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萌鴿
摘 要:早在1950年前政務院決定要實行工資薪金所得稅,但由于我國長期實行低工資制,該稅種一直沒有開征,但改革開放后,為了配合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在我國的發展,為了按照國際慣例對等的原則,對在華的外資高管人員以及來華的境外人員的收入有必要開征個人所得稅,同時考慮到要引進外資、引進人才、引進管理的需要,并在1980年9月10日由五屆全國人代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個人所得稅法。當天頒布,當天實施。本文將對個人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法進行介紹。
關鍵詞:經濟法;個人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
1 個人所得稅及個人所得稅法
個人所得稅(personal income tax)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于本國的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是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中國國家法律文件。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于2011年6月30日公布,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個人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1994年1月28日頒布)、稅收征管法(2001年4月28日頒布)以及由中國各級稅務機關發布的有關個人所得稅征管的規定,構成了現行中國個人所得稅法的主體法律基礎。
2 我國個人所得稅法的發展歷程
中國在中華民國時期,曾開征薪給報酬所得稅、證券存款利息所得稅。1950年7月,政務院公布的《稅政實施要則》中,就曾列舉有對個人所得課稅的稅種,當時定名為“薪給報酬所得稅”。但由于我國生產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實行低工資制,雖然設立了稅種,卻一直沒有開征。1980年9月10日由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直至1980年以后,為了適應我國對內搞活、對外開放的政策,我國才相繼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個體工商業戶所得稅暫行條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收入調節稅暫行條例》。上述3個稅收法規發布實施以后,對于個人收入水平、增加國家財政收入、促進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主要是按內外個人分設兩套稅制、稅政不統一、稅負不夠合理。為了統一稅政、公平稅負、規范稅制,1993年10月31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四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同日發布了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簡稱稅法),1994年1月28日國務院配套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1999年8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決定第二次修正,并于當日公布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于2005年10月27日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2007年12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個人所得稅免征額自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2011年6月3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6月30日表決通過了個稅法修正案,將個稅起征點由現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為3%至45%,自9月1日起實施。
3 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特點
1、實行分類征收
世界各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大體分為三種類型:分類所得稅制、綜合所得稅制和混合所得稅制。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采用的是分類所得稅制,即將個人取得的各種所得劃分為“類”,分別適用不同的費用減除規定、不同的稅率和不同的計稅方法。(先分人,再分類,最后計算)
2、費用扣除額較寬
我國本著費用扣除從寬、從簡的原則,采用費用定額扣除和定率扣除兩種方法。
3、超額累進稅率與比例稅率并用
分類所得稅制一般采用比例稅率,綜合所得稅制通常采用超額累進稅率。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根據各類個人所得的不同性質和特點,將這兩種形式的稅率運用于個人所得稅制。對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采用超額累進稅率,實行量能負擔。對勞務報酬、稿酬和資本利得性所得,采用比例稅率,實行等比負擔。
4、計算簡便
用應稅所得的收入減去允許扣除的,剩下的部分作為所得額,乘以規定的稅率。
5、采取源泉扣繳和個人申報兩種征納方法
源泉扣繳,由支付單位來代扣代繳稅款;自行申報,有一些個人所得的項目要自行申報納稅。
4 結束語
目前我國稅收征管水平仍然較低,無法有效收集所有納稅人收入、財產信息,同時第三方報告制度仍然不完善,稅務局無法掌握納稅人收入信息。在此條件下,只能實行以源泉扣繳為代表的分類征收模式。因此,只有稅收征管水平有較大提升,才能實現個人所得稅更加深入的改革。
參考文獻
1.李海燕.淺談我國的個人所得稅[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0(10):65-65.
2.徐澤龍.淺談我國個人所得稅法問題及對策[J].職工法律天地:下,2015(12):126-126.
3.王春英.論我國個人所得稅法的修改[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5(12):154-155.
4.施揚.淺議我國個人所得稅法的完善[J].集團經濟研究,2006(9X):233-234.
5.陸俐君.論我國個人所得稅法的完善[D].吉林大學,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