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移動互聯網應用平臺多元化功能和服務趨于飽和,用戶終將會選擇相對簡單且精準的功能,以實現簡化生活、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的效果。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多元功能;個性化服務;單一功能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廣泛運用,移動互聯網平臺發生的一個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其功能不斷拓展,應用類型愈發豐富,正由單純的通訊平臺發展為綜合性的功能平臺。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為其平臺功能向服務的轉變提供了可能,移動互聯網平臺也在漸漸擺脫數量上的服務集成模式,而更傾向于按需定制的個性化服務或服務組合。
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應用平臺多元化功能和服務趨于飽和,眼花繚亂的服務和應用是否還能走下去,這是移動互聯網應用和功能開發者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如今的移動設備應用功能開發者必須認識到的是,用戶的最終目標是更加簡單和易操作的方式,在大多數產品開始漸漸走向簡化的時候,移動互聯網的多元化之路還能走多遠?筆者作出一個大膽的預測:當下吃香的多元性功能和服務終有一天會走向盡頭,用戶轉而會選擇相對簡單且精準的功能,這樣的選擇正中用戶的需求也更能最大程度利用起他們的碎片化時間,簡化他們的生活,讓他們不至于被紛雜的移動互聯網所累。
1 多元功能生態圈已成氣候
早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3年發布的第三十二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就指出,隨著移動互聯網平臺之上功能的不斷拓展,應用愈發豐富,正由單純的通訊平臺發展為綜合性的功能平臺。
起初移動互聯網平臺之上的應用功能相對單一,針對的都是特定的門類,大體分為信息資訊、社交通訊、地圖導航、系統工具、圖書影音、理財購物以及游戲等類別,各個能夠方便和娛樂人們生活的應用可謂占據了移動互聯網功能的半邊天,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用戶需求的多樣化,其過于單一的缺陷也逐漸體現出來。在中國互聯網網絡信息中心2015年底發布的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顯示,即時通信、搜索引擎、網絡新聞作為基礎的互聯網應用,用戶規模一直保持穩中有升的趨勢;但即時通信的使用率已基本見頂,從基礎功能向外延伸的態勢更加明顯,成為用戶連接各類生活服務的綜合性平臺。移動互聯網平臺上單一的產品和單薄的功能已然消失在人們的視野,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全面綜合和多元的功能系統。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將移動互聯網平臺打造成了一個多元功能生態圈,盡可能地滿足了用戶多樣化多方面的需求,一部移動通訊設備甚至一個手機應用“走遍天下”成為可能。
比如,曾經作為即時通信的QQ已經遠不只是聊天那么簡單,其實質既是以免費模式迅速聚集人氣的用戶鎖定平臺,也是集成各種互聯網應用的平臺。通過QQ,人們可以聊天、玩游戲、發電子郵件、獲取資訊、開博客、網上購物等等。微信同樣也是這樣,目前的微信已經成為一個以社交、游戲、支付、購物等多功能的平臺,并且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個較為多元的功能生態圈。
然而,在多元功能生態圈已經形成的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雖然當前用戶需娛樂、工作、社交等基礎需求已得到滿足,但商務、教育、醫療等的供需存在較大缺口,并且隨著用戶更加多元和個性化需求的出現,真正實現用戶的滿意度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這也許也是如今移動互聯網平臺需要前進甚至突破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2 個性化服務定制前景樂觀
用戶體驗是一種在用戶使用一個產品或服務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純主觀的心理感受。因為其純主觀性,就必然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個體差異決定了每個用戶的真實體驗是不同的,因此,不能通過單一的或固定的模式去滿足每個用戶的需求。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出現了個性化定制服務,將當前互聯網環境中存在的功能相對單一的服務進行有機選擇并有序組合,依據服務質量指標給出最佳的個性服務組合,這樣就可以滿足每個用戶的特殊需求。
