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靜 周國獻 周鵬
摘 要 企業的快速發展,促使了國家的經濟騰飛。企業的利潤大幅提高,離不開管理層的正確領導,企業的穩固發展更離不開治安保衛工作的大力協助。本文主要闡述了企業治安保衛工作的普遍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對其形成的原因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對保衛工作對維護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提出了積極有效的管理辦法。
關鍵詞 企業 治安保衛 穩定
作者簡介:陳曉靜,陜西寶雞寶鈦集團保衛處行政助理;周國獻,陜西寶雞寶鈦集團保衛處處長,高級政工師;周鵬,陜西寶雞寶鈦集團保衛處處長,政工師。
中圖分類號:D926.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379
安全和穩定是企業發展的基本前提。企業是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治安狀況的好壞,直接制約著企業發展的進程,也影響著社會的發展。所以,做好企業治安保衛工作,實現企業快速穩定發展,就必須與時俱進,改進業已落伍的保衛工作舊觀念。我認為從提高自身認識、完善制度建設、方針貫徹、增加職工技能培訓、員工教育等方面入手做好企業治安保衛工作至關重要。
一、企業治安保衛工作現狀
(一)企業內部和外部治安形勢不斷復雜化
隨著企業用工制度的改革,為彌補企業生產人員的不足,企業從社會上招收一些臨時性務工人員。這些人大多沒有接受嚴格的系統性教育培訓,文化程度較低,其中少數人法治意識淡薄,自律自控能力較差。從外部環境來看,受利益驅使,企業周圍村民、少數社會閑雜人員聚集,總想從企業盜竊些物資變現獲利?,F在社會上收購廢舊物資極為便利,為銷贓敞開了大門,使得企業資產不斷外流。
(二)社會轉型致使不安定因素增多復雜,突發事件時有發生
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換、所有經濟體都在進行內部經濟結構的調整,市場經濟在中國是個新的概念,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所以,縱向橫向糾紛矛盾相互纏繞,這是企業內部不安定因素的根源。從外部環境來說,國家現階段社會保障體系尚未完備;各種經濟體共存,企業間效益差別較大,許多企業都人為地抬高了入職門檻,造成職工下崗容易上崗難。少數職工一旦被企業解雇,家庭日常生活立馬陷入困境,這使得部分職工心理嚴重失衡,繼而成為各種不安定事端誘發的隱患。另外,在遇到個別人員的糾纏時,企業考慮到自身的形象和經濟利益,對某些無理取鬧的不合理要求,采取滿足縱容的態度,給些錢,希望能息事寧人,這也助長了不安定因素和群體性事件的出現,個別群體上訪采取沖擊、圍堵企業大門及領導辦公室,實行打砸公務人員和公用物品等暴力手段,給企業治安保衛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
(三)社會發展的影響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現在企業將增強自身的經濟實力作為主要目標,而治安保衛工作僅局限在看護廠房等簡單的工作層面,很少對職工進行法制教育培訓。對侵害企業利益的行為大多采取明哲保身的態度,給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二、企業治安保衛工作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企業主要領導對企業內部治安保衛工作重要性認識嚴重滯后
計劃經濟時期,企業的保衛工作主要是由企業和公安機關雙重領導。單位的領導往往認為保衛工作是公安機關的事,企業就是配合服從。到了市場經濟時期,政府從微觀管理企業退后到了宏觀監管企業,公安機關同樣也退出了對企業的直接管理。企業高層習慣了公安機關的直接治安管理,對改為企業自己管理自己內部治安保衛還不適應,加之考慮到節約企業管理成本,企業對內部治安保衛就不甚重視。企業在開展內部管理時,只重視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執行,常會忽視治安保衛工作制度落實。
(二)企業內部治安保衛工作教育培訓相對弱化
提高員工素質是企業提升管理水平的一項重要工作。但是,多數企業都會對員工的法制教育流于形式,不重視培訓效果??赡軙氖卤Pl工作人員進行適當培訓,普通職工就疏于培訓教育,導致普通職工法制觀念模糊,保密意識淡薄。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和企業利益。
(三)治安因素趨于復雜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總量大幅邁進、企業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改革開放不斷推進,人財物及信息逐步由原來的社會散布向企業高度聚集,企業的治安保衛也隨之立體化。影響企業治安保衛工作不再是原先的單一治安因素,而是融入了政治、經濟、法律及政策等諸多因素,特別是外資地進入,使企業的治安保衛工作日益嚴峻、復雜。
(四)治安保衛工作方面的立法滯后
企業治安保衛工作政策性強,必須在法律賦予的范圍內行使權力。但是,目前的現狀是所要依據的法律法規大部分是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與當前的形勢有些不相適應。有些是法律還未進行界定的新生事物,亟待國家層面進行立法立規。
三、企業治安保衛工作之思路
(一)提高企業高層對治安保衛工作的重視程度
強化企業保衛工作的組織領導,首先就是要將治安保衛列入主要負責人的工作職責之中,進行定期責任考核,并將考核結果納入領導干部年度考核中 。建立健全全員治安保衛工作責任制,明確各級人員的保衛職責。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堅持預防為主、打防結合、條塊協同、依靠職工、綜合治理,依法據規排查和化解矛盾糾紛,在企業逐步形成“維護治安,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 。
