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萍 單穎
[提要] 與北戴河區旅游局共同合作,對民宿從業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和走訪調研,對住店的旅客進行訪談,甄選北戴河民宿的地方特色,分析影響北戴河民宿發展的因素,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北戴河;民宿;發展
課題來源:秦皇島市社科聯2017年課題:“北戴河區民宿產業提升策略研究”(課題編號:201705013)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6月26日
一、民宿定義
在我國,民宿最初在臺灣地區出現并相對成熟起來。2001年我國臺灣地區出臺了《民宿管理辦法》,規定了民宿的經營規模,認為民宿是利用自用住宅的空閑房間,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生態、環境資源和家庭副業方式,提供游客鄉野生活的住宿場所訓。通常情況下,民宿具備以下四個特征:一是民宿相比傳統酒店規模較?。欢敲袼抻勺畛醯募彝プ誀I發展為專業經營,由政府和專門的組織管理;三是民宿為游客提供了更多與旅游目的地社區居民交流的機會;四是民宿服務強調地方文化和“家”的感覺。
二、北戴河區民宿業發展現狀
(一)北戴河區民宿發展史。起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當時全區家庭旅館只有50余家,2012年增至1,700多家。為強化服務管理,區政府在2011年、2012年相繼成立鄉村旅游和家庭旅館辦公室、北戴河區旅游協會鄉村旅游分會。2013年,為注重內涵挖掘和品質提升,將“家庭旅館”更名為“民宿”,成立“民宿綜合管理辦公室”,專門協調管理全區的民宿行業。
(二)北戴河區民宿發展現狀。目前,北戴河區民宿已達到2,035家。民宿接待床位有68,433張,民宿從業人員5,597人,民宿旅游接待已成為全區總住宿接待的半壁江山。全區民宿分布在海濱鎮、戴河鎮、東山街道、西山街道,有海濱鎮的劉莊、單莊、草廠、河東寨、陸莊、丁莊和戴河鎮的西古城、崔各莊、大薄荷寨、小薄荷寨、費石莊、蔡各莊、車站、東坨頭、北戴河村15個民宿村。有特色民宿63家,“魅力民宿”45家,三星級以上民宿339家,其中,五星級民宿達18家,四星級民宿達96家,三星級民宿達225家,星級和特色民宿已占全區民宿的20%以上。
按旅游六要素劃分,北戴河民宿旅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食、住、行、游、購、娛體系,民宿產業已成為北戴河旅游發展的一支新的生力軍。(圖1)
三、消費人群分析
(一)顧客入住情況分析。在全區2,000余家民宿中抽取150家民宿進行入住率抽樣調查,其中海濱鎮111家,戴河鎮39家。同時,分高、中、低三個檔次??驮粗饕獊碜员本⑻旖?、東北、華北、西北地區。人群主要包括:收入不是很高,追求旅游消費的工薪階層;對價格非常敏感而時間自由的學生;對健康和生活品質有追求的離退休人員;鐘情特色旅游或民宿周圍景區的游客。選擇高端民宿的游客其主要特征表現為收入和受教育水平相對較高,對“家”的氛圍敏感。(表1)
(二)預訂方式。使用網絡預訂方式越來越普遍,包括網絡營銷平臺、微信微博營銷。去哪兒網1,600多家民宿上線;藝龍網1,020家民宿上線;美團網2,000余家民宿上線。點評率最高的因素:干凈衛生、精致院落、別致院落、面朝大海、交通便利、設施齊全、安靜、觀景露臺、老板熱情、吃貨天堂、家的感覺。
(三)顧客需求分析。根據專家問卷結果的分析,在因子評價層中重要性程度排于前十位的分別為當地文化或主題特色裝飾、臥室設施、鄰近景點、家庭文化特色裝飾、衛生清潔、行程安排或建議、建筑景觀地域特色、自然環境、餐飲設施和結合當地自然、生產、文化的體驗活動。顧客選擇家庭旅館的原因依次為地理位置、親切的主人、家庭旅館的概念及體驗、飲食特色、當地風情之介紹、住宿需求、價格、有效的廣告、地方性的吸引力、對家庭旅館有特別的興趣、想嘗試有交流的住宿設施。
四、北戴河區民宿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房間價格低。由于季節氣候和部分民宿村所處地理位置、周邊環境及發展水平等原因,個別民宿存在價格低問題,特別是“西三村”(河、陸、?。┖蛦吻f村的部分民宿,團隊人均床位價格低至30元、20元、甚至10元。
(二)整體層次低。
(三)民宿經營同質化,缺乏自身特色。各家民宿裝修上是大同小異,民宿產品呈現單一性、單調性和雷同性。從家庭旅館的整體上看,它與一般的社會旅館、星級賓館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就行業內部情況而言,由于缺乏正確的規劃指導,在固有思路束縛下自發開辦的家庭旅館,存在互相模仿、跟風和抄襲現象,在提供服務時也并未體現自身特色,甚至當地特色。
