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宗錫
摘要:在行政事業單位履行職責、服務社會的過程中,財務管理工作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樣也是確保行政事業單位正常運行的前提。在新會計制度出臺并實施以來,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新會計制度的要求,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需要與時俱進,以便可以被更好地貫徹并落實在各工作環節當中,將財務管理工作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進一步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全面發展。基于此,文章將以新會計制度的實施作為研究背景,闡述了財務管理工作的強化措施,以期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財務管理工作;強化;措施
財務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能夠為行政事業單位履行職責、服務社會提供強大的保障,進一步增強財務管理工作的效果,使行政事業單位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實現自身的穩定可持續發展。在新會計制度出臺以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必須要對新會計制度背景予以充分地考慮,注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服務、創新、發展等問題,進而促進其向社會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一、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制度有待完善
在社會經濟發展構成中,行政事業單位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在新時期背景下,部分行政事業單位仍然采用原有管理模式,尚未創新并改造管理制度,因而嚴重影響了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而制度的監理能夠更好地約束各部分行為,特別是特殊性質的財務管理部門[1]。另外,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結構設置方面相對簡化,有的單位沒有設置專門的財務機構,有的單位記賬、出納一人兼,對財務的監管更是形同虛設,對于監管機構的重要作用嚴重忽視,致使財務管理工作形式化嚴重,難以將自身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
(二)財務管理工作決策不合理
與其他日常行政事業管理和服務環節相比,財務管理存在著極大的不同之處。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在對各項管理工作予以完善的過程中,并沒有對此方面的規劃給予相應的關注。但這并不能夠說明行政事業單位忽視了財務信息管理的作用,而是有些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人員認為其具有一定的隱蔽性,所以在公開場合不應當談論。在這種情況下,致使財務管理人員對于信息的處理始終根據領導個人主觀意愿決策,因而決策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隨意性十分明顯。
(三)會計信息隱蔽化與弱化現象明顯
行政事業單位在長期履行職責和服務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其財務信息的問題始終都不是公開與透明的,因而財務管理工作無法確保公平性以及真實性,進而對財務管理工作效率帶來不利的影響。除此之外,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尤其是部分收支自負的事業單位一味追求小團體利益,經常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存在,甚至造假財務信息。
在此基礎上,會計信息弱化的問題對于財務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樣存在嚴重的影響。其中,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素質水平不同,受諸多因素的影響,致使其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出現錯誤的幾率較大[2]。另外,信息化系統是財務管理的重點,作用也十分關鍵。在科技水平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更新換代的速度提高。然而,有些行政事業單位并未積極地應對這一問題,很難實現及時地更新升級,最終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帶來了負面影響。
二、新會計制度下加強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徑
(一)建立健全管理機制
基于新會計制度,要想有效地規避問題的出現,應當在制定的過程中,將《會計法》、《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的相關條例當作重要的基礎,與行政事業單位文化以及戰略目標相互結合,構建健全的財務管理機制,以保證在各工作環節貫徹其中。在制度支持之下,才能夠確保財務管理工作更順利地開展。而財務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長期性,所以管理工作人員不應當急于求成,而是在發現問題的情況下積極找尋原因,并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由于財務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還應當構建監督管理機制,嚴格按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的要求,建立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嚴格按照財政部的規定,公開單位預算、決算,公開“三公經費”開支項目等,接受社會和人民群眾的監督,確保行政事業單位各項工作可以更加公平公開公正地開展[3]。在此基礎上,行政事業單位還應當積極借鑒國外政府管理機制的優秀成果,并與實際發展狀況相互結合,實現管理制度的全面發展。
(二)明確財務管理目標
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履行職責、服務社會發展的擔子越來越重,為了更好地服務社會發展,最重要的就是要確定財務管理的目標,沿著明確的方向發展。但需要注意的是,目標建立應當和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目標相吻合,以當地實際發展情況為基礎,與新會計制度要求以及特點相互結合,以保證獲取更為理想的社會發展效益。在明確財務管理目標的過程中,履行職責的效果、服務社會尤其是保障民生方面的財務運行狀況,甚至是風險監督等都屬于重點考慮的范圍。通過對財務管理目標的構建,能夠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行為予以嚴格地規范,為未來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三)積極更新管理理念
在新會計制度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理念同樣應與時俱進,實現全面創新。然而,受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傳統思想的影響,并沒有深入地研究財務管理工作內容。而且很多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將更多精力放在日常財務收支管理方面,致使其在參與決策過程中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嚴重制約了財務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為此,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必須要高度重視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加大管理力度。
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同樣需要更新管理思想,將財務管理職能不斷延伸,重視不同部門間的溝通與交流,進而獲得最新財務狀況,與自身發展情況相結合,合理地制定財務管理決策。另外,通過對管理思想的更新,可以有效地整合信息內容,針對財務管理工作展開預測,進而規避風險。在此基礎上,科技水平也要不斷提升,所以財務管理工作同樣應當向著集成化與信息化的方向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建立并健全電子計算機系統,為行政事業單位更好地履行職責、服務社會、方便群眾方面奠定堅實的基礎。因財務管理工作系統性明顯,所以,需要由全體工作人員參與并決策,只有這樣才能夠推動行政事業單位更好更快的發展。
(四)構建決策程序并健全風險控制機制
正是因為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方式存在諸多不科學之處,因而使得財務管理工作的問題不斷增加。在這種情況下,行政事業單位應當積極構建健全的決策程序,并在軟件技術與信息技術的作用之下,明確分工,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基于此,行政事業單位需按照財政部和所屬行業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構建財務管理信息平臺,以保證信息公開與透明。只要發現其中的問題,必須要根據程序規定,找出其中的原因并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與此同時,還應當創建財務風險控制機制,更好地應對財務風險,以保證行政事業單位都能更好的履行各自的職責,更好的服務社會,造福廣大人民群眾。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會計制度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發展遇到全新的機遇與挑戰。在這種情況下,行政事業單位必須要與時俱進,積極采取加強財務管理工作的措施。
參考文獻:
[1]鄭姍.淺析新會計制度下如何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J].現代商業,2013(36):197-198.
[2]劉一民.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18):136-137.
[3]謝新景.新會計制度下我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財經界,2013(18):162-163.
(作者單位:威海市文登區會計事務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