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霞
(河北工程大學公共體育部 河北邯鄲 056038)
對河北省女大學生FMS功能性動作篩查的現(xiàn)狀與分析①
崔永霞
(河北工程大學公共體育部 河北邯鄲 056038)
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功能性動作測試方法FMS(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對河北省某高校大一女生進行人體基本功能的診斷與評價,得出FMS功能性動作篩查測試可以較好地評價學生身體穩(wěn)定性和靈活性,促進我校女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女大學生 FMS功能性動作 體育教育
FMS(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功能性動作篩查是目前基礎體能測試中常用的一種手段。它是一套可靠的七個觀察動作,具有三個排除性測試,被設計用來對參與運動人群正常的基本動作模式進行排序[1]。這種測試是以受試者完成測試動作的質量為評價標準,這有別于傳統(tǒng)上的以數(shù)量為基礎的測試方式,F(xiàn)MS功能性篩查動作采用了代表人類生長和發(fā)展過程中靈活性和穩(wěn)定性的七種主要動作,包括:蹲、跨、弓箭步、踏步、跨步、踢,以及另外兩種要求的穩(wěn)定并且對軀干前后彎曲和左右旋轉的動作,分別代表推和部分穩(wěn)定性[2]。上述動作功能性技術的特征是通過動作幅度、身體控制、平衡和一般的穩(wěn)定性來反映受試者的測試水平。
目前,在大學生的體質或是體育達標測試中大多是以時間、距離等數(shù)量測試與評價方法。這雖然對大學生的身體素質的保持與提高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但上述測試與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的動作功能性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該文嘗試在大學生的體育達標測試或體質測試中,引入“功能動作篩查”(FMS)測試系統(tǒng)來對學生進行功能性動作進行診斷與評價,初步研究普通女大學生FMS功能動作篩查測試中的規(guī)律和特征,為今后實施針對性的動作糾正方法,提高體育活動動作質量,并預防運動損傷提供有效的方法。
該校女生在校學生194人,均為一年級新入校學生,無專業(yè)的運動史,運動損傷史。學生情況見表1。

表1 受試者基本情況
通過網絡和學術期刊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了解的“FMS功能動作篩查“的研究理論與測試方法現(xiàn)狀。
測試儀器為標準FMS功能動作篩查工具1套。包括篩查內容包括:深蹲動作、跨躍欄架動作、直線弓步動作、肩臂背曲動作、軀干旋轉穩(wěn)定動作、主動直膝抬腿動作、軀干穩(wěn)定俯臥撐動作,共7項測試。其中每一項的分數(shù)為0~3分,總分為21分。 評分標準嚴格按FMS評價標準進行評判,評價標準為:
3分——標準的完成功能性動作模式的能力;
2分——在完成功能性動作模式中出現(xiàn)代償動作;
1分——不能完成功能性動作模式;
0分——完成功能性動作時出現(xiàn)了疼痛[3]。
FMS功能動作篩查測試工作在學生進行體育課期間完成。測試前,均要求學生進行5min的慢跑,然后進行廣播操練習,以充分進行熱身活動。測試前,先由老師向學生講授測試動作的要領,并要求學生進行3~5次的重復練習,以使學生掌握篩查動作,以保持測試的準確性。學生在完成篩查子項后,馬上進行現(xiàn)場評分,測試完成后進行總分計算與評價。
測試所得數(shù)據均輸入到SPSS11.5統(tǒng)計軟件中進行數(shù)據的整理與分析。FMS功能性動作篩查是一種定性評級的測試方法,以診斷人們在動作中穩(wěn)定性與靈活性的方法,這是男性與女性都必須具備的素質。因此該研究對男女學生的整體評分值進行非參數(shù)兩個獨立樣本檢驗,分別通過Mann-WhitneyU檢驗和Kolmogorov-SmirnovZ檢驗,以計算男女學生在FMS功能性動作篩查水平之間是否存在差異。分別對男女學生的7項篩查子項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以觀察本次測試中男女學生在各項功能性動作完成的特征和規(guī)律。
