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陽
摘 要:歐洲文藝復興之后,產生了巴洛克與洛可可風格的藝術,二者都屬于貴族藝術,是貴族和新生資產階級對享受的需求。巴洛克和洛可可都是貴族的,奢華的;巴洛克追求運動的、宏大的、神秘的;洛可可追求精美、繁瑣、細膩;二者從內容到形式既有相似之處也有很多不同,但都對后世藝術發展產生很大影響。
關鍵詞:巴洛克;洛可可;宗教;宮廷;建筑;繪畫;特點;對比
中圖分類號:J11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0-0024-01
翻開西方藝術史,文藝復興之后,產生了巴洛克與洛可可風格的藝術,在16—18世紀流行,二者都屬于貴族藝術,在西方美術史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試圖比較的方法對比二種風格的異同,使大家對二種風格有個初步的認識。
一、產生背景
巴洛克泛指各種不合常規的事物。十七世紀歐洲強權擴張,掠奪海外殖民地積累財富,生活上提倡豪華享受。另外,歐洲有新舊教的權力之爭,舊教勢力積極利用藝術思想形態──巴洛克,去征服人心;同時滿足當時各國宮廷貴族的愛好;使歐洲的17世紀有巴洛克時代之稱。
洛可可藝術是法國十八世紀的藝術樣式,風格纖巧、精美、浮華、繁瑣,又稱“路易十五式”。 “洛可可”的原意是指“貝殼”,后來成為用小石頭和貝殼作裝飾圖案的一種裝飾樣式。
二、藝術特點
1.巴洛克風格特點:(1)豪華;(2)激情藝術;(3)強調運動;(4)空間感和立體感;(5)綜合性;(6)宗教色彩;(7)遠離生活和時代;(8)優雅與浪漫。
2.洛可可藝術特點:(1)曲線趣味;(2)構圖非對稱法則;(3)色澤柔和﹑艷麗、輕快;(4)崇尚人工修飾;(5)諧謔性﹑飄逸性。
三、不同領域的藝術表現
1.建筑。意大利文藝復興晚期,著名建筑師和建筑理論家維尼奧拉設計的羅馬耶穌會教堂是巴洛克風格的代表作,稱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雕塑家和建筑家是喬萬尼·洛倫索·貝尼尼,他的作品大都是結構嚴謹,頗有氣派。他的教堂建筑以圣安德烈·阿里·克維利納列小教堂為代表,是巴洛克建筑的典型代表。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富麗堂皇,而且能造成相當強烈的神秘氣氛,也符合天主教會炫耀財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 洛可可建筑著重內部繁復的裝飾。雕刻則與家具等成為室內裝飾的一部份,缺乏獨立的機能。以室內應用明快的色彩和纖巧的裝飾,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瑣。洛可可式建筑于路易十五時代極為流行于室內;室內平坦之表面范圍較廣,花狀紋、彩帶狀等裝飾甚受歡迎。家具之中,貝形、卷曲形以及上述之花狀紋、帶狀紋等均甚流行。凡爾賽宮里頭的鐘室內部裝飾即為一處著名的洛可可式建筑。
2.繪畫。巴洛克繪畫可溯源于米開朗琪羅和科雷喬等文藝復興大師,著名的代表畫家是英國的凡·戴克、荷蘭的倫勃朗、比利時的魯本斯。魯本斯是歐洲第一個巴洛克式的畫家,他的繪畫具有巴洛克藝術的壯麗風格。首先是歌頌作為宇宙最完美的造物的人類。他畫的肖像畫技巧完美,表現出了脈搏在熱烈地跳動、目光中充滿了生命力、富有彈性的皮膚,人物栩栩如生。洛可可風格的繪畫以上流社會男女的享樂生活為對象,描寫全裸或半裸的婦女和精美華麗的裝飾,配以天堂般的自然景色或異鄉風景(如威尼斯、羅馬)奇物(向日葵、玉米等)。它一方面不免浮華做作,缺乏對于神圣力量的感受;另一方面卻以法國式的輕快優雅使畫面完全擺脫了宗教的題材。愉悅親切、舒適豪華的場景取代了圣徒痛苦的殉難。 布雪,專長在「牧歌」和「神話」為題材的繪畫,十足的貴族趣味,是隨侍國王的首席畫家。代表作如《戴安娜入浴》、《棕發女奴》、《龐芭杜夫人》。
弗拉哥納爾以華麗的沙龍生活為樂,以當代風俗為主作畫,用輕快的筆觸表現抒情、風雅的誘人畫面,代表作如《閱讀的少女》、《蕩秋千》。
四、兩種美術風格的對比
1.從主題角度來看:洛可可繪畫與巴洛克是一樣,都是貴族的,都是國王和貴族的肖像畫,也有關于宮廷生活的作品;
2.從人物來看:洛可可繪畫中的肖像都是豪華纖細的,即使是男人的肖像,也似乎有些女性化,看著有些纖弱。而巴洛克時代恰好相反,即畫中女性具有男性化的特點,描繪得強壯有力。特別是在宮廷生活的畫中,這時,舞會、野游這種玩樂的場面很多,是引人注目的。
3.從色彩方面來看:這兩者也斷然不同,巴洛克的特點是有著顯著的明暗對比以表現其豪華的特色;而洛可可繪畫色澤柔和、輕快,給人一種輕快平面與輕松舒適的感覺;色彩也不喜濃重壯麗的,而是用銀色、不鮮明的金黃色、白色等,總之是輕淡的穩靜的色彩。
4.從線條的運用方式來看:洛可可的線條使用柔和的曲線,常用C形、S形、漩渦形等曲線為造形的裝飾效果;相比之下巴洛克繪畫則運用曲折夸張的線條以表達其作品的空間感與立體感。
5.從主旨表現來看:洛可可主要著重于表見人與人之間的愛,但在巴洛克繪畫中宗教主題占了主導地位,有著濃重的宗教色彩。
總之,巴洛克和洛可可藝術就像西方藝術史當中的一對姊妹花,從內容到形式既有相似之處,也有因產生的地域、時間、文化背景的不同。但不管是代表張力和運動的巴洛克也好還是體現甜美、細膩的洛可可也罷,兩者不存在好與壞、是與非,他們都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產生的藝術風格,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高度的象征,并對后來產生的各種藝術流派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