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盛曉陽(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兒童與青少年保健科主任醫師) 編輯|覃靜
喝水的大學問
文|盛曉陽(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兒童與青少年保健科主任醫師) 編輯|覃靜

我們每天都要給寶寶喝水,這已經自然得快變成下意識的舉動了。其實,喝水的學問很大。

你會給寶寶喝水嗎?”面對這個問題,可能大多數媽媽都會感到奇怪:“喝水不是最簡單的事嗎?有什么不會的?”其實,喝水的學問大著呢。
生命起源于水,人類離不開水的滋養。人體內含有大量的水,如維持氧氣交換和運送的肺組織的含水量高達90%,運輸營養的血液的含水量有82%,控制思維和情緒的大腦組織的含水量76%,而參與活動和運動的肌肉組織的含水量75%,即便看似堅硬的骨骼的含水量也有25%。
人體內所有的新陳代謝過程都需要水的參與。如果沒有水,人體各器官和系統將無法正常運轉,各種代謝將難以為繼,包括食物消化,營養素吸收和利用,氧氣輸送和代謝廢物排泄,免疫調節和免疫防御,以及黏膜、關節、肌肉、器官的潤滑等。
當各種原因導致人體內水分攝入不足或丟失過多時就會導致缺水,而人體缺水會帶來一系列不良影響,甚至危及生命。
● 缺水時大腦運轉明顯變慢,人們會感覺疲倦、煩躁,當大腦嚴重缺水時可引起抽搐、休克。
● 缺水時口唇干裂、鼻咽黏膜干燥,對外源性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明顯下降。
● 缺水還會引起胃腸道功能紊亂,導致消化、吸收不良,大便干硬。
相比于成人,由于寶寶生長快速,新陳代謝旺盛,體內新生組織多,總體的含水量和對水的相對需要量更高于成人;而且年齡越小,體內的含水量越高,對水缺乏也就更敏感。我們的胎寶寶和新生寶寶體內的含水量高達90%,嬰兒體內的含水量約80%,兒童為70%,成人約60%。當寶寶腹瀉、高熱時,很容易因為體內水分隨大便、汗液流失而導致脫水。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每天需要大約2500毫升的水來維持體內的水平衡。寶寶對水的相對需要量是成人的2.5倍。寶寶對水的需要量一般按體重計算,大致每千克體重需要100~120 毫升水,新生寶寶對水的需要量高達每千克體重150毫升。另外,當天氣炎熱、劇烈運動致大量出汗時,這部分水分需要額外補充。還有,腹瀉時大量水分通過腸道丟失,發燒時水分通過皮膚丟失,這部分水分也需要額外補充。
當然,我們每天所需要的水并不等于我們所喝的水,因為我們所吃的各種食物中都含有水分,食物在體內消化分解時,也會釋放出部分水。大體上來說,人體所需要的水,大約一半可以通過食物獲得,如含水豐富的蔬菜、水果,還有各種粥、湯、牛奶等,另外一半就來自于我們日常飲用的各種飲用水。如果大量出汗、腹瀉、發燒等導致水分額外丟失時,也需要通過飲水來補充。
由于飲食習慣不同,如是否喝粥、湯,多吃蔬菜、水果;活動量不同,有些寶寶愛動所以出汗多,有些寶寶相對安靜;還有環境溫度、濕度不同,因此,很難確定每個寶寶每天應該喝多少水,更合理的是順應寶寶的需要,按需喝水。
6個月以內純母乳喂養的寶寶可以從母乳中獲得足夠的水分,因為母乳中88%的成分是水,寶寶喝到足夠的母乳,也就能獲得足夠的水分。嬰兒配方奶的成分,包括其中的水分、滲透壓等已經模仿母乳進行調整。因此,6個月以內配方奶喂養的寶寶也不需要再額外補充水分。刻意地讓喝母乳或配方奶的寶寶喝水,會占據寶寶有限的胃容量,導致寶寶奶量不足,影響生長發育。除非天氣炎熱,或其他原因導致大量出汗,6個月以內喝母乳或配方奶的寶寶才需要額外適量喝水。不過,如果6個月內寶寶夜間睡眠的時間較長,如寶寶夜間可以連續睡四五個小時,在寶寶入睡前最后一次喝奶后,可以給寶寶喝幾口水以清潔口腔。
添加輔食的寶寶滿6個月后添加輔食的寶寶,隨著奶量減少、食物變稠而需要逐漸增加飲水量。但由于輔食的稠厚度不同,寶寶活動量的差異以及氣候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很難確定寶寶應該在何時喝下多少水。因此,還是建議順應寶寶的需要,可以在寶寶每次吃完輔食或喝完奶后,讓寶寶嘗試喝幾口水,寶寶愿意喝就多喝,寶寶不愿喝就權當漱漱口。
1歲以上隨著寶寶能獨立行走、跑、跳等,活動量越來越大,因運動而丟失的水分也明顯增加,所以,帶著寶寶外出時,一定要記得帶上水,在寶寶活動過程中或活動后,及時提醒寶寶喝水。
小寶寶不會說或表示口渴,因此,應該讓寶寶有機會多次喝水,但每次喝多少應該由寶寶決定,不能強迫,也不能通過加糖、加果汁等方式誘導寶寶喝水。此外,不少媽媽自己喜歡喝熱水,也給寶寶準備熱水喝。但太燙的水可能會讓寶寶拒絕喝水。其實,室溫的水才最適合寶寶飲用。經常提醒寶寶喝水,并且讓寶寶從小養成喝白開水的習慣,才最有利于寶寶的健康。

