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震思
【摘要】在市場變化和企業競爭加劇的條件下,工程設計企業需要考慮改變自身的發展模式,借助外部因素來為自身提供動力和資源,通過進行戰略性并購來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本文通過分析基于外延式發展的工程設計行業戰略性并購趨勢,研究工程設計企業的并購類型及其作用,結合工程設計企業并購的關鍵價值杠桿,對其戰略性并購策略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外延式;發展;工程設計;戰略性;并購
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工程設計企業要在新時代的條件下始終保持自身的發展速度和地位,就需要考慮改變自身的發展模式,借助外部因素來為自身提供動力和資源,采用更高效率的發展方式來適應外部環境的需求,實現企業的外形擴張和長足發展。
戰略性并購活動能夠節省時間,使工程設計企業在行業內迅速建立優勢,贏得先機,亦能夠降低進入壁壘,減少企業的發展風險,提升企業在行業內的盈利能力,有助于企業跨國發展的成功。但是,企業在進行戰略性并購時,要注重多重因素的考慮,從企業戰略和總目標出發,在對并購類型、并購動機和并購方式進行選擇的同時,還要對被兼并企業的文化、模式、人員和管理方式等條件進行仔細分析和研究,以達成企業的并購目標,使企業的并購活動產生協同效應、經濟效應和控制效應,或是達到避稅的目的。
一、基于外延式發展的工程設計行業戰略性并購趨勢
企業的發展方向可簡單分為內生發展和外延發展。其中,內生式發展主要依靠企業自身的積累或產能建設來達成,如進行創新研究、技術提升等內部努力。而外延式的發展方式則主要通過外部的收購、兼并來實現。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許多工程設計企業已經將目光轉向了更廣闊的海外市場,期望突破本地市場的局限性,通過戰略兼并、重組等方式增強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力并獲得更多的競爭優勢。基于這一目標,工程設計企業會將業務發展模式由內生式發展調整到外延式的發展方向中,通過購并實現生產、經營、財務和人才、技術的協同作用,增強企業對于市場的控制和影響力,為企業贏得更多的利益。
二、工程設計企業的并購類型及作用
(一)橫向并購與其對企業的作用
橫向并購是指處于相同市場層次上的或者具有競爭關系的企業之間進行的并購活動。這種并購實際上是將資本集中于同一行業中,通過擴大生產規模和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份額來實現盈利能力和競爭力的增長。其對于企業的作用主要可表現為兩點:一是實現兩個企業之間的規模經濟效應,實現從生產、經營管理到人才、技術和財務等方面的協同效應,增強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二是可以發揮兩個企業的優勢,取長補短,實現戰略互補。
例如,AECOM對于易道公司、深圳城脈建筑設計公司以及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院的橫行并購活動,就使得該公司降低進入國內市場的壁壘,實現了多項業務資源的整合,擴大了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力和競爭優勢。
(二)縱向并購與其對企業的作用
縱向并購是指與企業的供應廠商或客戶的合并,即優勢企業將同本企業緊密聯系的生產和營銷企業并購過來。通過縱向一體化的實現,企業能夠實現各個產業環節之間的有效配合,達到節約費用、縮短生產時間、減少生產流程的目的。
工程設計企業的縱向并購一般建立在其對于獲取產業優勢、行業掌控權的需求上,通過與工程建設前后端的企業進行并購活動,企業能夠實現產業鏈的縱向延伸,達到減少成本、增加產業優勢和擴大其在行業中的話語權的目的。
(三)混合并購與其對企業的作用
混合并購是指處于不同市場和產業領域,即無工藝上的關聯關系,產品也完全不同的企業并購活動。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一是產品擴張性并購,即進行產品之間有聯系的并購活動。二是市場性擴張并購,即企業為了擴大競爭領域而進行的并購活動。三是單純的并購,即無產品關系和相關產業的企業并購。無論是哪種混合并購類型,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降低企業長期經營的風險,達到充分利用企業資源的目的。
例如,中國中鐵隧道集團對于合肥市建筑院和市政院的混合并購活動,就有效地實現了企業業務實力的增強,降低了其長期在該行業從事的經營風險。而中鐵一院對于山東際高建筑設計院的混合并購,也強化了其在國內業務布局的均衡性,實現了其戰略布局的結構調整,增強了其在行業中的市場地位,優化了資源配置,并進一步擴充了企業的城市軌道交通產能,為其轉型和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活力。
