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娜 何忠偉 郭江鵬 劉 芳*
(1 北京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2 北京市新農村研究基地;3 北京市畜牧總站)
北京市生鮮乳價格水平的影響因素分析
文/王 娜1,2何忠偉1,2郭江鵬3劉 芳1,2*
(1 北京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2 北京市新農村研究基地;3 北京市畜牧總站)
奶業“十三五”規劃指出奶業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產業。奶牛養殖作為奶業發展中的基礎環節,在整個奶業產業鏈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北京市作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奶業的發展至關重要。近年來,由于生鮮乳收購價格的下降,造成了“奶農倒奶、殺牛”現象頻繁出現。以北京市2007~2015年奶業發展的相關數據為基礎,利用EViews7.0軟件從奶牛養殖、乳制品加工與貿易、飼料行業以及社會綜合指標的發展四個方面,研究影響北京市生鮮乳價格水平的因素,并且對穩定北京市生鮮乳價格水平,提高奶農收益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北京市;生鮮乳價格;影響因素
中國乳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之一,乳制品的消費也成為反映國民飲食結構改善和國民營養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標,發展乳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項重要途徑。隨著健康中國的建設,奶業已經成為大健康產業中重要的產業,未來發展空間十分巨大。人們對鮮奶、乳制品質量的要求與追求越來越高、需求量增大,但是,高品質乳制品供給能力依然不足,供應鏈失衡導致了目前中國奶業舉步維艱。奶源建設在整個奶業高質量健康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因此要重視奶源發展。奶源的健康發展與奶農的利益息息相關,而生鮮乳的收購價格與奶農利益直接相關。北京市作為全國最大的乳制品消費市場,乳制品健康安全發展更為重要。本文將主要研究影響北京市生鮮乳價格水平的主要因素。關于生鮮乳價格水平的研究,眾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分析,但是針對北京市生鮮乳價格的研究還比較少。
張元、李翠霞運用VEC模型進行生鮮乳價格、飼料價格與生鮮乳產量關系的分析,得出生鮮乳與飼料價格對生鮮乳產量的長期影響為正向影響[1]。柴升基于奶農利益從需求因素、供給因素以及其它因素對生鮮乳價格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應的建議[2]。陳曉暾、胡雨等提出完善的生鮮乳價格調控機制,建立乳品企業與奶農之間的聯盟,并且加強“互聯網+”與現代社交媒體下奶業轉型的可行性建議[3]。王玉娟通過研究奶牛養殖各個項目成本對生鮮乳價格變動影響的貢獻率,從而確定主要因素[4]。張秋紅指出影響生鮮乳價格變動的根本原因為乳業利益分配機制不合理[5]。曹志軍、李勝利通過分析2007年我國生鮮乳價格變化原因,提出確定生鮮乳價格的方案,指出生鮮乳的生產成本和乳制品終端消費價格可以作為核算生鮮乳的合理價格范圍的指標[6]。陳新、潘鴻飛指出飼料行情、生產成本的監測預警機制,與飼料價格、牛奶銷價適時聯動的額機制,兼顧均衡各方利益的價格協調機制以及能夠規避轉移市場風險的價格調節機制可以作為合理的原料奶價格形成機制的標準[7]。
北京市作為全國最大的乳制品消費市場,乳制品的需求量巨大,消費者對乳制品的質量有較高的要求。乳制品質量安全的根源保證為生鮮乳的質量安全,奶農作為生鮮乳的生產主體,奶農的利益保障與生鮮乳的質量安全息息相關,生鮮乳的收購價格為奶農利益的根本保障。研究北京市生鮮乳價格的波動趨勢,分析波動原因有利于提高生鮮乳質量,促進北京市乳品市場的健康發展。選取2008~2015年數據,對北京市生鮮乳價格的變動情況進行分析,分析結果如表1。
2008年以來生鮮乳收購價格出現大幅度的變動,2008年北京市生鮮乳收購價格為3.03 元/千克,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之后,生鮮乳收購價格出現大幅度的下降,2009年的生鮮乳收購價格為2.70元/千克,下降幅度為11.13%。2010~2011年,生鮮乳收購價格呈現上升的趨勢,上升幅度分別為27.27%和21.21%。2012年生鮮乳收購價格又出現了一定的下降,下降幅度為16.72%。2013~2014年,生鮮乳收購價格再次呈現上升的趨勢,上升幅度分別為18.19%和5.13%。2015年,生鮮乳價格再次出現大幅度的下降,下降幅度為10.28%(圖1)。