不少媽媽總是困惑于寶寶是否喝夠了水,希望能有些簡單的指標來觀察寶寶是否喝夠水。不過,大多數情況下,寶寶不太可能出現缺水的表現,而當寶寶出現口唇干裂、皮膚彈性差等脫水表現時,實際上已經處于比較嚴重的缺水狀態了。這種嚴重缺水一般只發生在寶寶有嚴重腹瀉時。

對于寶寶喝水是否足夠,媽媽還是應該順應而為。建議媽媽可以在寶寶吃完飯、喝完奶后,提醒寶寶喝水;在寶寶活動量大、大汗淋漓時,及時提醒他喝水并提供飲用水。
唯一需要媽媽關注寶寶飲水量的,是在寶寶有嚴重腹瀉致輕度脫水時,媽媽需要按醫囑盡量讓寶寶喝下所需的口服補液鹽。此外,在寶寶發燒時,媽媽也需要盡量耐心地讓寶寶多喝水。
白開水適合寶寶喝
適合寶寶喝的水,首先必須是安全的水,也就是水中所含有的可能影響人體健康的成分必須控制在安全范圍內。如飲用水中各種微生物,尤其是各種致病的病毒、細菌、寄生蟲等必須消除;飲用水中的重金屬,如鉛、汞等必須盡可能低;飲用水中的化學污染物,如殺蟲劑、農藥等的殘留也必須盡量低,不能被檢出;還有各種放射性物質也必須避免。從理論上來說,以上所提到的病原微生物、重金屬、化學污染物及放射性物質越低越好。一般而言,我們日常所用的自來水可以滿足以上條件,燒開后飲用更能保證其中的致病微生物被殺滅。因此白開水適合寶寶喝。
高品質的礦泉水可以給寶寶喝
高品質礦泉水中含有適量的鈣、鎂、氟、硒、碘等礦物元素,同時鈉、氯等元素含量低;此外,高品質礦泉水偏堿性,更有利于保存人體內的鈣、鎂等礦物元素,更有利于骨骼健康。礦泉水中礦物元素的含量雖然并不高,但由于飲用量大,對人體礦物元素的攝入還是有相當大的貢獻的。如優質礦泉水中的鈣含量大約每1000毫升為50~100 毫克,如6個月以下寶寶用礦泉水沖泡配方奶,每天的飲用量就可以達到800毫升或更多;而大寶寶每天的飲用量更高。飲用水對人體鎂、碘等礦物元素攝入的貢獻也不容忽視,選用高品質礦泉水能更好地保證這些礦物元素的攝入。
桶裝水、過濾水不適合寶寶喝
由于對水污染的擔心,或者不喜歡自來水中的氯氣味道等原因,不少家庭選擇桶裝水或者選擇各種過濾裝置自行處理自來水作為飲用水。其實,這些水不一定適合作為飲用水。采用蒸餾、離子交換、超濾、活性炭吸附以及各種膜滲透技術生產的純水、蒸餾水、去離子水、脫鹽水、反滲透水等,完全或幾乎完全去除了水中鈣、鎂、氟、硒、碘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元素,這些水在未被再礦化前并不適合作為飲用水長期飲用,尤其不適合作為寶寶的飲用水,因為水中的礦物元素是人體礦物元素的重要來源之一。

純果汁、果汁飲料、含乳飲料、功能飲料、碳酸飲料等都不適合寶寶飲用
● 純果汁雖然含水量確實不少,維生素C的含量也很高,還有一定量的纖維素,一直被認為是健康飲品。但純果汁的果糖含量過高,過量飲用容易造成寶寶肥胖。相比喝純果汁,吃整個水果或果泥更有利寶寶健康。另外,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寶寶腹瀉時尤其不能喝純果汁,這會加重寶寶腹瀉和脫水。因為純果汁含糖量高,滲透壓也較高,果汁進入腸道后,會將腸道外的水吸收進入腸道,不但不能補充水分,反而加重腹瀉,進一步加劇人體缺水。
● 果汁飲料除了果汁本身所含的過高的果糖,可能還會額外添加蔗糖等其他糖類,甚至還添加各種香精、色素等,完全不適合作為寶寶的飲料,盡可能不喝。
● 含乳飲料實際上是加了部分乳類的含糖飲料。從營養價值上來說完全不能與純乳類比較。而且由于含糖量高,同樣存在易致寶寶超重肥胖的風險,并可能造成寶寶齲齒。
● 各種功能飲料往往標榜含有多種維生素或各種神奇物質,但大多數功能飲料含有咖啡因以及香精、色素等,同樣糖含量高,不適合作為寶寶的飲料。
● 碳酸飲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相信媽媽們都已有所了解。碳酸飲料的主要成分包括碳酸或檸檬酸等酸性物質、白糖、香料,有些含有咖啡因、人工色素等,完全不適合寶寶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