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其平臺應用服務也逐漸呈現個性化趨向。例如,移動智能終端內置血壓計、計步器等傳感裝置,為用戶提供個人健康管理、運動統計等新型感知應用;安卓手機作為遙控器控制照明燈、洗碗機、落地燈等家用電器,多屏互動、智能家居等應用逐漸普及;為滿足人們對氣象服務產品更加多元化和專業化的需求,移動互聯網平臺為用戶提供類氣象服務的“私人定制”,為私人經濟部門和社會成員提供中長期氣象服務、適時的天氣信息、歷史天氣資料等,通過精細化的氣象產品實現商業經濟最大化。
個性化服務定制在服務多元化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是移動互聯網平臺功能開發者站在用戶立場上,將用戶進行了最大程度的細分,盡量滿足每一個用戶的需求,這是移動互聯網服務功能的巨大進步和突破,使用戶多樣化需求得到了深度滿足。
3 單一功能平臺走向復興
移動互聯網相對于PC時代互聯網的最重要區別之一就是移動互聯網可以讓用戶隨時隨地使用基于移動互聯網平臺上的相應功能和服務,從而最大限度的利用碎片化時間。如果用戶想要充分利用短暫的碎片化時間,那么最容易被用到的應用功能就是對用戶來說最簡單的。因此,移動互聯網平臺之上的功能“簡化”是大勢所趨。
猶如扭一個螺絲,有兩個工具可供選擇,一個是瑞士軍刀,一個是簡單的螺絲刀,雖然瑞士軍刀功能繁多,并且看起來更為高端,但我們最終還是會選擇螺絲刀,因為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螺絲刀是最簡單最專業的。移動互聯網平臺之上的功能應用就如同螺絲刀,它的首要目的是要精準解決用戶的需求。
用戶想要打車,會直接使用“滴滴打車”APP,雖然“滴滴打車”在微信中也有,但用戶不會使用微信中的相關功能,因為相對而言,直接使用單一功能的應用平臺會更簡單,而這種步驟操作上的簡化對用戶體驗而言卻是選擇的關鍵節點。
在如今的移動互聯網設備中,安裝各種應用和功能服務軟件幾乎是零成本的,特別是如今移動設備內存容量越來越大,更方便用戶安裝所需應用,只要將自己所需的應用安裝,這樣就能在每次需要的時候精準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不必再到其它應用下面找相關功能。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種由多元化向簡單化的回歸并非是完全的對移動互聯網產生之初單一功能的回歸,而是建立在移動互聯網技術進步的基礎之上的,對功能和操作的更加簡化和精準以及對所提供的相應服務更貼心,更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對移動互聯網平臺功能和服務的開發者而言,要做的不只是拓展功能和服務的數量,更重要的是需要將提供相應功能和服務的平臺簡化,并探求使用戶使用更為舒適和體驗感更好的方式,將所提供的單一的服務或功能打造到完美。
美國打車軟件UBER,除打車服務之外不提供其它功能服務,但用戶可以對這一軟件實現單手操作,并且只需兩步就能完成打車需求的提交,單純對于打車功能服務方面,做到了極致,這就是它在全球那么風靡的原因。
互聯網是去中心化的,不斷拓展平臺上功能和服務的數量恰恰是一種中心化的行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需要拋開數量上的累贅,讓一切簡化,準確抓取用戶的內心,在簡化步驟和功能服務的體驗感上做到極致,這才是互聯網大潮中的制勝之道。
參考文獻
1.高寓鵬:《基于手機移動互聯網的社群型服務設計研究》[D],江南大學,2012年。
2.沈美盈:《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基于微信平臺的服務設計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3.孟令鵬,許維勝,吳啟迪:《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趨勢與演進路徑》[J],《管理現代化》,2015年第35卷第5期,第83-85頁。
4.湯宇時:《從微信認識移動互聯網媒體傳播平臺模式》[C],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和優秀論文獎頒獎大會,2014年。
5.陳曉杰:《基于移動互聯網的運營商平臺策略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作者簡介
楊玉潔,女,漢,山東省萊州市,學生,山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研究方向:新聞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