三、工程設計企業戰略性并購的關鍵價值杠桿
(一)進行行業整合,提升市場競爭優勢
已經具備一定規模和競爭實力的工程設計公司可以在同行業中選擇并購對象,通過對目標其實進行有效的整合,使并購公司的經營逐漸步入正軌并與整個企業的運作系統進行有效配合,從而擴大企業規模并在行業中形成一定的規模效應,以此來減少成本和競爭壓力。此外,進行行業整合也能夠增強企業在行業中的產業集中程度,增加公司的業務體量,從而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影響力,幫助企業獲取更高的利潤。
(二)擴大規模效應,增強協同作用
并購帶給企業的一大作用就是能夠實現企業之間的優勢互補,彌補企業的短板和空白業務。工程設計公司在進行戰略并購時,應通過分析自身的弱勢業務和戰略目標來進行并購對象的選擇,通過吸收合適的、優秀的并購對象來擴充已有業務的規模,用并購形成的協同效應來補充自身未涉及的業務板塊和弱勢部分,增強企業的總成類業務,促使企業獲取更多的競爭優勢。
(三)實現能力補足,提升綜合實力
通過進行戰略性的并購活動,工程設計企業能夠實現原有企業的管理模式、技術、人才、資產和市場渠道共享。通過調整原有企業的資產規模,進行相同產品的專門化生產和合并營銷網絡等多重措施,工程設計公司能夠更加順利地實現過度轉型,補足其轉型過程中所需要的各項資源,為其未來發展成為工程公司打下基礎。
(四)進行行業拓展,拓寬企業可能性endprint
傳統工程建設行業因其格局的穩定性和壟斷性,已經難以再向工程設計公司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繼續發展的機會。而戰略性的并購活動重在“戰略”而字,即將公司的未來發展目標與朝陽產業相結合,通過進入新興的、處于成長期的產業布局,企業將更容易實現并購活動,并將其與企業的戰略發展規劃聯系起來。
四、工程設計企業的戰略性并購策略
(一)明確目標,分析差距
并購活動對于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而許多并購案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對自身和并購公司進行充分的分析以及戰略性并購目標的確立,對于并購活動過于“想當然”和“完美化”,最終導致目標公司與公司運作體系的融合不暢。
對于工程設計公司來說,首先要明確本企業的發展戰略,并對各個業務模塊的發展目標進行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礎上將企業戰略與并購目標相結合,選擇適當的并購類型與手段。其次,企業要在明確目標的基礎上,對進行企業轉型和戰略目標所需的資源和力量進行分析,找到企業現有資源與實現戰略目標的資源之間的差距,并針對資源之間的距離進行并購對象的選擇,以此來提升并購活動的成功率。
(二)尋找重點,篩選對象
對并購對象進行篩選和審查是保證并購成功的重要環節。對于工程設計公司的收購活動來說,對象的篩選標準要建立在其差距與目標分析的基礎上,通過明確對于潛在對象的各類評價指標和要素,對其進行系統化的分析。
例如,某工程設計公司在咨詢板塊方面處于弱勢,而公司內部的人員和技術也無法支持其拓展業務和戰略目標的實現,那么該企業在進行潛在并購對象的篩選時,就應當注重對對方公司的人才和技術,甚至專有技術進行考量。此外,并購活動的重點考察對象往往還有潛在公司的管理風格、管理制度和文化等因素,這些并購活動中容易忽略的部分是企業融合中的重要影響因素,往往也會決定著并購的成功或失敗。
(三)選擇領域,考慮前景
工程設計企業在進行并購之前,需要對進入領域的前景、競爭壁壘和發展機會進行全方位的考量。例如,在電力、水利、石油、核工業和鐵路等領域,大多被大型公司所壟斷,領域中也多受到國家政策的限制,企業進入的阻力過大,并購成功的機會不高。其次,對于傳統的工程建設的細分領域來說,因其前景一般,過于穩定和集中的領域環境也難以實現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所以,企業在進行機會的考量時,應重點關注新興和朝陽領域的并購機會,如市政基礎建設、低碳環保和海洋環境工程等領域,盡早進入具有發展前景的細分領域,也會給企業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
五、總結
在市場變化和企業競爭加劇的條件下,工程設計企業要想與時代發展的進程相適應,實現業務板塊的擴展、競爭優勢的增強、多元化的發展和企業的轉型,就需要轉變發展方式,將內生式的發展逐步轉變韋外延式的發展策略,且看到企業自身資源與戰略目標之間的差距,通過分析自身與潛在對象之間的信息,選擇適當的并購類型與策略,通過整合資源實現企業的長足發展和戰略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陸余華.從內生式發展到外延式發展[N].建筑時報,2014-09-15(006)
[2]李增艷.戰略性并購中目標企業選擇研究[D].湘潭大學,2008
[3]袁翥鵬.企業戰略性并購的目標企業選擇研究[D].河海大學,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