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玎
【摘要】寫作是一種純個人性、創造性的勞動,怎樣讓它還原本真,變得讓學生易于接受、敢于嘗試,乃至樂于嘗試、善于嘗試,是我們每個語文老師都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希望我們的思考和嘗試,能讓寫作真的不再成為難事,從而真正實現語文課堂的人文化。
【關鍵詞】人文課堂;降低心理恐懼;觀察生活;激發創作熱情;階段性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尚書·舜典》中說“詩言志,歌詠言”,也就是指“言為心聲”。從中我們就能領會出:寫作其實是件非常個性化的事情,其目的是記錄作者獨特的個人經歷,抒寫作者內心的真實感受,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人類語言交流方式。
說話,我們并不覺得很難,怎么想的就怎么說,但是為什么寫作就成了困擾眾多學子的難事了?看到題目確立中心難,確立了中心選擇材料難,選好了材料布局難,布局好了成文難……所以,幾乎所有學生面對寫作時的第一反應,無疑都是苦著一張臉,唉聲嘆氣,連連搖頭。
但是,寫作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卻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初中語文教學的第一要務,無疑就是讓寫作不再成為難事,讓學生發自內心地愛上寫作,回歸它作為人類語言重要交流方式的本真。
一、怎么想的就怎么說,降低學生寫作時的心理恐懼
學生談寫作色變,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第一,寫作耗時長,分值高,不易得高分;第二,生活積累少,不知如何下筆;第三,上了很多輔導課,成績卻不見提高,興趣在苦苦等待中消失殆盡;第四,讀了一些書,寫作能力卻未見增進;第五,上課也學到了一些方法,卻想不到用,或不會用。
所以,初一作文教學,第一要務是先降低學生寫作時的心理恐懼,讓學生感覺寫作是件輕松的事,沒有想象中那么難。
對此,可以開展豐富的口頭交流活動,讓學生怎么想就怎么說,怎么說就怎么寫,先打消他們對作文的恐懼。例如課文后的補寫、擴寫、續寫口頭練習,課前三分鐘的演講訓練,讀書交流會,課本辯論會,等等。先進行口語交流,再落實到筆頭,并引導學生了解“作文其實就是口頭作文的書面化”,只是作文要求中心更加明確,材料更加典型,結構布局更加緊湊,詳略更加得當,寫作技巧更加靈活巧妙,語言更加優美、更加書面化,從而引導學生做到敢想、敢說、敢寫,解決學生思想上的畏難情緒,實現寫作的人文化。
二、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有米下鍋”
我們都知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道理,很多學生在寫作之初,都抓耳撓腮,感覺無事可寫。這一方面緣于學生生活過于單調,兩點一線,生活閱歷貧乏,可能值得寫的典型事例較少。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們還不會觀察生活,缺少善于發現生活閃光點的慧眼。很多或快樂,或感人,或有意義的瞬間,他們不懂得積累,或是熟視無睹。所以,這就需要老師在尊重學生獨立創新的基礎上加以積極引導。
而引導不是盲目的,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機。下面是我的學生的一篇課堂習作—《那一刻讓我銘記》,從中就能了解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的重要意義。
“怎么辦?眼看離交作文還有20分鐘,我的心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不知所措。急!急!急!不爭氣的淚水頓時涌了出來。不能哭!我用手拭去了臉上的淚水,可淚水就像決了堤一樣,止都止不住。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我又著急起來,怎么辦?要是交不上,成績豈不是……可我現在已經是走投無路了,怎么辦……好吧!我推了推正在奮筆疾書的同桌,示意他我要出去。我徑直走到老師面前,想要告訴她我想第二天再交作文,可那時我已經什么話也說不出來了,嗓子就好像被什么東西堵住了一般,好難受。老師會意了,像對我又像是對其他同學說:‘心怡同學著急寫不出作文,心里很亂,看,這不就是一個很好的題材嗎……呵呵,真不愧是語文老師,無論什么都可以很好地將它設為一個值得挖掘的題材。當我再重新拿起筆時,心里似乎明白了什么,刷刷刷……我埋起頭寫了起來。”
學會了觀察生活,學會積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美好,寫作就變得輕松美好起來。
三、寫生活化的材料,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從教學實踐來看,越是生活化的寫作素材,學生越是有話可說,也越容易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更容易產生佳作。
初一新生開學之初,我總喜歡給學生布置一篇《我們班的趣人趣事》小作文,這是學生最喜歡寫的一個材料了。因為剛進入新的班級,學生都會用充滿好奇的眼睛觀察身邊的人和事。而每個新班級中,總會有那么幾個有趣的人,也總會發生那么幾件有趣的事。學生很愿意捕捉這樣的人和事,因為喜聞樂見,所以很有寫作熱情。
四、將寫作教學化整為零、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實現階段性深入的教學特點
學生雖然經歷了六年的小學教育,但是剛進入初中,很多學生還是僅僅停留在能把事情說明白的階段。因此,初中三年的作文教學應呈現出階段性深入的特點:初一重在培養興趣,讓學生感覺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以片段練習和積累素材為主;初二重在提升能力,讓中心更明確、更深刻,學會在文章中正確運用各種表達方式,正確運用各種寫作技巧;初三重在綜合能力提升,讓學生能靈活運用各種表達方式和寫作手法為表達主旨服務。
這就像學習武功一樣,先學一招一式,再學各種套路,并逐步熟練掌握各種招式、套路,將其牢記于心,最終化有形為無形,招式套路融會于心,忘記招式,從而見招拆招、出奇制勝。
初一階段,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教師可以讓學生學寫人物外貌、神態、動作、語言和心理描寫的小片段。教師也可以根據課文授課的內容,讓學生做相應的練筆,如講完《春》和《濟南的冬天》,可以讓學生寫《我心中的濟南》片段練習;講完《散步》和《秋天的懷念》,可以讓學生寫相應的親情類片段練習。
寫作是一種純個人性的、創造性的勞動,怎樣讓它還原本真,變得讓學生易于接受、敢于嘗試,乃至樂于嘗試、善于嘗試,是我們每個語文老師都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希望我們的思考和嘗試,能成為學生開啟寫作殿堂的一把鑰匙,讓寫作真的不再成為難事,讓寫作真正成為學生交流的便捷工具,真正成為學生在文學殿堂中翱翔的翅膀,從而真正實現作文教學的人文化。
(編輯:郭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