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曙云 俞小忠 陳渠通 夏燕 董敏
2 666例體檢人群不同肥胖類型與胰島素抵抗的相關性分析
張曙云 俞小忠 陳渠通 夏燕 董敏
目的 探討不同肥胖類型與胰島素抵抗(IR)之間的關系。 方法 測量2 666例體檢者的身高、體重、腰圍、臀圍、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島素等指標。結果 男性組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分別為13.61%和55.26%、女性組分別為3.46%和24.76%,男性組高于女性組(P<0.05)。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和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HOMA-β)隨著BMI增加而增加,同時中心性肥胖者的HOMA-IR和HOMA-β明顯高于腰圍正常組(均P<0.05)。通過多重逐步回歸分析HOMA-IR的影響因素為BMI、腰圍和年齡;男性組中HOMA-β的影響因素為體重、年齡、身高和BMI;女性中的影響因素是年齡、BMI和腰臀比。結論 IR與肥胖類型和年齡等有關,因此隨著年齡的增加更加需要控制體重,尤其要預防中心性肥胖的發生,才能降低糖尿病的風險。
肥胖 胰島素抵抗 腰圍 體重指數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膳食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使超重、肥胖已經成為我國所面臨的嚴重公共衛生問題之一。胰島素抵抗是指胰島素的效應器官(如肝臟、骨骼肌、脂肪組織)對正常劑量的胰島素產生低于正常生物學效應的一種病理生理狀態。肥胖與胰島素抵抗存在密切聯系,并且與心血管事件風險相關。筆者對2015年在杭州療養院健康管理中心進行體檢的2 666例體檢者體檢結果進行分析研究,以了解不同肥胖類型與IR的關系,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7至12月在杭州療養院健康管理中心進行體檢者2 666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 741例,女925例。排除已確診的惡性腫瘤、肝硬化、傳染病活動期、腦卒中和腎病綜合征患者和重大手術史患者,以及已確診糖尿病服藥患者。
1.2 方法 (1)本研究采取BMI判斷肥胖程度,BMI=體重/身高2,為2002年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推薦的中國成年人超重肥胖BMI診斷標準[1-2]:BMI<18.5為偏瘦,18.5≤BMI<24為正常體重,24≤BMI<28為超重,BMI≥28為肥胖。男性腰圍≥85cm和女性腰圍≥80cm為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圍<85cm和女性腰圍<80cm為腰圍正常組。(2)所有研究對象夜間禁食12h后,于次日空腹抽取肘靜脈血,測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并且同時測定身高、體重、腰圍和臀圍等。(3)采用穩態模型評估法(HOMA)評價并計算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和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HOMA-β),HOMA-IR=[空腹胰島素(mU/L)×空腹血糖(mmol/L)]/22.5,HOMA-β=20×空腹胰島素(mU/L)/[空腹血糖(mmol/L)-3.5][3]。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線性逐步回歸,采用方差分析對回歸方程進行顯著性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性別組各項檢測指標的比較 男性組和女性組的年齡無統計學差異(P>0.05)。男性組的BMI、腰圍、臀圍、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島素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腰臀比在男性組和女性組之間無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組各項檢測指標的比較
2.2 不同BMI和不同腰圍組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HOMA-IR和HOMA-β的比較 男性組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分別為 13.61%和55.26%;女性組分別為3.46%和24.76%,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不同性別的超重組和正常組、肥胖組和超重組以及中心性肥胖與腰圍正常組在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HOMA-IR和HOMA-β等指標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詳見表2。

表2 不同B M I和不同腰圍組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H O M A-I R和H O M A-β的比較
2.3 BMI正常組和超重組中不同腰圍組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HOMA-IR和HOMA-β的比較 本組不同性別的偏瘦者腰圍都在正常范圍;在BMI≥28的肥胖者均屬中心性肥胖。在BMI正常者中男性的中心性肥胖率為16.18%,女性為9.38%;在BMI超重者中男性的中心性肥胖率為78.99%,女性為71.50%。在BMI正常者和BMI超重者中男性和女性中心性肥胖組的血糖、胰島素和HOMA-IR均明顯高于腰圍正常組(均P<0.05),詳見表3。
2.4 HOMA-IR與各指標間的相關性分析 通過對年齡、身高、體重、BMI、腰圍、臀圍、腰臀比等因素進行多重逐步回歸分析顯示:在男性和女性中HOMA-IR的影響因素均為BMI、腰圍和年齡(均P<0.05),詳見表4。

表3 B M I正常組和超重組中不同腰圍組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H O M A-I R和H O M A-β的比較

表4 H O M A-I R為因變量的多重線性逐步回歸分析
2.5 HOMA-β與各指標相關性分析 通過對年齡、身高、體重、BMI、腰圍、臀圍、腰臀比等因素進行多重逐步回歸分析顯示:男性中HOMA-β的影響因素為體重、年齡、身高和BMI(P<0.05);女性中的影響因素是年齡、BMI和腰臀比(P<0.01),見表5。