FMS測試共7個測試項目,每種測試項目最高得分為3分,所以滿分為21分,并且推薦14分為及格分數(shù)線,平均每項得分為2分就處于及格水平中。如果學生的得分在及格線以下就說明基礎的運動功能不足。Gray Cook認為:得分少于14分的發(fā)生運動損傷的概率更大[2]。
統(tǒng)計得出,女學生達標與未達標比例分別是53%和47%,說明近一半的女生平衡能力和身體靈活性較弱。
深蹲動作篩查是指:受試者雙腳分開并大于肩寬,雙手握直桿,直臂上舉,然后身體緩慢下蹲成深蹲姿勢。要求雙足跟不能離地,雙臂不能彎曲,軀干與地面平行或垂直,股骨低于水平線,膝蓋不能起過腳尖。以此反映受試者髖、膝、踝以及下腰部的靈活性以及軀干的伸展能力。
統(tǒng)計得出,深蹲動作篩查中沒有女生得0分,40%的女生得了1分,40%女生得了2分,20%女生得了3分。這說明近一半的女生的下腰部的靈活性以及軀干的伸展能力不足。
過欄架步動作檢查是指:受試者雙腳并攏并置于欄架下方,欄架高度與受試者的脛骨結節(jié)同高,受試者肩扛橫桿,目視前方,單腿支撐,另一只腿緩慢的跨過欄架后足跟著地后還原,然后換腿測試。要求身體保持平衡,腳不能觸欄架,髖、膝、踝成一條直線。通過該項測試反映受試者髖、膝和踝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和身體兩側的靈活性。
統(tǒng)計得出,該項測試中沒有學生得0分;50%的女生得2分,得3分的僅為20%,另有30%的得到1分。
直線弓步動作檢查是指:受試者雙腳站在一塊2 m×6 m的窄木板上,雙手持杠桿于背后,并與頭、腰椎、骶骨接觸,雙腳之間的距離為自己脛骨相同,并在一條直線上。然后曲腿降低重心,后腿膝蓋與木板接觸,腳尖向前。身體保持身體穩(wěn)定。通過該測試反映髖關節(jié)的靈活性、膝、踝和軀干穩(wěn)定性以及股四頭肌的柔韌性。
統(tǒng)計得出,該篩查女生得1分的比例7%,得2、3分的比例都是達到了47%,說明該項篩查女生普遍處于正常的水平。
該項測試是指:受試者雙手握拳,拇指內扣,雙臂置于背后,一側臂最大程度的內旋、另一側外旋,測試兩拳之間的距離與手長進行對比。兩拳距離小于或接近手長最好。通過該篩查反映受試者雙肩的活動范圍、胸椎的伸展能力以及肩部內旋肌與外旋肌的整體能力。
統(tǒng)計得出,女生在該項測試中沒有人得0分,得3分的比例達到了43%,得2分的比例40%。這說明,該項測試中大部分的女生處在正常水平。
仰臥前舉腿動作篩查是指受試者平躺于墊子上,雙手置于體側,掌心向上,在膝蓋上墊2 m×6 m的木板,受試者主動抬起一條腿至最高,另一條腿始終與地面接觸,膝關節(jié)不能彎曲,然后測量髂骨結節(jié)上緣與膝關節(jié)的連接線。該項測試反映受試者腘繩肌功能比目魚肌和柔韌性,髂腰肌的屈伸能力和骨盆的穩(wěn)定性。
統(tǒng)計得出,絕大部分的女生得分都在1分以上,2分57%,3分40%,這說明該項測試女生處在正常水平。
俯臥撐動作測試是指:受試者平臥在墊子上,雙手分開與肩同寬,男子拇指與頭頂成一條線、女子與下頜成一條線,身體伸展,然后要求受試者用力向上撐起身體。要求整體身體一起抬起。該測試反映受試者在矢狀面上的穩(wěn)定性和肩胛骨的穩(wěn)定性。
統(tǒng)計得出,9%的女生得0分,43%得1分,有48%的女生得2分,沒有女生能標準的完成該測試。該項測試得出了女生肩胛骨的穩(wěn)定性較弱。
旋轉穩(wěn)定性動作檢查是指:受試者四肢跪撐于墊子上,雙手、雙膝雙足之間放置2 m×6 m的木板,并都觸及該板。要求受試者彎曲肩部,同時伸展同一側髖和膝,抬起異側手和腿至與軀干平行,同時抬起上臂,與軀干平行。要求抬起的肘、手、膝、髖、和足都在一條線上,軀干與地面平行。通過該項檢查反映受試者在上下肢同時運動時,軀干在多個面的穩(wěn)定性,并反映受試者軀干的穩(wěn)定性。
統(tǒng)計得出,該項篩查中沒有學生得0分和3分,其中60%的女生得分為1分,有40%的女生得分為2分。這說明,女生在該篩查中都較差。
人類的各種運動中表現(xiàn)出的各種復雜動作都是由基本功能性動作組合而成。FMS功能性動作篩查方法,所有測試都是在觀察動作的靈活性和穩(wěn)定性為主[4]。其篩查測試中的7項測試動作又有不同的側重點,其中下蹲、過欄跨步和直線弓步下蹲表現(xiàn)出了人們日常生活工作中下肢最常見的3種功能性動作,直膝抬腿和肩臂背曲這兩項動作側重于靈活性,軀干穩(wěn)定俯臥撐和旋轉兩項動作側重于穩(wěn)定性[5]。在筆者近十年的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在體育必修課或是課外的體育鍛煉中,雖然能表現(xiàn)出很強的力量或速度水平,但也暴露出身體左右側不對稱,肩、髖、腰等環(huán)節(jié)的動作幅度不足,或是跑步或跳躍的動作中,身體有明顯的晃動和僵硬等問題。這與國內其他學者研究一致。這不僅影響了學生從事體育健身的動作質量,同時也增大了發(fā)生運動損傷的風險。
