感悟。多給學生提供相似的文章,幫助他們在深入體味中感受其中的精彩,便于他們獲得更豐富的體驗。
總而言之,借助生活來引導學生多閱讀、真閱讀,能使他們在不斷修正自我認知感悟不足和缺陷的基礎上獲得更多奇思妙想,更能使閱讀富有生活的趣味,便于他們在主動參與過程中強化認知。多從生活中引導學生主動閱讀,多從閱讀中引導學生感悟生活,使語文閱讀富有新鮮活力,更能使生活妙趣橫生。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