表1 北京市生鮮乳收購價格變動情況

圖1 2008~2015年北京市生鮮乳收購價格變動幅度

表2 自變量指標體系
根據系統分析的方法,分別從該產業的上游、中游與下游相關方面分析影響生鮮乳收購價格的因素。奶牛養殖環節作為生鮮乳收購的上游環節即生鮮乳的供給方,相關指標量的變動會對生鮮乳收購價格造成一定的影響。同樣,乳制品加工貿易環節作為生鮮乳收購的下游環節,即生鮮乳的需求分析方,其相關指標的變動同樣會對生鮮乳收購價格水平造成波動。根據關聯產業理論,相關產業經濟指標的變動也會對本產業的相關經濟指標帶來一定的影響,飼料業作為奶牛養殖的上游環節,飼料業的相關指標的變動同樣會造成養殖環節的相關經濟指標的變動,進而導致生鮮乳收購價格的變動。同時,結合北京市的實際情況,進口量和進口價格對生鮮乳的收購價格也有一定的影響。
2.2.1 指標體系建立
根據影響北京市生鮮乳收購價格水平的各個環節以及其它行業,選取了2007~2015年奶牛養殖、乳制品加工與貿易、飼料行業以及社會綜合指標四個方面的相關數據,以這四個方面為基礎,選取了8 個具體指標,綜合各個方面對影響生鮮乳收購價格的因素進行分析(表2)。

表3 2007~2015年北京市奶牛養殖、乳制品加工與貿易以及飼料行業相關數據
2.2.2 數據收集
在奶牛養殖環節,北京市奶牛存欄量與牛奶產量從2008年開始一直到2015年一直在下降。在乳制品加工貿易環節,北京市乳制品產量在2008年有所下降,其余年份都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奶粉的進口量從2008年開始一直在上升,在2011年達到最高,隨后奶粉進口量呈現大幅下降的趨勢,2015年進口量達到最低,為0.3 萬噸;奶粉的進口價格也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表3)。在飼料行業,飼料價格則從2009年開始連續上升,2015年又有一定幅度下降。社會綜合指標方面,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消費支出一直處于上升的趨勢。養殖環節的相關指標下降,乳制品產量以及飼料價格的上升都會帶動生鮮乳收購價格的上升,乳制品進口量的增加對生鮮乳收購價格的影響不能確定。城鎮與農村居民的消費支出的增加,會增加對乳制品的消費需求,從而造成乳制品價格的增加,通過傳導最終拉動生鮮乳價格的上漲。
根據上述變動趨勢的分析,對生鮮乳收購價格與本文選取的8 個因素進行假設,假設方程為:
Y=C1X11+C2X12+C3X21+C4X22+C5X23+C6X31+C7X41+C8X42
其中C1與C2為負,C1表示產奶量增加1 個單位,生鮮乳收購價格上升C1個單位,C2表示奶牛存欄增加1 個單位,生鮮乳收購價格上升C2個單位;C4、C5、C6、C7與C8為正,C4表示奶粉進口價格增加1 個單位,生鮮乳收購價格增加C4個單位,C5表示乳制品產量增加1 個單位,生鮮乳收購價格增加C5個單位,C6表示飼料價格增加1 個單位,生鮮乳收購價格增加C1個單位,C7表示城鎮居民消費支出增加1 個單位,生鮮乳收購價格增加C7個單位,C,8表示農村居民消費支出增加1個單位,生鮮乳收購價格增加C8個單位;C3的符號不確定,C3表示奶粉進口量對生鮮乳收購價格的影響不確定,可能是正向也可能是負向作用。
2.2.3 數據的統計處理
(1)變量顯著性檢驗分析
利用EViews7.0對選取的自變量進行單變量回歸分析,從而檢驗自變量的顯著性,選擇a=0.1,檢驗結果見表4。
由表4分析可知,自變量X11(產奶量)和X23(乳制品產量)的P值分別為0.182與0.164大于0.1,因此X11與X23為不顯著變量,在下一步研究中剔除這兩個變量。X12(奶牛存欄)、X21(奶粉進口量)、X22(奶粉進口價格)、X31(飼料價格)、X41(城鎮居民消費支出)與X42(農村居民消費支出)的P值 小于0.1,因此這些變量為顯著變量。并進一步對剩余的自變量進行多重共線性檢驗。