從該次篩查結果上看,女生的未達標率近一半。也就是說女生功能性動作無論在靈活性還是穩(wěn)定性上很弱。靈活性表現(xiàn)的是主要關節(jié)周圍的肌肉與韌帶組織的彈性和活動度,穩(wěn)定性是指核心區(qū)域和四肢的基礎力量水平。一般來講女生肌肉力量要較弱,而肌肉韌帶的彈性和關節(jié)活動度應該較好,但該次篩查卻得出了相反的結果。FMS功能性動作篩查創(chuàng)始人Gray Cook認為:過度運動、顯著減少運動和運動缺少多樣性的情況下,肩部和胸椎環(huán)節(jié)、雙踝和雙髖關節(jié)都會表現(xiàn)出靈活性的全面下降[2]。在對測試學生進行咨詢中發(fā)現(xiàn),該校大一女生由于在高三階段學習任務繁重,很少甚至整個高中階段都極少參加運動,進入大學后,每周只有一次甚至不參加體育鍛煉,由于沒有適合的體育項目很難養(yǎng)成良好的健身習慣。這是缺乏運動是造成新入學女生靈活性和穩(wěn)定性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我國大學生體質測試中是以速度、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為主要測試指標,這些測試可以很容易的通過距離、時間等計量單位對學生進行評價,近幾年學生體質健康眾多文獻,也提出了學生身體素質下降已成為社會所關注的問題。但人體的基礎運動功能的靈活性和穩(wěn)定性卻被忽視了,這有悖于普通人的基礎運動功能需要。眾所周知,普通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主要運動表現(xiàn)為,良好的站坐姿態(tài),正常的走、跑并能夠輕松的跨躍障礙,向下?lián)焓啊⑾蛏夏脡蛭锲返鹊龋鲜鲞\動或動作的良好表現(xiàn)是建立在靈活性和穩(wěn)定性基礎上,這關系著普通人們的生活質量問題。如果普通人基礎功能不足,身體穩(wěn)定性差,關節(jié)靈活度受限,并在長年的生活工作中沒有改善,就會出現(xiàn)各種慢性勞損的風險,如膝關節(jié)痛、腰痛、肩周炎、頸椎痛等癥狀,同時以發(fā)生急性損傷的風險也會加大。
綜上所述,對于新入校女大學生的體育課任務和對其課外身體鍛煉指導中,應從提高身體穩(wěn)定性和靈活性兩大方面開展。通過FMS功能性動作篩查的結果上,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改善建議與鍛煉方法,預防各種運動損傷的發(fā)生。如在體育課中,增加各種牽拉技術的學習,強化課前的熱身、課后的拉伸等活動,有條件的學校開設瑜伽課程以提高學生的靈活性;通過徒手、實心球或是墊上的核心力量練習以提高學生的穩(wěn)定性。
(1)通過FMS功能性動作篩查測試可以較好的評價學生在身體穩(wěn)定性和靈活性,為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供新的評價依據。
(2)通過FMS功能性動作篩查測試發(fā)現(xiàn)新入學的女大學總體得分水平不足。
(3)通過FMS功能性動作篩查發(fā)現(xiàn)新入學的女大學在身體穩(wěn)定性和靈活性兩方面較弱。在體育鍛煉中,應多增加提高身體靈活性和穩(wěn)定性為主的鍛煉方法和手段。
[1]Gray Cook,Lee Burton,Kyle Kiesel,et al.Functional Movement Systems:Screening,Assessment[M].Corrective Strategies,2010:7-15.
[2]格林庫克.動作:功能動作訓練體系[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1:67-69.
[3]孫莉莉.美國功能動作測試_FMS_概述[J].體育科研,2011(32).
[4]福倫.高水平競技體能訓練[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
G807.4
A
2095-2813(2017)08(a)-0185-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2.185
崔永霞(1978—),女,河北邯鄲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