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莎
摘 要:少數民族醫藥口述檔案作為歷史文化記憶的一部分,對彌補少數民族醫藥史籍文獻不足,挖掘少數民族醫藥口述檔案價值,延續民族醫藥文化、勾勒立體全面的民族醫藥歷史記錄至關重要。
關鍵詞:少數民族;口述檔案;價值
梁啟超說過:“得史料之途徑,不外兩種,一曰在文字記錄以外者;二曰在文字記錄者。在文字記錄以外者,此項史料之性質,可略分為三類:曰現存之實跡;曰傳述之口碑;曰遺下之古物。”由此可見,口述檔案是對歷史信息保存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云南作為我國少數民族聚集最多的省份之一,藥用植物品種繁多、藥用價值高、開發較早等特點,為少數民族積累了較為豐富的醫藥經驗,但云南部分少數民族缺少文字,許多名醫驗方、名藥配制經驗只能通過口述傳承。從目前情況來看,口述檔案的收集整理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人們對其價值認識不到位,既懂檔案管理知識、又有相應民族醫藥知識和民族語言的專業人員缺乏等條件影響,使得云南少數民族名醫、名方名藥不斷流失、醫藥文獻保存不夠完善或丟失現狀十分普遍,因此,有必要對“搶救”民族醫藥口述檔案工作的緊迫性、重要性有一個理性認識。
1 云南少數民族民間醫藥口述檔案的特點
云南少數民族民間醫藥口述檔案是云南少數民族醫藥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也是我國傳統醫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云南有25個少數民族,每個民族在歷史上都有自己的醫藥理論和實踐積累,形成了獨特的醫藥理論、派別歸屬、臨床用藥、癥療技術等體系,孕育出傣醫藥、彝族醫藥、納西醫藥、白族醫藥、佤族醫藥等獨特的少數民族醫藥,為我省各民族人民的繁衍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為我國傳統醫藥文化增加了極為重要的色彩。但多年來,由于云南地處邊疆,少數民族文化發展落后,民族語言文字不發達等因素的影響,許多少數民族并沒有文獻記載本民族的醫藥史料的條件,人們就只能采用故事、歌謠、口口相傳等方式將本民族的醫藥理論、單方、秘方、驗方、經方、診療技術等流傳下來,形成了豐富的口述檔案,其特點不僅具有云南少數民族地區的內容特色,又具有一般口述檔案的特點:(1)個體性。民族醫藥口述檔案記錄的并不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以及整體的醫藥領域,它所記錄的是某個地區、個體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所進行的辯證、立法、開方用藥,以及使用的診療技術等。就如在醫學史上,每一個從醫工作者面對病患問題的基礎方案可能相同,但由于個體所處的地理區域、風俗習慣不同,結合自身經歷經驗,所采取的診療方案大相徑庭。整體并不能代表全部,每一個小個體都有其自身特點。這些個體所口述的史料構成了區別于一般檔案的獨特性和唯一性相統一的口述檔案。(2)合理性。少數民族醫藥口述檔案是在獨特的文化源流及特定地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是社會生產、醫療活動的產物,不僅滿足了少數民族看病就醫的需要,也順應了民族融合發展的要求。我國少數民族醫藥教育自古就有父子相承,口傳心授的傳承模式。在云南少數民族中,除傣族、藏族、彝族、納西族有本民族的醫藥文字記載外,其它少數民族的醫藥知識傳承方式也是如此。(3)豐富性。云南各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和地理環境大不相同,形成了風格迥異的民族醫藥文化。
2 云南少數民族民間醫藥口述檔案的價值
研究口述檔案的價值,探索口述檔案的征集途徑,對科學認識口述檔案這一新生事物,促進檔案館館藏多元化、拓展檔案服務職能、推動檔案事業又好有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云南少數民族醫藥口述檔案作為云南少數民族民間醫藥史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補充,對傳承云南民族醫藥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價值體現在歷史、經濟、社會、文化各個方面。
(一)云南民族醫藥口述檔案是民族醫藥文化繼承傳播的重要方式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 云南民族醫藥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已經失傳,或者瀕臨滅亡,若不及時補救,形成口述檔案保存起來,我們的民族文化就會遭受無可挽回的損失,它記錄了少數民族同胞治病保健所采取的各種單方、驗方、診療技術、醫用器具等容,是寶貴的醫學資源,是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口述檔案來源于本地區少數民族同胞,他們從多角度、多方面展示了云南少數民族醫藥的產生和發展,再現了那些沒有文字記錄的歷史。
(二)云南少數民族醫藥口述檔案對醫學研究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民族醫藥檔案是少數民族醫藥文化的積累,凝聚了治病診療的歷史經驗,蘊含著當地醫療發展規律。它不僅是臨床用藥、醫療方式的根源,更是人們在借鑒已有醫藥文化成果的基礎上創造新文化的基礎,為民族醫學發展創新產生了重要影響。
(三)云南少數民族民間醫藥口述檔案可促進不同地區文化交流
通過對云南少數民族民間醫藥口述檔案的整理可以發現,不同民族代表不同的醫藥文化,同一疾病不同民族也有不同的診療方法。各民族通過對醫藥理論、流派、診療技術等交流聯系,促進了地區醫藥文化的發展。如南詔時期大理國的醫藥學,既有本地區的醫學體系,也有從印度等地借鑒過來的醫學經驗,此外,大理國和周邊許多地區、國家進行了醫學文化的交流,共同鑄就了現今的白族醫藥。
(四)云南少數民族民間口述檔案具有不可估量的社會價值
民族醫藥口述檔案不僅記錄了許多治療疾病的偏方、驗方,也記錄了少數民族特殊的癥療方法,如傣族的口功、睡藥、熏蒸、按摩等。對其的合理使用及開發研究,是民族醫藥發展的需要,可以推動民族醫藥文化事業的發展,促進民族民間醫藥的開發利用。篩選一批可以開發的有效的經方、驗方,制成藥劑投入市場,走進人們的社會生活中。服務人民的同時,也為社會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3 云南少數民族民間醫藥口述檔案的開發現狀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檔案學界涉足口碑檔案的研究與實踐工作,與此同時,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我國關于《關于加強全國民族醫藥工作的幾點意見》的通知,其中指出:“民族醫藥是祖國醫藥學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民族醫藥事業,不但是各族人民健康的需要,而且對增進民族團結、促進民族地區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醫療衛生事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以此為指導,云南民族醫藥工作得到快速發展。
受限于少數民族民間醫藥口述檔案的專業性、復雜性、民族性等特征,其價值并未被全部挖掘和發揮出來,一些民族醫藥治療方案和用藥經驗至今還未能進行深入的研究,口述檔案面臨“人逝籍滅”的風險。由此可見,無論是對云南少數民族醫藥口述檔案資料的挖掘還是人才隊伍的建設都具有很大的挑戰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對云南少數民族民間醫藥口述檔案的開發過程中,不能進行盲目的開發,要尊重云南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也要注重民族民間醫藥的知識產權問題等,從而減少不必要的問題的產生,提高云南少數民族民間醫藥檔案資源的利用價值。
總之,浩瀚豐富的云南少數民族醫藥口述記錄了少數民族醫藥的發展進程以及特殊的單方、驗方、診療技術等,它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實用價值。作為西南邊疆地區的檔案工作者,要深入了解少數民族醫藥口述檔案的價值,促進對民間醫藥口述檔案的保護和開發,為弘揚和傳承民族醫藥文化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馮惠玲,張輯哲.檔案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2]鄭進,張超.云南民族醫藥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