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尚紅
【摘要】識字教學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識字量的多少、速度的快慢直接影響到讀寫開始的早晚和閱讀能力的高低,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在新教材加大低年級識字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如何結合漢字固有的字理特點,構建符合學生思維發展水平的科學識字教學方法,走由復雜到簡單、從抽象到具體的識字快樂之路,從而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識字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主要是以識字教學為主,識字量大,內容也較為枯燥。根據學生的注意規律和愛玩好動等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各種教學媒體,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在輕松的氣氛中愉快地識字,讓學生樂于識字,學會識字。
一、側重字義教學
識字教學除了指導學生識字之外,還要幫助他們認識事物、增長見聞、擴充知識。在日常教學中,我一般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實物法
如教“米、禾、竹”等字,找來大米、禾苗、竹子等實物,讓學生邊觀察邊識字,使字與物聯系起來,在學生頭腦里儲進明晰識記表象,促使字和物合而為一。
(二)圖示法
遇到無實物可示,無標本可看時,就得充分發揮課文插圖、多媒體等設備的直觀作用,使學生認識和感受這個字所代表的具體事物或內在含義。如《過橋》這篇課文,播放多媒體課件,看清清的河水,認識“河”字,接著架上小橋,認識“橋”字,最后下起了暴雨,河水上漲,沒過了小橋的橋面,理解了“漫”字的內在含義。通過直觀的畫面,使學生學起來既興趣盎然又自然地接觸了客觀事物,提高了識字教學的效率。
(三)動作法
利用某一個動作,把字詞和它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緊密聯系起來。如《烏鴉喝水》一課中“旁邊”這一新詞,老師走下講臺,來到小朋友的中間,然后提問:“現在老師旁邊有誰?”學生就心領神會了。有如教“看”這個生字時,請小朋友做一個孫悟空看遠處時手放在眼睛上面的動作,只要再把“手”的“亅”改成“丿”就行了。還有教學“扶、跑、撿、扔、踢”等生字,通過具體的動作,把字形和字義結合起來教學,就能使學生靠感官直接感受和認識了。
(四)綜合法
從直觀中引導學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從已知到未知更廣泛、更深入地認識客觀事物。
如教學“飛”字,先用幻燈片映出一只小鳥的輪廓和一個“飛”字,并告訴學生“飛”字像只小鳥在飛,“ ”像小鳥的翅膀。這樣具體形象的教學,學生印象很深刻。然后組織學生列舉蜻蜓飛、飛機飛等具體的形象,使學生概括地認識“飛”字,認識能飛的事物。這種從具體到概括的方法,能開闊學生認識事物的視野。
二、靈活字形教學
(一)利用漢字結構記字
掌握漢字字形,充分運用識字工具—筆畫、筆順、偏旁部首和結構。這樣就要先教學生掌握漢字的偏旁部首和構字力強的獨體字,再則就是要教會學生分析漢字結構。在這個基礎上讓學生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的方法,簡化識字的心理過程。如教“洞、清、情”等字用“加一加”的方法;“包(跑)、巾(帕)”等字用“減一減”的方法。而下列等字則可用“換一換”的方法:撿—臉、快—塊……如“挑、桃、跳”為什么分別是提手旁、木字旁和足字旁呢?
(二)利用漢字造字特點記憶字形
漢字造字方法有六種,叫“六書”。常用的是四種:
1.形聲字。幫助學生從歸類中掌握特點。如“清、情、請”“摟、樓、簍”等字,右邊是聲旁表示讀音,左邊是形旁,表義。
2.象形字。結合教材上的插圖告訴學生這些字的來歷。如日、月、水、山……
3.會意字。如上小下大是“尖”;火上加蓋是“滅”;門外有個人是“們”。奇怪真奇怪,人在云上走是“會”;“從”是一個人在前頭,另一個人在后頭跟著,是跟從的意思;“眾”是三個人聚在一起,表示數量很多,用很多人表示眾多的意思。
4.指事字。如大字加一橫是“天”,天在上面,很大;刀口上加一點是刃,刃是刀口的意思……
(三)利用口訣、謎語識字形
啟發學生想象同時進行思維訓練。如“告”—口咬掉牛尾巴;“琴”—“小王和大王,今天來彈琴,天天來練琴,終成大琴師”;“游”學生容易把右邊寫成“放”,就指導學生根據古詩《游子吟》編了口訣:“游子游子,‘游下一子;或是用謎語:“一個孩子戴著游泳帽,在方方的游泳池里游泳。”一個人他姓王,口袋里有兩顆糖是“金”;上面正少一橫,下面少丟一點是“步”;渴了要喝水(氵),喝水要用嘴(口),等等。
(四)字形作形象分析記憶
形象思維是低年級學生思維的主要形式。如教“裹”這個字時,我當場用一件衣服包住了一個果子,然后問學生,“裹”這個字形就藏在你們眼前的畫面中,請猜一猜、寫一寫。再通過用不同顏色的粉筆板書(“衣”在分開,中間是“果”),學生很容易就記住了這個字。又如形近字“撥”和“拔”孩子們總是容易用錯,我先請學生跟著我把頭發撥到耳后,同時邊做動作邊說:“頭發撥耳后,撥里有個發”,“拔”則演示“小朋友在拔草,愛勞動人人夸”的方法記。這樣有了情景的依托,聯系實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
(五)巧用聯想來識記
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有聯系的。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過:“一件在腦子里的事實,與其他事物發生聯想,就容易記憶。”如學“寒”字,字形比較復雜,學生在書寫中經常多筆少畫,在教學中,我就使用了故事聯想法。老師邊板書邊說:“這天天氣真冷,小明戴了一頂帽子(寶蓋兒),穿了三件毛衣(三橫),但是還覺得冷,就又穿了一件大衣(撇捺)。天太寒冷了,連屋檐上滴下的水也結冰了(兩點)。”學生聽得趣味盎然。在此過程中,學生不但輕輕松松地記清了字形,也理解了字義。
除以上五種方法外,還有以下幾種:增減筆畫,如“人—大—天(夫、太),田—日—口;部件拼字,如足、各成路,立、早成章;偏旁移位,如另—加,機—朵;看動作寫漢字;寫同偏旁字……
關于識字教學,各師各法,我覺得能讓孩子們更快更好地學會字,就是好方法。
(編輯:郭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