(二)建立健全治安保衛制度體系,強化企業內保組織及隊伍建設,增強內保技能培訓工作
1.安全保衛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作。要建立治安防范管理長效機制,就需要夯實基礎管理。建立并完善治安保衛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明確各級人員的治安保衛職責,并定期對落實情況進行檢查考核;為應對突發事件,必須建立突發性事件應急預案,做好培訓教育,從人員、設備設施、物資及經費等諸多方面給予保障。
2.企業的治安保衛組織是實施企業內部治安保衛工作的主要力量。所以應將那些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強烈事業心,高度的責任感,能“秉公執法,文明執勤,維護法紀,不分親屬,堅守崗位,履行職責,保衛企業,救助危難”的人充實到保衛崗位上來。
3.治安保衛人員應當接受法律知識和治安保衛技能及相關業務知識的培訓。治安保衛人員要切實履行好工作職責,就必須具備與治安保衛工作有密切聯系的法律、法規知識,對“防火、防盜、防破壞”等三防方面應當具有相當的預見性。要熟悉本單位的基本情況,清楚本單位保衛工作的重點在什么地方,知道哪些部位最容易受到危害因素的威脅,哪些環節最易發生災害事故等。只有這樣,治安保衛人員才能恪守職責,做好保衛工作。
4.大力開展以基層治安保衛干部為主體的崗位業務知識培訓,對保衛人員以突出崗位練兵為重點,通過經?;w能練兵,普及化的基礎練兵、崗位化的專業練兵,切實提高保衛人員的身體素質和業務技能,增強隊伍的戰斗力。
(三)強化法制、道德宣傳教育工作,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
1.開展法制教育就是讓職工懂法知法,增強其知法守法觀念,增強其對企業價值的認同感和責任感,培養其愛崗敬業精神。只有下層員工守法敬業,上層決策的執行暢通有序,企業才能在激烈的經營競爭中健康持續發展。
2.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企業應積極配合國家政法機關,對發生在本企業的危害治安秩序、侵蝕企業資產、擾亂企業經營的犯罪分子予以堅決打擊。要積極引導廣大職工增強法制意識,樹立“國有資產損失,就是企業利潤損失”的觀念,把預防犯罪、打擊犯罪意識貫穿于生產經營的全過程。
3.建立有效的預警機制,緊握保衛工作的主動權。企業治安保衛工作重在預警防范。企業保衛人員要善于了解、分析和研究新形勢、新情況和新問題。建立靈敏的、高效的預警機制,建立各種預案 ,并進行不斷地演練修正,這樣可以及時了解和發現問題,及早化解和處置各種問題,牢牢掌握工作主動權,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四)加強監督檢查,完善考核獎懲激勵機制
監督檢查是落實治安保衛工作制度的一個主要手段。對照制定的治安制度,定期深入基層、深入一線,采取不打招呼,不設范圍的原則,隨機進行突擊檢查。對漏洞較多,改觀不大的單位要加強回頭查,限定整改時間節點,明確整改內容及驗收標準。對不能按期完成整改任務的,進行責任追究;對完成好的單位,應及時給予通報表揚和獎勵。必須完善考核機制,立下規矩,嚴格進行考核。對出現內部職工打架斗毆、刑事拘留、發生被盜案件、火災火險等現象的單位、部門,實行一票否決制,取消年底評選先進單位和個人的資格,同時按照相關規定追究責任。
(五)建立預防機制,提高保衛工作的實效性
推行預防為主的“四防”保衛工作機制。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精準劃定要害部位,落實人防、物防、技防、制防具體措施。以人防和制防為基礎,不斷提高物防和技防的裝備水平,加大培訓力度。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
一是建立一支高素質的保衛隊伍,抽調一批轉業軍人及受過訓練的素質高的人員,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對全廠區實行24小時治安巡邏,在進行保衛管理的同時,為員工提供安全服務和援助。
二是完善各重點部位防范措施,如在員工宿舍、二級物資庫房及生產重點部位安裝防盜門,加固門窗,設立警示牌等。
三是在要害部位安裝技防措施。安裝切實可行、覆蓋面廣的電視監控系統。電子紅外線報警器裝置、門禁系統等技防設施,實行24小時全方位監控。
四是要根據實際需要,完善適合本企業治安保衛工作的規章制度,如治安巡邏、人、物出進、關鍵裝置要害(重點)部位治安管理、危險品治安管理、治安保衛培訓、治安保衛考核獎勵等,使企業內部治安保衛工作規范有序。通過細化制度和細則,從而構建一種既有專業管理系統維護企業治安安全,又有全體職工參與的保衛工作的系統化管理模式,從而有效地維護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
企業不斷向前發展,賦予保衛工作新的內容,針對新情況、新形式、新特點、企業保衛工作必須領先一步,具有超前意識,才能更好地發揮保護企業安全穩定,營造一個良好的積極向上的平安、穩定、和諧、祥和的氛圍。
注釋:
李野.對新時期企業安全保衛工作的思考.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 (5) .141.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貫徹實施《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工作手冊.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王建華、孫立文、趙鈺.企業治安保衛工作的“四個創新”.中國石油企業.2012 (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