表4 單變量檢驗結果

表5 自變量相關系數

表6 變量的系數、T值和P值
(2)多重共線性檢驗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自變量X12與變量X41、變量X42之間有非常強的正相關性。變量X41與變量X42也有很強的自相關性。在實際中,變量X41城鎮居民消費支出與變量X42農村居民消費支出也存在著較強的正相關性,模型檢驗符合實際情況。如果將這幾個高度相關的自變量放在一個方程,則會出現嚴重的多重共線性,說明這兩個變量并不是相互獨立的。接下來將利用逐步回歸來解決存在的多重共線性現象。
根據以上對選取數據的檢驗和處理,以及為解決多重共線性問題和規避異方差帶來的影響,本文采用EViews7.0軟件,對因變量與自變量進行逐步回歸并且采取加權最小二乘法建立模型,確定最終回歸方程。
通過加權回歸,確定影響生鮮乳價格的因素為X12(奶牛存欄量)、X21(奶粉進口量)以及X22(奶粉進口價格)(表6),線性回歸之后,得到的回歸方程如下:
Y = 7.184594- 0.378466×X12+ 0.177727×X21+ 0.473152×X22
R2=0.92,F=19.77,DW=2.3
在上述的回歸方程中,自變量的個數m為3,樣本數n為9,自由度為5,F0.05(3,5)=12.06,方程的F=19.77>F0.05(3,5)=12.06,因此該線性方程在95%的顯著水平下成立。
由上述回歸方程,可以看出,奶牛存欄量前面的系數為-0.378,說明奶牛的存欄量對生鮮乳收購價格的影響為負向影響,當奶牛存欄量增加1 個單位時,生鮮乳的收購價格下降0.378 個單位。在現實中,隨著奶牛存欄量的增加,奶牛的產奶量、奶牛的規模養殖成本、管理成本等一系列的生鮮乳前期平均成本減少。從供需角度分析,供給量增加,價格下降;從成本角度分析,奶牛場單位成本下降,生鮮乳價格也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奶粉進口量和奶粉進口價格前面的系數為0.178和0.473,說明這兩方面的影響是正向影響。北京市進口奶粉增加1 個單位,生鮮乳的收購價格增加0.178 個單位。理論上分析,進口奶粉量的增加對國產奶粉的產量需求減少,原料奶的需求減少,從供需定理來看,原料奶需求減少,價格應該下降;但是北京市政府以及奶業部門對奶價進行調控,防止進口奶粉對國內原料奶市場的沖擊,會強制提價。奶粉的進口價格增加1 個單位,生鮮乳的收購價格增加0.473 個單位,進口奶粉價格上升,乳品企業減少對國外奶粉的進口量,增加奶粉的生產量,對作為奶粉的原料生鮮乳的需求量增加,生鮮乳收購價格下降。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北京市生鮮乳收購價格主要受到奶牛存欄量與奶粉進口量以及奶粉進口價格的影響,奶牛存欄為生鮮乳供給方的相關因素,而奶粉進口量以及奶粉進口價格為外部因素。模型的分析結果與理論的分析結果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區別,理論上牛奶產量的變動與生鮮乳收購價格應該呈現負相關,但是,奶牛養殖主體作為整個產業鏈最薄弱的環節,只能是價格的接受者,牛奶產量的變動,不會造成生鮮乳價格的大幅度變動。
城鎮與農村居民消費支出與生鮮乳收購價格呈現正相關,但是北京作為國家的中心,經濟發展迅速,在奶業振興發展前夕,居民的收入以及生活水平處于較高的水平,對乳制品的消費需求一直處于比較高的狀態,因此消費支出對生鮮乳收購價格在綜合情況下的影響不夠顯著。
4.2.1 政府層面
政府應該加大管理力度,分別對生鮮乳所涉及的上游、中游以及下游環節的相關主體以及事項做出一系列規定。
首先,加強政府對奶牛養殖場(戶)的支持,不僅要在財力與物力上進行支持,拓寬政府對養殖場(戶)的補助范圍,并且應注意補貼政策的落實情況,加強對人力方面的援助,派遣高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或者舉辦培訓班對奶農進行養殖、監管等方面的指導。