表5 H O M A-β為因變量的多重線性逐步回歸分析
2005年全球約有23.2%的成年人超重,而肥胖達9.8%,預計從2005年到2030年,全球超重人口將從9.37億增長到13.5億,而肥胖人數將從3.96億增加至5.73億[4]。本研究結果表明2 666例體檢者中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均較高,特別是中心性肥胖率特別高,在BMI正常組中同樣存在中心性肥胖者。王慧君等[5]研究結果表明,隨著BMI水平的增加,中心性肥胖率明顯升高,而且在正常BMI者中也存在較高比率的中心性肥胖,與本課題結果相一致。
胰島素抵抗是指生理水平的胰島素無法產生正常生物學效應的一種狀態,即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靈敏度降低。肥胖者常伴隨著高胰島素血癥,是導致胰島素抵抗的重要因素[6]。有研究顯示,糖耐量異常肥胖組、超重組BMI高于糖耐量異常體重正常組和糖耐量正常組;肥胖糖耐量異常患者存在較為明顯的內臟脂肪蓄積、脂代謝紊亂、胰島素靈敏度降低及胰島素抵抗、糖耐量異常等癥狀,證實肥胖組胰島素水平明顯高于糖耐量異常體質量正常組,糖耐量異常肥胖組胰島素敏感指數明顯低于糖耐量異常正常組,而其HOMA-IR明顯高于糖耐量正常組。因此,BMI可以為臨床評估2型糖尿病肥胖型患者胰島素抵抗程度的有效指標,以此來評定糖尿病的嚴重程度。
近年的研究表明,胰島素抵抗不僅與BMI有關,還在很多程度上與脂肪分布情況相關[7]。體脂分布異常,特別是腹部脂肪蓄積與心血管疾病及胰島素抵抗的發生具有更高的相關性[8]。目前研究結果顯示肥胖與胰島素抵抗及代謝異常并不存在絕對的必然性,正常體重者也存在胰島素抵抗和代謝綜合征,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在正常BMI者中同樣存在中心性肥胖。在研究中同樣顯示正常BMI者中中心性肥胖的發病率男性為16.18%,女性為9.38%,而且在正常BMI者中的中心性肥胖者同樣存在胰島素抵抗。因此,本研究指出HOMA-IR的影響因素為BMI、腰圍和年齡,提示胰島素抵抗與肥胖有關,特別是由腰圍增加引起的中心性肥胖是引起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同時胰島素抵抗和年齡有關,并且隨著年齡的增加,風險越大,因此,要通過生活方式和外科手術在內的多方式、多因素干預,控制體重,尤其要降低腰圍,減少中心性肥胖的發生率,才能減少胰島素抵抗的危險,降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1] 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數據匯總分析協作組.我國成人體重指數和腰圍對相關疾病危險因素異常的預測價值:適宜體重指數和腰圍切點的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2,23(1):5-10.
[2] 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數據匯總分析協作組.我國成人適宜體重指數切點的前瞻性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2,23(6):431-434.
[3] Matthew D R,Hosker J P,Denski A S,et al.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 and beta-cell function from fasting plasma glucose and insulin concentrations in man[J].Diabetologia,1985,28(7):412-419.
[4] Kelly T,Yang W,Chen C S,et al.Globalburden of obesity in 2005 and projections to 2030[J].Int J Obes(Lend),2008,32(10): 1431-1437.
[5] 王慧君,王志宏,于文濤,等.中國九省區1993—2006年成人腰圍分布的變化及中心性肥胖流行趨勢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8,29 (8):953-958.
[6] 潘佳秋,王萌,郭曉聞,等.肥胖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β抑制素I及胰島素抵抗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學,2014,17(11):1238-1240.
[7] 尉耘翠,祝茸,夏麗莉,等.超重及肥胖人群中不同胰島素抵抗計算指數準確性評價[J].山東醫藥,2015,55(46):14-16.
[8] 王冠怡,許嵐,蔣艷敏,等.無錫地區50歲以上居民肥胖及相關指標與胰島素抵抗的關系[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4,30(6):495-498.
Association between centralobes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
ZHANG Shuyun, YU Xiaozhong, CHEN Qutong, etal. Clinical Laboratory,Hangzhou Sanatorium,Hangzhou 310007,China
Obesity Insulin resistance Waist circumference Body mass index
2 0 1 6-0 6-2 5)
(本文編輯:嚴瑋雯)
d o i:1 0.1 2 0 5 6/j.i s s n.1 0 0 6-2 7 8 5.2 0 1 7.3 9.1 5.2 0 1 6-9 6 1
3 1 0 0 0 7杭州,南京軍區杭州療養院檢驗科
陳渠通,E-m a i l:c q t.t o n y@1 6 3.c o m
【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 obes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 Methods Total 2666 subjects underwent health check-up in Hangzhou sanatorium during 2015,the height,weight,waist and hip circumference, blood glucose and insulin levels were measured.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 in males and females was 13.61%and 3.46%,respectively(P<0.05).The rates of central obesity were 55.26%and 24.76%in male and female obese subjects, respectively(P<0.05).HOMA-IR and HOMA-β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BMI,while HOMA-IR and HOMA-β in central obesit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on-central obesity group(P<0.05).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that the factors related to HOMA-IR were BMI,waist circumference and age,the factors related to HOMA-β were weight,age,height and BMI in males,while age,BMI and waist to hip ratio in females. Conclusion Insulin resistance is likely to develop in subjects with central obesity,it is necessary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central obesity for reducing the risk of diabe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