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磊
摘 要:近些年來,由于人日常生活習慣和工業發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干擾,導致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直接影響生態環境平衡。基于此,必須按照環境污染趨勢制定環境保護策略,控制環境進一步惡化。理論上來說,環境保護與當地經濟發展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主要表現在環境保護力度直接決定當地經濟發展速度上。本文就環境保護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進行綜合分析,借以加強環境保護力度,實現經濟發展水平提升的目的。
關鍵詞:環境保護;經濟發展;協調;內需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我國人口數量呈現持續上漲的趨勢,造成人均資源越來越貧乏。由于一些外在條件的影響,環境資源問題日益突出,這對我國經濟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就目前來看,傳統的環境治理技術已經并不能實現環境污染問題有效解決的目的。間接導致我國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對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等方面都有難以磨滅的影響。針對于這一點,在進行環境保護時,需要按照環境污染現狀和經濟發展趨勢制定高效、穩定的環境治理措施,在促使地方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實現環境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1 有效落實環境保護,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科學發展觀作為我國經濟發展重要方針,明確科學發展觀各項因素,對于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一般來說,科學發展觀需要落實以人為本和全面協調等要求,在實現環境保護的同時,推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在此之前,需要相關人員對當地經濟狀態和生態環境等方面綜合分析,并按照不同經濟發展區域制定環境保護措施,確保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協調性。
(一)通過以人為本理念,實現生態環保目標
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在一定角度上實現科學發展觀。對于科學發展觀來說,其中心主旨在于實現環境保護的同時,提升經濟發展水平,換句話說就是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項目統一的目的。而堅持以人為本理念,能夠從根本的角度上降低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可能,維護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環境作為人們生存和經濟發展的先決條件,維護環境生態系統平衡,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民生發展過程中出現問題。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將以人為本理念與可持續發展理念進行有效結合,有效提升人民對生態環境的滿意程度,進一步推進我國經濟水平健康、良性的發展[1]。
(二)經濟發展可持續性仰仗于環保理念
眾所周知,經濟在發展過程中會受到當地環境保護狀態的影響,而且這兩者之間有著相互促進和相互影響的關聯性,這也從側面說明秉持環境保護理念,對地方經濟發展力度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全球環境污染幅度大幅度提升的狀態下,我國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通過2002年實施的“地球峰會”,我們清楚的了解到為控制生態環境惡化,應加強人們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并在這個過程中實施責任分擔制度,將環境保護政策落實到各個層面當中,同時實現環境保護和經濟穩定發展的目的。理論上來說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存在相互依存和相互影響的關系,為提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理念全面落實顯得尤為重要。
(三)推進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在于進行環境保護
從上文中明確科學發展觀對當地經濟發展水平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科學發展觀首要條件,協調發展能夠在一定角度上實現經濟水平提升的目的。對于發展協調性來說,其涉及發展質量、發展要素、發展動力和發展格局等多個方面的協調性。對于這些因素來說,最為關鍵的莫過于發展要素協調性,發展要素協調性主要表現在人口、資源和環境相互協調上,因此,保證人口、資源和環境之間相互協調,對于實現經濟協調發展的目的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從人類發展歷史中可以看出,發生環境污染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口、資源和環境等因素之間協調力度不足,針對于這一點,應對上述三方面因素綜合分析,并按照分析結果和區域性經濟發展要求制定合理的環境保護策略,并將環境保護全面落實,繼而推進當地經濟穩定發展。環境保護和資源充分利用作為我國基本發展國策,有效實施環境保護,進一步推動企業發展和經濟增長。
2 環境保護時拉動內需必守的紅線
相關實踐表明,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一定關聯性。近些年來我國相關政策要求在實施環境保護和經濟建設的過程中,需要相關人員對這兩項項目進行綜合分析,并在環境保護和經濟建設過程中引入新概念和新觀點,確保環境保護和經濟建設工作有一個新的突破,進一步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互協調的目的[2]。
在各個行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環境保護形勢處于較低下的水平,直接影響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而且環境保護與人們日常生活和人們自身健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加上我國現階段對內需的重視程度有很大的提升,為擴展國家內需,必須加強環境保護規劃速度,實現企業升級效果。另外,在實施國家經濟建設的過程中,還應該控制經濟建設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有效實現環境保護的目的。
現階段,需要將擴大內需與實施環境保護這兩方面進行有效結合,并在這個過程中制定有效的發展機制,提高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進一步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的。為保證內需擴大水平符合我國整體發展要求,加強相關部門對環境的監管至關重要,并在這個過程中對經濟建設項目進行綜合評價,全面解決我國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效提升國有經濟發展水平。理論上來說,實施環境保護,能夠在改善環境質量的同時,實現我國內需擴大的目的,這對于緩解企業經濟危機,促使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3 結語
綜上所述,了解到環境生態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為保證經濟發展水平,需要提高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并采取適當技術手段提升經濟發展中各方面要素的協調性,確保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有進一步提升。在這個過程,還應該提升人們自身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減少經濟發展過程資源物質消耗,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保證我國地方經濟發展的穩定性。除此之外,在經濟建設過程中,需保證人們對企業、生態、群眾等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并依靠上述三方面制定行為準則,有效提升環境保護力度,實現經濟結構優化改善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樊肖軍.我國環境保護面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34):45-46
[2]秦華,呂國紅.試論我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依存關系[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02):77-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