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妹妹
從上海浦西古羊路的“九興里”到浦東張楊路的“九興小館”,縱然從事餐飲已七年,還是讓這位跨界的“掌門人”胡程晟甘之如飴,從文化人到餐飲人,依舊可以擁有純真和少年的心。
上世紀60年代初,胡先生出生于書香門第之家,父親是著名的編曲家,祖父也是上海有名的醫藥名家。他小學畢業就進入了工藝美校,學了6年的紅木雕,大學里又主修廣告設計。1995年他留學美國,在美國洛杉磯大學攻讀美術,回國后曾投資傳媒行業多年,先后創辦過多份時尚報紙和雜志,舉辦過多屆環球小姐選美和時尚奧斯卡,是上海時尚聯合會的執行副會長,活躍于滬上時尚界。
2009年,胡先生在古羊路創立“九興里”品牌,經營經典本幫菜,美國CNN美食欄目曾去專訪。他的餐廳特別注重文化氛圍,特別是老上海情節,給人一種親切懷舊感,這也與他的經歷和藝術氣質息息相關。
今年2月,由于市政建設拆遷,“九興里”被迫關店。從備受矚目的古北“九興里”店到今天的“九興小館”,一樣的上海味道,不一樣的美食氣質。
這間文藝而小巧的店鋪是胡先生自己設計的,就連門口的“九興小館”四個大字也是他興之所至,提筆成匾,掛作招牌。店內是上海石庫門風格的現代小清新,開放式的透明點心廚房,木質結構的桌椅與藤制家具相得益彰,石庫門的黑色窗欞、優雅的原木顏色和湖藍凳椅,古典的算盤,搟面杖小籠的立體墻畫,清雅秀麗。
最愛小籠包
小籠包皮薄而韌,湯汁豐盈,秘密在于小籠皮子的做法特別講究,用高級精白面粉搟成薄皮,肉餡選用上好豬肉手工打成肉醬,再用雞湯煮肉皮凍拌入。
鮮肉鍋貼
保留了上海街邊手工現包、大鍋制作的方式,鍋貼底部香脆金黃,表面撤上芝麻和香蔥,皮脆肉香有湯汁,放在長方形小鐵鍋里上桌,充滿摩登小清新。
蔥油餅
還原上海老街石庫門味道,蔥香四溢,餅身松脆,放在特別的竹簍里,身形精致,味道雋永,兒時復刻。
媽媽紅燒肉
白瓷蘭花紋盛載著醬色的紅燒肉,感覺就是弄堂里的美好食光。濃油赤醬,香醇味甜,具有濃濃的本幫特色。撇一點點桂花,清香又解膩。
石鍋泡飯
這是一道需要隆重推薦的創意菜。一般店家是用米飯制作泡飯,而“九興小館”用鍋巴制作,吃起來很有現場儀式感和場景體驗。石鍋燒熱端上來,放入鍋巴,倒入鮮雞湯,加入小青菜、蝦米,熱鍋沸騰著鍋巴青菜,饞涎欲滴,吃起來熱燙可口,鮮美無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