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建明,馬曉林,陳朝明,范衛青,張銀華,胥 勇,駱鈺璽
(1.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云南 蒙自 661100;2.建水縣人民醫院,云南 建水 654300;3.河口縣人民醫院,云南 河口 661300)
紅河州671例冠心病患者生命質量及影響因素分析
蔣建明1,馬曉林1,陳朝明1,范衛青2,張銀華3,胥 勇1,駱鈺璽1
(1.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云南 蒙自 661100;2.建水縣人民醫院,云南 建水 654300;3.河口縣人民醫院,云南 河口 661300)
[目的]調查紅河州671例冠心病患者的生命質量,綜合分析評價其生理、心理、社會、特異等功能狀態及其生命質量影響因素,為該地區冠心病預防與控制提供科學依據。[方法]采取分層抽樣方法,使用《冠心病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QLICD-CHD)》及基本情況調查表,對冠心病患者進行橫斷面調查,應用Epidata 3.0 建立數據庫,使用SPSS 16.0 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單因素分析中,不同性別的心理功能(PSD)得分存在明顯差異(P<0.05),年齡分組間生理功能(PHD)得分不一致(P<0.05),婚姻狀況與患者生命質量各維度無統計學差異(P>0.05),不同民族間的生理功能(PHD)得分不同(P<0.05),醫療待遇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SOD)及PSD得分(P<0.05);多元回歸分析中,年齡、民族及醫療待遇與量表標化得分上有影響,其回歸系數分別為-7.43、-1.77、-10.28。[結論]性別、年齡、醫療待遇是影響冠心病患者生命質量的因素,要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生命質量須采取綜合防治措施。
冠心病患者;生命質量;影響因素
冠心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慢性疾病,全球每年死亡人數超過700萬,位列全球單病種死因的首位,是導致中國人群死亡的第二大疾病[1,2]。據國家統計年報資料顯示,中國冠心病發病率增長快、發病年輕化趨勢明顯,35歲至64歲冠心病死亡人數顯著增加,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是導致我國人群疾病負擔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3]。本研究旨在對紅河州的部分冠心病患者進行測評,了解其生命質量概況及影響因素,為該地區冠心病的預防與控制提供參考依據。
1.1 對象
根據紅河州13縣(市)經濟發展現狀,采用分層抽樣方法,選取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建水縣人民醫院、河口縣人民醫院作為研究現場。納入標準:自愿接受調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意識清楚,有一定閱讀理解能力、能獨立完成調查問卷,年齡在18周歲以上。排除標準:不愿參加調查,病情嚴重,看不懂、理解不了調查問卷的研究對象。
1.2 方法
采取自填式問卷調查方式對研究對象進行現場調查。問卷包括《冠心病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QLICD-CHD)》(萬崇華教授研制)及患者基本情況兩部分。QLICD-CHD量表分為生理功能(PHD)、心理功能(PSD)、社會功能(SOD)、特異模塊(HY)四個維度;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民族、醫療待遇等。在現場調查中,研究對象只需填寫生命質量測定量表,基本情況內容直接從醫院病案管理系統中導出。質量控制:對現場調查員進行培訓,掌握調查要點及注意事項,對收回的問卷要認真及時的審查填寫是否規范,是否完整,如有缺項要及時提醒被調查者補充完整,一份調查量表中超30%的條目沒有回答則作廢表處理,缺失值較少時將缺失的條目用該條目得分的中位數(3分)來代替。
1.3 統計方法
資料通過Epidata 3.0 建立數據庫,進行雙錄入并做一致性檢驗,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分析方法包括統計描述、t檢驗、F檢驗、多元逐步回歸方法。
2.1 一般情況及量表與維度得分情況
現場調查共有680例冠心病患者參與,收回合格問卷671份。男女性別分別占63.49%和36.51%;年齡主要集中在45歲以下的青年人,占69.75%;婚姻狀況以已婚為主,占97.32%;漢族、少數民族分別占86.89%和13.11%;醫療待遇以職工醫療與新農合為主,占86.59%。量表及各維度原始得分經百分轉換后,量表、PHD、PSD、SOD、CHD分別為(63.63±11.20)分、(59.99±14.56)分、(65.96±16.35)分、(73.36±15.42)分、(57.65±14.21)分,維度間得分經方差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量表維度及總得分情況分析
2.2 冠心病患者生命質量的單因素分析
經不同變量與各維度及量表的比較分析顯示:冠心病患者PSD得分在性別之間存在有統計學意義的差異(P<0.05),即男性患者的心理功能高于女性;冠心病患者PHD得分在年齡組之間不一致(P<0.05),即青年人的生理功能低于老年人;冠心病患者的婚姻狀況不影響生命質量各維度得分(P>0.05),即不同婚姻狀況冠心病患者的生命質量基本一樣,沒有明顯差別;不同民族間冠心病患者PHD得分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即該地少數民族的生理功能優于漢族同胞;冠心病患者的SOD、PSD得分在醫療待遇分組之間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經兩兩比較,職工醫療組、新農合組優于其它組。其余無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2。

表2 冠心病患者生命質量單因素分析
注:檢驗水準α=0.05,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3 冠心病患者生命質量的多因素回歸分析
選擇可能的影響因素(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民族、醫療待遇)及百分轉換后的量表得分擬合方程,經逐步回歸法,得到回歸方程為:Y=141.6-7.43X2-1.77X4-10.28X5(F=12.36,P<0.001,R2=21.4%)。年齡每增加一個等級,量表得分平均下降7.43分;相對于其它民族(哈尼族、彝族等),漢族得分下降1.77分;醫療待遇每增加一個等級,量表得分下降10.28分。變量及賦值詳見表3,分析結果詳見表4。

