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呼吁規范水果標識產品中的水果含量
歐洲生鮮農產品協會開展了一項水果圖案標識食品中實際水果含量的調查,結果發現,在酸奶、蛋糕、餅干等15類食品188個樣品中,7%的食品不合水果成分,34%的食品中水果含量為1%~10%,34%的食品中水果含量為11%~50%,僅有20%的食品中水果含量超過50%。其中,碳酸軟飲料和糖果問題最為嚴重。該協會呼吁,應制定標示水果圖案的食品中水果的最低限量標準。
點評:國內市場也該好好查查,提個應有的標準。
英國完整版堅果過敏健康指南出爐
堅果過敏是目前最常見的過敏性反應,嚴重的可致命。全世界每200名成人、每50名兒童中就有1人患有堅果過敏癥。
英國過敏和臨床免疫學會護理委員會首次為花生和樹類堅果過敏的診斷和處理制定了一份全面的健康指南,不僅提供了所有關鍵領域的實用建議,也針對診斷算法、治療建議等進行了探討。
點評:雖然這么說有些不人道,但是這份標準是不是有點反自然選擇?這樣下去,在真正減少過敏源頭的方式(基因療法)實現之前,人類會變得更脆弱。美國一男子食用玉米片中毒身亡
一名37歲的男性食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個加油站售賣的Nachos牌芝士玉米片后中毒身亡,其他受害者目前正在當地醫院接受必要的救治。據悉,玉米片中含有能夠引起臘腸毒菌病的細菌,從而導致急性中毒。
點評:這種菌好毒啊,而且似乎可以用來生化襲擊。
美國建議不滿一周歲嬰兒不宜喝果汁
近日,美國兒科學會對嬰幼兒及兒童的果汁飲用量提出新的建議:1歲以下孩童禁喝果汁;1~3歲孩童每天果汁飲用量不得超過120毫升;4~6歲孩童每天果汁飲用量不得超過175毫升;7~18歲少年兒童每天果汁飲用量不得超過235毫升。
美國兒科學會指出,許多家長都認為果汁是健康的,但其絕非天然水果的良好替代品,因其含有大量糖分和熱量。
點評:果汁不能用來代替水果,小朋友臨睡覺前也不宜喝,以防蛀牙。
韓國發布人體內重金屬殘留調查結果
韓國食品藥品安全處(MFDS)對2010~2015年韓國國民體內重金屬濃度變化進行了跟蹤調查,并對體內的重金屬濃度與攝入食物、生活習慣等關聯性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1周飲酒4次以上的人與不飲酒的人相比,體內的鉛含量高54%,鎘含量高11%,汞含量高89%。吸煙者與不吸煙者相比,體內的鉛含量高30%,鎘含量高23%,汞含量高43%。此外,魚貝類、乳制品有助于降低體內重金屬濃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可減少體內的重金屬濃度。
點評:這份報告對健康的指南效果很顯著,應該認真學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