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君卓+趙啟元
【摘要】語音教學是漢語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漢語中的重音與其他語言有著較大的差別,而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又容易受到母語的影響,因此重音教學成了漢語教學中的關鍵環節。本文致力于研究漢語詞重音、句重音的發音特點,并應用于漢語教學實踐中。
【關鍵詞】詞重音;句重音;漢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語音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過去的很長時間里,我們曾經把《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漢語語音教學的全部內容,只限于教聲韻調。重音已經成為對外漢語語音教學中的薄弱環節之一。留學生在說漢語時經常會帶有“洋腔洋調”,英語為母語的學生很容易把“國家”讀成“郭家”或者“過家”。這都跟語音中的重音有關。不同語言的重音規則是有所不同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對學習產生一定的干擾。下面就以漢語和英語為例,簡要分析二者重音規則的異同。
漢語有詞重音和句重音。漢語詞重音的一般規律與英語不同,句重音的規律與英語則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詞重音應該是教學的重點。
一、漢語詞重音發音規則
漢語詞重音格式的基本規律是:凡是不帶輕聲音節的詞,雙音節多為“中重”,三音節多為“中中重”,四音節多為“中重中重”。而英語中不帶前綴的雙音節詞(往往是英語的基本詞匯),重音多落在第一個音節上,多音節詞的重音則多在倒數第二個音節上。因此,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生在學習漢語時常常會依照習慣把詞重音前移,變成“重輕”或“重中”。
漢語詞重音的另一個特點是:在句中處于對比地位的兩個詞,如果有相同語素,其重音會發生變化。例如:
1.豆奶。(單獨出現)
2.我喝豆奶。(沒有對比)
3.我喝豆奶,他喝雪碧。(有對比,但沒有共同語素)
4.我喝豆奶,他喝牛奶。(處于對比地位的兩個詞有一個相同的語素,重音位置就發生了變化)
這種現象,在英語中是沒有的,因此遇到這種情況時,英語國家的學生很可能說對句重音,而說錯詞重音。
二、漢語句重音發音規則
漢語和英語句重音的規律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生在學習漢語句重音時會受到母語正遷移的影響,相對容易。盡管如此,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忽視句重音,仍然會使學生對其規律做出錯誤的歸納,從而發生偏誤。
在漢語中,由于句重音不同,一句話可以回答不同的問題。留學生在學習中的偏誤,一方面就突出表現在對相同句子的回答中。
由此可見,在教學中,讓學生掌握漢語環境下句重音的使用方法同樣很重要。
三、漢語教學實踐中的重音與偏誤分析
以上是對重音學習的簡單介紹,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偏誤情況,很多問題一看就知道錯在了哪里,卻困惑于沒有辦法解釋。其實有些用句法理論難以解釋清楚的語言現象,可以考慮從漢語重音的角度進行思考。下面就這一問題進行簡單的分析。首先解釋一下漢語中普通重音的規則:
a.“尾重原理”。即在句子和短語里,較重的成分比較輕的成分靠后;
b.“重音范域”。漢語中是以動詞為中心來建立普通重音范域的,語串中最后一個以動詞為中心的短語是重音范域,一般由其主要動詞從左到右將普通重音指派給該范域內它右側的最后一個成分上,一個重音范域里只能有一個重音;
c.單輕雙重原則。即在結構形式[(a+b)+c]中,(a+b)一定重于c;
d.新信息成分一般重讀。
偏誤類型一:雙音節動詞的單音節賓語現象
1.澆灌花草 澆花 *澆灌花 澆花草
2.閱讀報紙 讀報 *閱讀報 讀報紙
以上例子中,帶*的說法是不成立或者不自然的,從普通重音角度分析,根據“單輕雙重”的規則,[2+1]式結構不符合漢語普通重音的要求,容易造成前重后輕。
偏誤類型二:動賓補結構中的賓語無定現象
3.*他學了中文三年。他學了三年的中文。
4.*他打了電話四次。他打了四次電話。
以例4為例,重音范域是“打了電話四次”,動詞“打”將普通重音指派給它右邊的直接賓語“電話”。因此,后面的量詞“四次”就不可能得到重音,但是它占據了普通重音的位置,并且提供的是句子的新信息,不能輕讀,不符合規則。將“四次”提前作為賓語的定語輕讀,這樣全句就僅有一個普通重音了。
偏誤類型三:“把”字句的賓語不能是無定的
5.*把一位大夫請來了。 請來了一位大夫。
6.*他把一本書買到了。 他買到了一本書。
帶*的兩個句子讀起來很明顯是不自然的,因為“一位大夫”和“一本書”是句子中的無定成分,按照規則應該接受重音,但實際上它卻不在普通重音的位置上,所以不成立。
實際教學中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一方面說明了重音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啟示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進行分析解釋,以期達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四、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應該不難理解重音在漢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對于留學生來說,區分漢語中哪該重讀、哪不該重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在漢語初級階段的中后期,應該包括重音教學的內容,通過教師的正確講解和學生的有效練習來掌握漢語重音的基本規則,獲得語感,以達到提高留學生綜合運用漢語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紅羽.試論對外漢語語調教學中的重音教學問題——以《漢語教程》中的詞重音和句法重音為例[J].北方文學,2011(9).
[2]崔鳳玲.對外漢語語音教學中輕重音問題研究[J].教學研究,2013(12).
(編輯:郭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