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廖亮
雁蕩山“健康中國”看這里
■撰文//廖亮
在一些經濟發達的西方國家,一系列文明病、富貴病很早就出現了,因此,西方國家也就較早地開始關注疾病預防、保持身體和心理健康的研究。其中較著名的有美國的“康復花園”,英國的“園藝療法”,德國的“氣候療法”“地形療法”和“自然健康療法”,希臘的“綠色理療”,法國的“空氣負離子浴”,俄羅斯的“森林療養區”等。目前,中國的森林養生還處于起步階段,但是國家林業局對于森林康養工作非常重視,正式印發的《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出要大力推進森林體驗和康養,發展集旅游、醫療、康養、教育、文化、扶貧于一體的林業綜合服務業,強調重點發展森林旅游休閑康養產業,奠定了森林康養在全國林業“十三五”發展中的戰略地位;2016年2月,國家林業局森林旅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啟動全國森林體驗基地和全國森林養生基地建設試點的通知》,標志著全國森林體驗基地和全國森林養生基地試點建設工作正式啟動。
與其他資源相比較,森林資源有生態優越性、物種多樣性、文化獨特性、科普教育性、功能多重性等顯著特點。森林康養就是把優質的森林生態資源和健康服務資源有機結合,是大健康產業最好的服務產品,也可說是頂級形態。森林通過自身的調節作用,向環境輸送大量的清新空氣、負氧離子和萜類化合物,從而達到吸收有害氣體、除塵、殺菌、減噪等環境凈化作用。森林康養是依托森林生態資源,開展森林游憩、度假、療養、保健、養老等活動,能不同程度地改善人體諸多器官的新陳代謝功能,進而達到調節人體生理和心理健康狀態向良好方向發展的效果。發展森林康養事業,是林業發展的新趨勢,讓森林走進城市,貼近人們的生活,改善人們的健康,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質量。
森林康養是森林環境下的大健康產業。到2025年左右,中國經濟會持續穩定的發展,屆時人均GDP將會超過3500美元,經濟主導產業和消費需求全面進入“教育、醫學、保健、養生和旅游娛樂”階段。
亞健康防治。據有關數據統計,全國符合世界衛生組織關于健康定義的人群只占總人口數的15%,有將近70%的人處在“亞健康”狀態,急需森林康養來防治。
緩解老年化社會的巨大壓力?!吨袊丝诶淆g化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顯示: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人,2026年將達到3億人,2037年超過4億人。森林康養的發展,恰好可以有效地緩解老年化社會的壓力。
雁蕩山以建設綠色、生態、類型多樣的森林康養品牌基地為主旨,努力打造國際知名的森林康養勝地,促進森林康養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為推進綠色發展、建設“健康中國”、提高人民幸福指數、發展林業產業的新模式和新業態作出新貢獻。總體來說,在雁蕩山發展“溫州模式”森林康養非常有優勢。
雁蕩山區位優勢明顯。樂清市位于浙江省東南部沿海,東臨樂清灣、與東海相接,南臨甌江、與溫州市區跨橋相連。森林公園位于樂清市東北部,其周圍有白芙公路、104國道、沈海高速和甬臺溫鐵路經過,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雁蕩山地區森林資源豐富。雁蕩山國家森林公園屬于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具有熱量豐富、光能充足、雨量充沛、水熱同步的特點。森林覆蓋率達94%,綠化率達96.5%,森林植被表現出較大的多樣性。園內現有古樹名木26種161株,隸屬18種25屬。雁蕩山國家森林公園區域環境質量優,森林生態環境穩定,大氣質量、土壤質量等均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地表水質量達到國家Ⅰ類標準。
雁蕩山地區的旅游資源豐富。地文資源——森林公園地貌是中國乃至亞洲大陸邊緣流紋巖帶地貌中的杰出代表,其象形造型更為逼真,栩栩如生,形態各異的象形石,移步換景,堪稱一絕。水文資源——公園境內水體景觀優美,異常奇特,有流量大、落差大的動態水景;有湖光山色相互輝映,色彩豐富的高山飛瀑,具有很高的觀賞游憩價值。人文資源——雁蕩山的開發始于南北朝,興于唐,盛于宋,積淀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歷代文人墨客都曾在這里留下不朽的詩篇和墨跡。
另外,雁蕩山目前已提供了相應的森林體驗項目。雁蕩山國家森林公園2015年通過創建國家環??破栈?,充分利用雁蕩山自身地質、生物多樣性的優勢,開展環??破战逃l揮環保教育基地的示范作用;雁蕩山國家森林公園充分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優越的地理條件,以大自然為教室,深入挖掘生態文明教育資源,以公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構建了“生態旅游、生態發展、生態管理、生態保護”融為一體的生態文明教育體系。
“溫州模式”在雁蕩山實行以來,在森林康養示范基地做了評估、現場調研與規劃準備,打造了一個集科學康養、生態休閑、文化體驗、環境教育和觀光度假于一體,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森林康養示范基地。通過雁蕩山森林康養基地建設規劃現場勘查與前期調研,確定以下規劃大綱:吸收國內外森林康養基地經驗,分析雁蕩山森林康養資源優勢與問題,繪制森林康養資源分布圖,分析森林康養環境森林保健因子等級分布,根據受眾人群需求來規劃功能分區與場地活動等。
森林康養環境指標定位監測。包括負氧離子、植物精氣、氣候舒適度、空氣顆粒物等與森林環境及人體健康相關的環境指標,為森林康養提供有力支撐。
森林康養功能動物模擬試驗。將動物自發行為學與森林保健功能研究相結合,通過動物曠場實驗、野外模擬實驗等方法,研究不同森林環境及保健樹種的康養功能。
為了更好地發展森林康養項目,相關專家團隊多次進入實地考察實驗。2016年8月,在溫州雁蕩山風景區進行實地考察,根據調研結果選取溫州雁蕩山風景區最具代表性的區域,分4種進行森林康養環境指標監測,即竹林、柳杉林、針闊混交林、闊葉林;2016年10月,進行為期1個月的野外實驗,包括24小時環境因子監測及康養功能模擬實驗。環境因子監測包括4種不同林分空氣顆粒物濃度變化規律、4種不同林分植物揮發物濃度及其變化規律、4種不同林分氣候舒適度的變化規律、4種不同林分臭氧濃度變化規律。并于2017年5月,再次進行了為期1個月的野外實驗。
在已有規劃的落實過程中,雁蕩山還編制了《中國林科院溫州森林康養研究中心發展規劃(2017—2020)》,主體完成《溫州雁蕩山森林康養基地建設規劃》工作。持續開展森林康養環境動態監測;設立國家林業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博碩人才培養基地,開展森林康養技術培訓;協助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復檢工作;籌建國家城市森林生態定位監測研究站(溫州);籌劃召開國際森林康養研討會等工作。
在這些規劃內容的宏觀指導下,“溫州模式”森林康養一定會發展得越來越好,越來越旺,將清新自然傳遞給大眾。

瑜伽

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