(四)部分民宿周邊環境較差,服務質量不高。部分民宿村的村容村貌較差,導致民宿整體檔次偏低。此外,民宿從業人員多為當地農民,旅游服務管理不夠專業。一些民宿夾雜在居民區內,安全措施沒到位,安全管理漏洞不少,消防安全通道擁擠、堵塞,一旦發生火災,逃生和救援的難度比較大。
(五)缺乏有計劃的營銷戰略。由于民宿檔次參差不齊,還缺乏有計劃的、統一的網絡營銷、集中促銷等手段。
五、發展策略
(一)政府引導,合理布局規范模式。為促進北戴河區民宿業更好更快發展,進一步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致力解決經營同質化、低價競爭等問題,我們將積極引導各村上檔升級、整體運營和合作共贏,打造民宿特色片區及旅游小鎮。
1、濱海小鎮片區。在海濱中心位置,有劉莊、草廠、單莊3個民宿村,既近海,又在城市商業圈中心位置,還毗鄰休閑景區,吃、住、行、游、購、娛非常便利。
2、田園小鎮片區。2006年,西古城村與集發公司開展村企共建,積極開展新農村建設、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推動村莊整體改造提升,統一規劃建民宿,是典型的“景區帶動型”發展模式。通過統一規范的管理,贏得了游客的好評,網上訂房和回頭客占總接待量的80%以上。游客“帶走的是滿意,留下的是效益”。
3、藝術小鎮片區。自2015年以來,我們挖掘北戴河村的民俗特色和文化內涵,利用其部分閑置房屋、資深老宅老院、特色“農家院”和原創藝術基地旅游資源,以“水岸田園、藝術村落”為主題,打造“北戴河藝術小鎮”。
4、桃源小鎮片區。秉承“2015中國特色村”、千畝桃園和萬米綠道優勢,立足“桃花節”、“采摘季”旅游活動和“費石莊八碟四碗”飲食文化,以“村委會+企業”的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助力美麗鄉村建設。規劃“新桃花源記·世外桃源”項目,重點打造高端民宿、高端餐飲、建設留學生中心、建設桃木藝術品展示交易中心等示范院落,開發費石莊桃源小鎮。
5、漁家小鎮片區。依托河、陸、丁“漁家樂”片區優勢及近山海旅游資源,重點打造“漁家游風情片區”,促進河東寨、陸莊和丁莊整體發展。通過規范及美化內外部環境、突出漁家地方美食、展示漁家民俗文化等措施,做大做強“漁家樂”旅游項目,同時鼓勵增設頤養中心等新興業態,豐富夜市商街和旅游工藝品市場,構建片區內一條龍旅游產業鏈。逐漸改變西三村旅游“三低”問題,進而提高“西三村”的知名度,吸引自駕游、自助游、老年游等游客,致力于打造河、陸、丁片區“漁家小鎮”品牌。
(二)差異化戰略
1、獨特定位。差異化戰略是家庭旅館競爭的必然選擇,雖然家庭旅館也可能通過規模經濟來建立競爭優勢,提高進入門檻,但需要政府及協會的扶持和引導,不僅要維護市場秩序,還要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并對民宿經營者予以指導和培訓;民宿要努力打造特色化,注重產品與服務的同時還加強其營銷工作。
2、塑造品牌。品牌是區別于競爭對手的重要手段,在相對充分的家庭旅館市場競爭中,品牌也是形成競爭優勢、阻止潛在進入者的有效手段,品牌的培養是一個長期過程,不僅需要持續營銷,并保證服務質量,還必須不斷創新,只有這樣才能獲得體閑體驗消費者的忠誠,形成優質品牌。
3、特色化客房。家庭旅館的總體建筑風格必須與當地民宅風格一致,充分體現當地民俗民風,與周圍環境融洽和諧;旅館內部擺設盡可能親切、溫馨;房內裝修可以簡樸一些,適當加入當地特色的擺設或裝飾,在被褥、窗戶和家具方面增強地方文化氣息等。
4、個性化餐飲。圍繞體驗文化主題,做餐飲的文章,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和特有農作物,北戴河藝術部落村的“香舍”制作香草主題菜肴,單莊村的“貓宅咖啡民宿”除客房外,精心的制作咖啡供客人享用。
5、體驗式服務。北戴河藝術部落的民宿大力推廣體驗式服務,有陶藝主題的、有香草主題的、有銀飾品主題的、有扎染主題的等等。均與藝術類的相關,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在體驗中得到了放松。
(三)營銷模式
1、圈子營銷。精品民宿是小眾市場,通過“優質優價”的服務獲得較高的客房利潤,通過價格遴選相對層次較高的旅客,通過口碑相傳獲得較為穩定的高端客源市場。這部分顧客一般經濟基礎較好,對產品和服務的品質要求較高。做好每個顧客的服務,讓這些顧客能夠成為回頭客。
2、互聯網營銷。隨著競爭的逐步激烈,家庭旅館也必須學會“講故事”,不能滿足于精美的圖片和常規介紹文字,必須突出自己的環境特色、建筑特色、人文特色。
主要參考文獻:
[1]張廣海,孟禺.國內外民宿旅游研究進展[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7.4.
[2]侯鳳婭.江南古鎮周莊民宿業的發展策略研究[D].東南大學,2016.1.
[3]胡平東.基于旅游景區的民宿客棧發展模式探索[J].經營管理者,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