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 健
(西南醫科大學,四川 瀘州 646000)
實驗與調查
田徑課程教學改革現狀分析
——以西南醫科大學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為例
商 健
(西南醫科大學,四川 瀘州 646000)
在新的人才培養方案視域下,西南醫科大學體育學院對社會體育專業學生田徑課程做出了較大幅度改變:原本2個學期64課時壓縮到秋季32學時;教學內容縮減為短跑、跳遠和鉛球3個項目;實行分階段教學,期末統一考試。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比較分析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檢驗教學改革效果,以期對本次教學改革作出科學、合理的評價。
田徑課程;教學;改革
2015年3月,西南醫科大學體育學院針對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學生提出新的人才培養方案。要求從更加利于學生今后就業需求角度調整各門課程。其中,田徑課程由1學年教學縮減為1學期16周,共64學時。教學內容在保留短跑、鉛球兩板塊的基礎上增設跳遠。改革后教學效果究竟如何,本文試圖通過1學期的考試成績進行比較分析。
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比較分析法和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西南醫科大學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的田徑課程教學改革現狀進行研究。以2015級社會體育專業1班25名男生分別在期初、期末的100m、跳遠和鉛球3個項目測試成績進行分析;根據期初成績劃分為成績優異組和非優異組進行比較分析。
2.1 3個項目訓練前后成績比較
由表1可以看出,跳遠項目學生訓練后成績明顯高于訓練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4.16,P=0.000);100m和鉛球項目學生訓練前后成績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短跑項目學生成績雖然沒有出現明顯提高,但是如果考慮期末測試時間為寒冷冬季等一系列客觀條件因素,可以認為成績沒有下降就等于有顯著提高。
2.1.1 短跑 本次田徑課程教學改革考慮到速度是幾乎一切運動的基礎。因此,在縮短教學課時的情況下,首先從思想上加強學生對短跑項目的重視。同時,要求任課教師在授課中以小步跑、高抬腿等各種跑的專門性練習、提高學生髖關節靈活性訓練方法等為基礎,積極介紹各種行之有效的趣味性較高的訓練方法,讓學生利用課后業余時間自行練習。由于學生從心理上得到了對短跑運動的重視;課堂中反復加強了技術動作的鞏固;課后在體能訓練方法上等到了大大改進,增加了大量提高訓練趣味性的練習方法。因此,在縮短授課時間的情況下成績得到了明顯提高。對運動員而言,在大部分運動中,快速變向的能力比優秀的直線速度更重要。因此,在訓練過程中采用了很多“梅花陣”變向跑。既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又提高了自身靈活性。有效地改變了以往田徑運動訓練的枯燥與乏味。學生在快速啟動、快速制動的過程中腿部力量得到了提高,為學生今后學習其他運動項目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2.1.2 跳遠 由表1可以看出,期末成績明顯提高,平均成績為5.43±0.22m,已接近國家三級運動員水平。作為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學生而言,他們入學時體育專業成績明顯低于運動訓練專業和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有此教學效果,已基本完成新的人才培養方案中的預期目標。在田徑運動跳躍類項目中,拋棄跳高而選擇跳遠運動是考慮到西南醫科大學本專業學生入學成績不高,絕大部分學生接受專門運動訓練時間不久。很多學生都是為了應付高考而“半路出家”選擇學習體育。針對背越式跳高而言技術動作偏難、學習難度較大,而且教學風險系數較高;根據以往畢業學生就業去向調查,幾乎很少有人會使用到背越式跳高技術動作;跳遠運動是運動員速度與跳躍技術的結合。學習跳遠可以更加鞏固學生的短跑能力,提高高速中有效控制身體的能力,有效增加學生靈活性。速度、力量、靈敏的增加可以更好地為學生學習其他運動項目打好基礎。所以說,選擇跳遠而放棄跳高更能體現田徑課程的基礎性作用,可以更好地迎合市場需要。
2.1.3 鉛球 由表1可以看出,本學期鉛球成績提高不具備顯著性(P>0.05)。并且期初與期末的溫差對成績的影響沒有短跑項目大。鉛球屬于高三體育考試時必考項目。經過體考應試教育的培訓,很多學生技術動作已經形成錯誤定型。即使經過田徑課程短時間培訓也很難改變以往的技術動作,很難形成新的正確動作肌肉記憶;通過短跑與跳遠的學習與提高,學生們腿部爆發力肯定有所增強。但是與之相關的核心力量欠缺,技術動作不到位,導致下肢力量難以順暢地傳遞到上肢。以上原因導致學生鉛球成績提高不明顯,鉛球教學有待改進。
2.2 項目提升成績比較結果
據學期開始時成績將學生分為成績優異組和非優異組,采用相同教學方法期末再來比較2組之間的成績提升(成績提升計算方法=期末成績-期初成績)情況;跳遠成績在期初全部為非優秀人員,故不能用此方法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100m和鉛球項目,訓練前成績優異組與成績非優異組在訓練前后成績提高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課堂教學不同于業余運動訓練,課堂上更加重視對技術動作的傳授,對學生練習時給予施加的運動強度相對較小。運動員水平的提高必須講究適當負荷,水平越高的運動員相對需要較大的運動負荷才可以提升成績。然而,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在訓練前后成績提高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說明在課程中對成績優異組的運動負荷是不夠的,導致其成績提高不明顯。在此,建議對優異組學生加入學校田徑隊進行額外練習。
表1 田徑成績期末前和期末后成績比較

表1 田徑成績期末前和期末后成績比較
項目 期初成績 期末成績 t P 100m/s 12.98±0.41 12.93±0.35 0.39 0.699跳遠/m 5.11±0.24 5.43±0.22 4.16 0.000 ____鉛球/m 9.28±0.90 9.44±0.77 0.56 0.576
表2 100m和鉛球成績提升情況分析結果

表2 100m和鉛球成績提升情況分析結果
分組 100m/s 鉛球/m成績優異組 -0.07±0.14 0.19±0.39 ____成績非優異組 0.00±0.00 0.38±0.07 t -1.06 0.77 P 0.306 0.450
3.1 學生在壓縮課時、提高學習效率的新的教學大綱體系下短跑、跳遠成績有所提高,鉛球成績提高不明顯。
3.2 課程縮短,必須加強學生課外鍛煉,同時加強監督機制。師資培養的重點應是提升學生教學能力,使其實現由運動員向教練員、教師身份的轉變,而運動技術只是起到輔助作用。傳統的價值取向,如以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傳授為目的的理念等,不利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教學質量觀。同時,在這種傳統價植取向影響下的教學模式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教學能力。3.3 在田徑課程中,鉛球項目可以考慮更換或刪減。教學內容勢必要與社會發展的需求相吻合。對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學生而言,就業方向主要集中于各類健身場所或從事各企事業單位的群眾體育、休閑體育活動。那些不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不切實際的、學生步入社會后甚少涉及的競技體育教學應逐漸取消,應逐漸淡化教學內容的完備性和系統性要求。
3.4 對入學專業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考慮進入學校各代表隊訓練,接受更大強度與負荷的有利于提高身體素質的訓練。
G807.4
A
1674-151X(2017)01-05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1.031
投稿日期:2016-12-01
商健(1979—),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