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繼香
摘 要:幼兒園的孩子們基本在3~6歲的年齡階段,這正是他們學習用眼睛看、用嘴巴說、用耳朵聽的重要成長階段。繪本是一種將圖畫、文字、拼音等結合在一起的,充滿趣味性的閱讀材料,能夠更好地幫助孩子們感知世界。因此,在幼兒園階段培養與激發幼兒對繪本的興趣,是每個教師都必須要思考與面臨的重大課題。對幼兒園階段的繪本閱讀指導策略進行分析與介紹。
關鍵詞:幼兒園;繪本閱讀;指導策略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利用圖畫、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導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幼兒教育是初級啟蒙教育,需要教師來培養孩子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對閱讀有基本的興趣與感悟。而幼兒受年齡與教育經歷的限制,很難完成純文字的閱讀活動,而繪本不同,即便孩子們并不認識漢字,他們也能夠通過閱讀前后有關聯的畫面了解故事的發展走向,是培養他們閱讀素養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師必須要注重在幼兒階段加強繪本閱讀的指導教學。下面,筆者從選擇合適的繪本讀物、注重問題的引導與拓展、尊重幼兒的自主閱讀三個層面,討論在幼兒園展開繪本閱讀的具體做法。
一、選擇合適的繪本讀物
教育心理學研究證明,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教學活動最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繪本閱讀也不例外,需要教師根據幼兒的興趣、年齡、經歷等選擇合適的繪本讀物。而幼兒教育階段的繪本閱讀的最重要的教學任務不僅要讓孩子們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還要培養孩子們對繪本的閱讀興趣,因此,選擇畫面感更強、與孩子的生活聯系較為緊密的繪本則顯得十分重要。
如,為了幫助剛剛入園的孩子們盡快適應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我選擇了《上幼兒園》這本繪本作品,它共分為7個畫面,分別是小犀牛穿上了鞋子、穿新衣服、背上小書包、到達幼兒園、見到新老師、找到座位、交新朋友,整個繪本中幾乎沒有文字信息,都是畫面,這就使繪本閱讀并不會給孩子們造成閱讀障礙。另外,大多數的孩子都與“小犀牛”上學的準備是一致的,所以這也能更容易地讓孩子產生親切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小犀牛”一樣對上幼兒園充滿期待,于是,我在讓孩子們讀完《上幼兒園》之后,還帶領孩子們瀏覽了《我愛幼兒園》這個繪本。《我愛幼兒園》講述了主人公萊昂由抗拒上幼兒園,到喜歡上幼兒園的過程,也能夠引起很多孩子的共鳴。但是,這本繪本中有很多文字,所以在讓孩子們看這些畫面的時候,我也會適時為孩子們朗讀文字信息。
二、注重問題的引導與拓展
現在的幼兒個性鮮明,智力正在發育中,所以在閱讀繪本的時候很可能并不善于思考,而為了讓繪本閱讀發揮最大的功效,教師就必須要利用問題來引導幼兒不斷思考繪本故事,使他們在閱讀中了解故事的情節,同時也要體會故事主人公的情感。
在帶領孩子們閱讀《我爸爸》這本繪本的時候,孩子們在讀繪本的時候都十分開心,也被這些生動的畫面吸引了,但是為了讓孩子們的閱讀更有價值,我在孩子們讀繪本的時候,也會問孩子一些問題,比如“這個爸爸是一個什么樣的爸爸呢?”有的孩子說:“這個爸爸很喜歡吃東西。”有的孩子說:“這個爸爸很能干,什么都會。”有的孩子說:“這個爸爸是個英雄。”……然后,我再讓孩子們聯系這個繪本以及他們自己的爸爸,畫一幅自己爸爸的簡筆畫,讓孩子們體會到父愛、親情。
三、尊重幼兒的自主閱讀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習慣性地讓孩子們按照教師的想法來解讀文本,這就剝奪與忽略了孩子們的個性化解讀能力,不利于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為了消除這個弊端,教師就必須要尊重幼兒的自主閱讀,讓孩子們大膽想象,鼓勵他們表述自己的閱讀心得與感悟。
在《花婆婆》這個繪本的閱讀中,我讓孩子們猜測一下主人公在未來會做什么事情才能讓這個世界變得美麗。孩子們紛紛開始猜測,有的孩子說:“我”會像花婆婆一樣種很多花,用花朵裝扮世界;有的孩子說:“我”會去旅行,去幫助別人等等。孩子們的想法都十分新奇,他們每個人的觀點都是不一樣的,但是這也體現了這些孩子的個性,我十分尊重他們的獨特之處。
總而言之,繪本的種類繁多,內容十分豐富,幼兒園的教師要充分利用繪本閱讀來培養孩子們對閱讀的興趣,為他們未來的學習與發展做好準備。在指導幼兒進行繪本閱讀的時候,教師要為幼兒選擇恰當的繪本讀物,初步培養幼兒對閱讀的興趣;教師要注重利用問題來引導與拓展幼兒的閱讀活動,使幼兒始終在繪本閱讀中保持高漲的探索熱情;教師要充分尊重幼兒的自主閱讀,尊重孩子的思維發展,讓孩子們在繪本閱讀活動中享有充分的自由。
參考文獻:
[1]吳川和.淺談幼兒繪本閱讀教學中的指導策略[J].科學咨詢,2016(44).
[2]毛志艷.淺議幼兒繪本閱讀的指導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5(4).
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