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靜
摘 要:自理能力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并且也是幼兒成長的初步內容,從自理能力的培養中形成的自理意識,不僅對幼兒階段有著助益作用,從長遠來說對人長期的發展都有著良好的輔助作用。因此,就幼兒自理意識培養這個問題,從其必要性和培養途徑兩個方面進行簡單討論。
關鍵詞:幼兒;自理意識;必要性;途徑
自理是幼兒教育的首要教育內容,自理對于幼兒階段來說就是簡單的一些日常行為的自主性,養成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但是除了自理行為的養成,更重要的是要從小培養幼兒的自理意識,這比強制性的控制自理行為更加重要。因此,本文就培養幼兒自理意識這個問題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簡單討論。
一、培養自理意識的必要性
(一)規避“低能”風險
近幾年,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發展,“高分低能”的現象已經沒有過去嚴重,但是家長溺愛孩子的現象卻依舊如故。現在的很多幼兒都是獨生子女,尤其是城市家庭,這就會使孩子從小的生活、學習受到父母,特別是爺爺奶奶幾乎全方位的照顧和關注,很多事情不需要自己動手就可以實現。盡管這樣的孩子并不一定就會出現自理方面的問題,并且還可以適應校園生活,但是孩子的成長是不能假設的,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才是家庭、社會應該肩負的責任和義務。幼兒階段是人初步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樹立良好的自理意識,引導他們自己處理一些日常事情,這才是從根本上規避“低能”風險的做法,而不是抱著“等長大就會了”的心態來看待幼兒階段的自理意識培養。
(二)促進全面發展
我們都知道,當代所定義的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于良好的狀態,也就是說健康是一種全面的身心方面的良好狀態,這和教育提倡的全面發展有著異曲同工之處。自理意識的培養對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是有著極大的重要作用的。良好的自理意識不僅可以幫助孩子良好地適應校園生活,從長期的發展來看,自理意識也是一種健康的學習生活狀態,可以幫助孩子在成長中積極面對各種困境,學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消極看待問題。因此,自理意識是促進孩子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從小培養自理意識對于幼兒全面、健康的成長有著重要作用。
二、培養幼兒自理意識的途徑和措施
(一)游戲中傳達自理觀念
幼兒的特點很明顯,他們正處于不懂規則、不管形式和規范的階段,他們這個年紀喜歡的事情就是各種有趣而活潑的事情,游戲就是其中之一。游戲是幼兒教育中應該并且必須采取的教育形式,游戲對于幼兒來說本身就具有吸引力,而在輕松的環境中傳達某種意識效果比強制性的說教更容易被他們接受,因此,可以借助游戲來傳達自理觀念。
比如,在幼兒園里,老師就可以在園區活動的游戲中插入一些幫助幼兒形成自理意識的環節。比如說在進行小小超市的園區活動時,老師就要提醒孩子們注意衛生,每一次活動結束之后都應該檢查在自己的眼睛所看得見的區域內有沒有垃圾需要帶走,并把這個作為每次區域活動的固定環節,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意識到,活動之后應該檢查是否有需要帶走的垃圾和物品。
(二)幼兒園學習中進行分組
幼兒園是幼兒學習、生活的重地之一,因此在幼兒園教育中培養幼兒的自理意識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幼兒行為的形成除了家長、老師所產生的影響外,更重要的一點還有同齡人的影響,我們常常強調榜樣的作用,而對于幼兒來說模仿和學習恰恰是這個階段的特性。所以在幼兒園學習中老師應該注意借助榜樣的作用來引導孩子的自理意識。
舉一個例子來看,幼兒園老師可以在吃飯和午睡這兩個時間段將孩子分成幾個生活小組,一些行為習慣比如說飯前要洗手、睡覺不講話等這些都應該向小組成員學習,保持一致。孩子向同齡人學習是很簡單的,并且相對自主一些,這對于自覺自動地養成自理意識是有很大幫助的。
(三)家庭和幼兒園教育要一致
教育的訴求是一樣的,都是將孩子培養成才。但是現階段的幼兒教育存在一個很大的通病,就是老師和家長的聯系不緊密,這就會出現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標準和做法嚴重脫離,這對于幼兒成長來說是相當不利的。因此,在自理意識培養上,家庭和老師應該保持一致,否則會適得其反。
簡單地舉一個例子來看,比如說老師在幼兒園要求的是起床要自己穿衣服,刷牙、洗臉都要自己去完成,可以要求幫助,但是主要靠自己。但是回到家里,家長卻很不在意地將這些事情代勞了,還強調不用孩子自己動手,那么最后的結果可想而知,孩子會覺得在學校和在家里就是不一樣的標準,這對于幼兒成長來說是不利的。相反地,如果老師在學校這樣要求,家長在家里也這樣要求,那么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才是對的。
總之,幼兒自理意識的培養對幼兒成長至關重要,并且這樣的意識是終生受用的,老師和家長都應該運用相應的策略進行自理意識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韓佳.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J].黑河教育,2011(3):62.
[2]王曉莉.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上),2015(4).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