其次,政府應該大力推廣優質飼料,降低飼料成本,以達到提高奶農養殖收益的效果。
最后,加強對乳制品企業的監管力度,制定相關的生鮮乳價格機制,加強對生鮮乳質量的監管,解決生產企業和奶農在生鮮乳交易過程中出現的質量爭議。
4.2.2 奶農層面
奶農在奶業中處于弱勢群體,提高奶農的收益,關鍵是提高奶農的議價能力,能夠保證奶農在生鮮乳收購環節中擁有一定的話語權。
首先,提高奶牛單產,必須做到規模化養殖,引進高科技飼養機械、擠奶設備,提高擠奶的機械化率,進而提高奶牛的單產水平,最終達到奶牛養殖戶增收的目的。
其次,降低奶牛養殖成本,注重高新技術的引進和專業化的管理,減少不必要的人力、財力以及物力的消耗,以及加強對環境的保護,減少對北京市發展造成壞的外部影響。
最后,提高生鮮乳的質量,在奶牛養殖的過程中,奶農堅持高標準多產,科學喂奶,利用物聯網建立信息化平臺,建立完善的監督系統,提高生鮮乳的質量,重塑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增加乳制品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增加奶農的收益。
4.2.3 企業層面
乳品企業應該考慮北京市奶業市場長遠的發展,在發展自身利益的同時要兼顧養殖主體的利益,要認識到只有整個產業鏈主體協調發展才能促進產業鏈上各個主體的可持續發展。
首先,乳品企業建立自己的大規模牧場或者與奶農建立可持續的合作關系,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為奶牛養殖指導方向,提高奶牛養殖生產的效率與質量,達到雙方利益的協調。
其次,乳品企業要按照相關標準檢驗生鮮乳的質量,堅決杜絕為了私人利益而拒絕收奶,肆意壓低奶價,造成奶農利益的損失。
最后,乳品企業應大力發展信息化,信息化不僅是內部管理的信息化,更是信息的共享,及時公布當前的銷售經營信息,奶農根據企業提供的信息了解市場動向,及時調整養殖環節相關事項,避免出現倒奶、殺牛事件。C
[1] 張元,李翠霞. 基于VEC模型的價格因素對生鮮乳產量的影響分析[J]. 黑龍江畜牧獸醫,2015(8):1-4.
[2] 柴升. 基于奶農利益的生鮮乳價格影響因素研究[J]. 中國乳業,2016(10):16-18.
[3] 陳曉暾,胡雨,何卓,等. 我國生鮮乳價格波動規律探究[J]. 價格理論與實踐,2015(12):118-120.
[4] 王玉娟. 奶牛養殖成本變動對生鮮乳價格波動的影響研究:碩士學位論文[D]. 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15.
[5] 張秋紅. 生鮮乳價格持續上漲的成因及其產業對策研究[J]. 中國畜牧雜志,2014(12):30-34.
[6] 曹志軍,李勝利. 2007年中國原料奶價格分析[J]. 中國畜牧雜志,2008(2):41-46.
[7] 陳新,潘鴻飛. 建立合理的生奶價格形成機制的探討[J]. 中國乳業,2008(5):8-10.
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1473019);201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1373025);北京市屬高等學校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養計劃項目(CIT&TCD20170310);北京市奶牛創新團隊(BAIC06-2017)]
王娜(1994-),女,山西人,北京農學院在讀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業技術經濟和畜牧業經濟。
2017-07-17)
?通信作者:劉芳(1973-),女,山東臨沂人,博士,教授,北京市奶牛創新團隊產業經濟崗位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林業技術經濟和畜牧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