表3 變量及賦值情況

表4 住院日影響因素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
本次研究共有671例冠心病患者參加,主要是45歲以下的以職工醫療和新農合為主的已婚青壯年。這與國家心血管中心發布調查一致,冠心病發病呈現年輕化趨勢,需引起疾病防控機構重視。量表及各維度原始得分經百分轉換后,量表較低(63.63分),PHD、PSD、SOD、HY得分不一致(P<0.05),分值在57.65分~73.36分,除SOD維度外,其他三個維度的得分較低,說明冠心病對患者的生命質量是存在負影響[4,5]。
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除婚姻狀況外,性別、年齡、民族、醫療待遇均與冠心病患者的生命質量測定量表的不同維度得分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男性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功能維度得分高于女性患者,這可能與男性對疾病的耐受性較高,不容易造成心理創傷有關[6];青年人(0歲~組及45歲~組)的生命質量低于老年人(60歲~組),相對老年發病患者而言,年輕患者的發病急,病情相對較重,造成年輕人的心理、社會、經濟的壓力劇增,導致其生命質量較低[7,8];少數民族的冠心病患者生理功能領域得分高于漢族患者,可能跟少數民族對冠心病認識較少、心理壓力不高、疾病耐受性較強、生命質量期望值較低有關;職工醫療組、新農合組的患者生命質量明顯優于其它組,冠心病常反復發作、病程長、需要長時間遵醫囑服藥、保持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才能有效防止或減少急性發作,有穩定的醫療保險作為保障至關重要[4];不同婚姻狀況冠心病患者的生命質量基本相同。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與單因素基本一致,年齡、民族、醫療待遇是冠心病患者的生命質量影響因素,這與萬崇華教授的研究結果相似[9]。
冠心病患者生命質量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要想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生命質量需采取綜合防治措施[10~15]:加強健康宣傳,樹立正確的疾病觀,消除恐懼,積極治療,樹立正向生活態度;完善患者自我管理、家庭監督、社區管理與醫院醫師指導的聯動機制;提倡合理膳食、適當運動、降低不良危險因素;提供合理治療處方、心理咨詢及康復治療;國家適時提高醫療保險投入,完善全面醫療保險體制。
[1]LOZANOR,NAGHAVIM,FOREMANK,et al.Global and Regional Mortality from 235 Causes of Death for 20 Age Groups in 1990 and 2010: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J].Lancet,2012,380(9859):2095-2128.
[2]ZHOUM,WANGH,ZHUJ,et al.Cause-specific Mortality for 240 Causes in China During 1990-2013:a Systematic Subnational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3[J].Lancet,2016,387(10015):251-272.
[3]柯居中,周先鋒,于思雨,等.上海市浦東新區冠心病流行狀況及危險因素調查[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5,11:845-848.
[4]王 玲,武軼群,唐 迅,等.北京房山中老年冠心病人生命質量調查[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5,(4):323-326.
[5]郭 軍,高景明,周 蓉,等.冠心病患者生命質量分析[J].臨床醫藥實踐,2011,(6):422-426.
[6]鄭儒君,游桂英,李俊英.冠心病住院患者生存質量的臨床調查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3,(2):290-294,298.
[7]鄭淑梅,楊秀蘭.唐山市冠心病患者生存質量調查及其相關因素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6,(8):1363-1367.
[8]常文紅,宋 瓊,陳長香.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因素[J].職業與健康,2016,14:1950-1952.
[9]張傳猛,楊瑞雪,萬崇華,等.冠心病患者生命質量/患者報告結局的影響因素分析[J].廣東醫學,2016,37(4):598-601.
[10]楊勝軍.冠心病危險因素研究進展[J].吉林醫學,2013,20:4129-4130.
[11]劉巨鵬,李 鑫,張 敏.冠心病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4,(4):400-401.
[12]羅 雪.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對冠心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3,27:3618-3619.
[13]薜 薇,李紅梅,李 俐,等.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研究進展[J].齊魯護理雜志,2014,(9):57-59.
[14]常文紅,宋 瓊,陳長香.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因素[J].職業與健康,2016,14:1950-1952.
[15]曲 哲.研究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12:168-169.
(本文編輯:何慶節)
Analysis on life quality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671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Honghe prefecture
JIANG Jian-ming1,MA Xiao-lin1,CHEN Zhao-ming1,FAN Wei-qing2,ZHANG Yin-hua3,XU Yong1,LUO Yu-xi1
(1.FirstPeople’sHospitalofHonghePrefecture,MengziYunnan661100,China;2.JianshuiCountyPeople’sHospital,JianshuiYunnan654300,China;3.HekouCountyPeople’sHospital,HekouYunnan6613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671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Honghe prefecture,and analyze their physiological,psychological,social and specific functional status and their quality of life factors,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It selected stratified sampling method,us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asurement table(QLICD-CHD)” and basic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was performed o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application EpiData 3. 0 to build the database,SPSS 16. 0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In single factor analysis,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SD scores of different sexes(P<0.05). PHD score was inconformity among the age groups(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ach dimension between marital status and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P>0.05). PSD score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was different(P<0.05). Medical treatment influenced the scores of SOD and PSD of patients(P<0.05). In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there was influence in the score of age,ethnic and medical treatment. Conclusions Sex,age,medical treatment a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ife quality to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t needs to tak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quality of life,influencing factors
2017- 04- 26
10.3969/j.issn.1003-2800.2017.08.017
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院內課題項目“心血管系統疾病患者與HIV/AIDS患者生命質量及影像因素研究”(KY201410)
蔣建明(1978-),男,云南普洱人,碩士,統計師,主要從事生命質量方面的研究。
R181.1
A
1003-2800(2017)08-005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