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瑞芹
(山東日照市長嶺鎮財政經管服務中心,日照 276516)
淺析我國家庭農場的現狀和問題及建議
翟瑞芹
(山東日照市長嶺鎮財政經管服務中心,日照 276516)
文章以我國家庭農場為主要對象進行分析,并介紹家庭農場的現狀,提出發展建議。
家庭農場 發展現狀 解決對策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地區已經實行家庭承包聯產責任制,使糧食產量逐年增加,我國已由過去的糧食進口轉變為糧食自給,為改革開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擴大,市場經濟更加繁榮和活躍,家庭承包責任制的作用逐漸減弱,為了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客觀環境,家庭農場呼之欲出。在2013年,我國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家庭農場的概念,為我國家庭農場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政策基礎。
家庭農場的概念起源于歐美發達國家,我國的家庭農場類似于養殖大戶。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規模化、集約化生產,并以農業收入作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2.1 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
在我國農業生產過程中,發展家庭農場則順應了我國農業的發展方向,有利于提高農業勞動生產效率。(1)發展家庭農場有助于降低人與地的比例,使土地使用率進一步提升。(2)發展家庭農場有助于農業技術推廣,從而使農業生產成本不斷下降,提高農業生產效率。(3)發展家庭農場有利于降低經營成本。通過規模化經營,家庭農場可以使成本不斷降低。調查顯示,家庭農場平均生產費用為3萬元/人,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每人的平均生產費用為12萬元,家庭農場生產費用是其平均水平的1/4。在國際上,西方發達國家也極力推行家庭農場制,這種制度在農業生產上具有很大的競爭力。
2.2 獲得政策支持
我國政府極力支持農民發展適度經營。早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就提出農民可以實現集中經營。2013年,國家一號文件提出建設家庭農場,這為家庭農場的建設提供了政策支持,使家庭農場得以更好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我國農業的現代化建設。
2.3 各級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及城鎮化戰略
2013年后,我國各級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扶持家庭農場的發展,使家庭農場制更加健全。例如,在開展家庭農場建設時,可以享受稅收、補助、貸款、培訓等一系列優惠政策,這些政策無疑會促進我國家庭農場的發展,使我國的家庭農場發展得更加順暢。目前,我國正在加緊城鎮化建設,城鎮化建設有利于我國家庭農場的發展。按照人口的需求,在未來30年內,我國將有3億農村人將進入城市,這將帶動巨大的消費需求,為家庭農場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空間。
3.1 土地權屬模糊,承包政策不落實
當前,我國農民對于土地承包權、所有權、經營權等權屬認知不清。文章根據調查研究發現,許多農民對于該3種權力的劃分非常不清晰,尤其對于經營權認知最為淺顯,甚至根本沒有聽說過經營權。
3.2 主體短缺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進入城市生活,農村出現青年荒。現在農村中,很多都是留守兒童或者老年人。這些人員沒有互聯網知識,也缺乏必要的技術儲備,很難適應家庭農場的發展。
3.3 資金短缺
在家庭農場發展過程中,資金短缺一直是制約因素。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所有家庭農場都存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主要有幾方面原因。(1)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落后,這是歷史遺留問題,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彌補。(2)近些年,我國的土地和人工價格都大幅上漲,使現代化農業的投入資金越來越大。(3)家庭農場要進行規模化和機械化生產,前期投入非常巨大,需要大量資金進行補充。
4.1 確定土地權屬關系
按照中央政府文件指示精神,農村地區土地所有權歸集體所有,承包權應當歸承包方所有,經營權則應當是由經營主體享有。只有做到土地權屬關系明晰,才能調動各方的積極性,使家庭農場得到更好的發展。
4.2 構建新型家庭農場經營主體培育機制
在發展家庭農場過程中,人是最為重要的因素,只有合格人才,才能促使家庭農場進一步發展。在培育經營主體過程中,我國政府應設立專項基金并同企業、高校進行合作,通過企業、高校專家的指導,能夠提升經營主體的業務素質,使其能夠掌握最新的科學技術知識,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4.3 為發展家庭農場解決“資金”問題
在家庭農場建設過程中,家庭農場的建設涉及到農業現代化改造,而農業現代化改造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1)政府部門應加大農業補貼力度,將專項撥款向家庭農場傾斜。在專項撥款中,不得改變用途,且必須專款專用。同時,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2)政府部門可要求金融機構對家庭農場實行低息貸款,金融機構出現的損失可由政府補貼。(3)家庭農場的生產經營,可實行稅收減緩,明確10年的緩沖期,促其可持續發展。
4.4 加快完善新型農業化社會服務體系
當前,我國新型農業化社會服務程度較低,政府還沒有出臺相應的政策,鼓勵新型農業化發展。因此,也不利于我國家庭農場的發展。我國縣級政府應開通農民微信群,通過微信平臺及時向農場主發布農業生產信息。例如,市場供求狀況、天氣狀況、農產品加工狀況等。同時,政府應牽頭成立農場主協會,并定期對農場主進行培訓。通過組織進修及參觀,切實提升農場主的經營能力。
[1] 曹茸,宋修偉.發展家庭農場:意義重大,難題待解.農民日報,2013,3:8
[2] 魏巍,李萬明.農業勞動生產率的影響因素分析與提升路徑.農業經濟問題,2012,(10):29~35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2年中國統計年鑒.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2.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