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敏
(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云南 曲靖 655000)
利用藥品說明書進行藥理學教學的初探
王志敏
(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云南 曲靖 655000)
藥品說明書可指導臨床和患者安全、合理使用藥物,其涵蓋內容較多,涉及知識較廣。為了使藥理學教學更好地與臨床接軌,在藥理學理論教學、實踐技能訓練、自學等過程中引入藥品說明書。問卷調查表明學生對該教學模式認可度較高。
藥理學;藥品說明書;安全用藥
藥品說明書是醫師、藥師、護師和患者治療用藥時的科學依據,也是藥品生產、經營部門向醫藥衛生人員和人民群眾宣傳介紹藥品特性,指導合理、安全用藥和普及醫藥知識的主要媒介。藥品說明書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核批準,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因此,藥品說明書對醫師、藥師及消費者來說至關重要。
藥品不是一種獨立的商品,它與醫學緊密結合。患者只有通過醫生的檢查診斷,并在醫生與執業藥師的指導下合理用藥,才能達到防治疾病、維護健康的目的。有調查資料顯示,用藥前只有31.03%的患者會詳細閱讀藥品說明書中的信息,61.04%的患者認為藥品說明書中的內容難懂[1]。
藥品說明書的規范程度與醫療質量密切相關。藥品說明書應當包含藥品安全性、有效性等重要科學數據、結論和信息,用以指導臨床和患者安全、合理使用等[2]。規范的藥品說明書應包括藥品名稱、結構式及分子式(制劑應當附主要成分)、作用與用途、用法與用量(毒劇藥品應有極量)、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包裝(規格、含量)、有效期貯藏、產品批號、生產企業、批準文號、注冊商標等內容。其中涉及藥理學、毒理學、藥效學、醫療科學等關于藥品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科學數據和結論,對臨床正確使用藥品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藥品說明書中涵蓋基礎醫學、檢驗、診斷、臨床醫學、藥學等諸多內容,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對于高職醫學生來說,有些藥品說明書很難理解。而藥品說明書提供的用藥信息,則是醫務人員、患者了解藥品的重要途徑,故藥理學教學中引入藥品說明書,有利于學生與今后的臨床工作接軌。本文嘗試在藥理學教學中引入藥品說明書。
1.1 資料
1.1.1 教學資料 藥品說明書一部分從藥智數據網站(https://db.yaozh.com/)下載,一部分從醫院空藥盒中收集,均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并與藥理學教學大綱相符合的藥品說明書。
1.1.2 一般資料 選取我校臨床醫學專業2016級1班學生,共111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87人。
1.2 方式
1.2.1 通過自學模式進行學習 選擇一些內容簡單的藥品說明書,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對相關內容進行自學。如:硫酸異丙腎上腺素注射液,提出問題:異丙腎上腺素激動的受體有哪些?適應證有哪些?分別說出其給藥方法?使用時注意事項有哪些?因這一部分內容是在已經講授腎上腺素、多巴胺、麻黃堿、去甲腎上腺素等擬腎上腺素藥品后自學,對學生來說理解各知識點應該問題不大。
1.2.2 通過理論教學模式進行學習 選擇一些生活中常用的藥物(如奧美拉唑腸溶膠囊)以及目前臨床上使用的藥物(如硝苯地平緩釋膠囊)的藥品說明書進行理論教學。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藥理學時與生活中及臨床用藥緊密聯系,避免所學知識與臨床用藥脫節。
在講授中應注意以下方面:
(1)調整藥品說明書內容順序。不同廠家的藥品說明書內容的先后順序不一,為了使藥品說明書具有更好的邏輯性,并與學生在以往藥理學學習中形成的思維定勢相吻合,把藥品說明書的順序統一調整為與藥理學教材知識構架相一致。授課順序是:藥品名稱(通用名、商品名)、結構式及分子式(制劑應包括主要成分)、藥代動力學、藥理與毒理、適應證、規格、用法與用量(毒劇藥品應有極量)、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特殊人群用藥、藥物的相互作用。此外,還要介紹與藥品養護相關的知識,如有效期、生產批號、貯藏、批準文號等。
(2)組織教學內容時要注意細化,力爭把每一個知識點都講透。如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的藥品說明書中有“通常單劑量生物利用度約35%,多劑量生物利用度增至約60%”,這一知識在高職高專藥理學教材中沒有提到,這時應給學生解釋清楚:在臨床試驗中,單劑量亦稱單次給藥,多劑量亦稱多次給藥或連續給藥。這也從藥動學上解釋奧美拉唑在治療消化性潰瘍時連續給藥的原因之一,要避免患者疼的時候用藥、不疼時不用藥現象。用法中的“口服,不可咀嚼。”主要從腸溶制劑制備方法方面解釋其原因。在“治療胃潰瘍時,應首先排除潰瘍型胃癌的可能”,要了解患者出現何種情況時可能是患有潰瘍型胃癌,應通過哪些輔助檢查進行確診。
(3)緊扣教學大綱對藥物知識進行總結。以藥品說明書為教學媒介,因涉及內容多,需花費的時間較長,而學生學習時又抓不住重點,容易導致學習時間延長,效果不明顯,會使學生的學習成果評價及教師的教學質量評價均不高。高職高專藥理學教學課時有限,在有限的時間內要獲得比較滿意的教學效果就必須緊扣教學大綱,在講授完教學內容后根據教學大綱總結本藥品說明書中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做到既拓寬學生視野,又重點突出,使學生在校期間既能學到臨床用藥知識,又能滿足藥理學教學要求。
1.2.3 通過實踐技能訓練模式進行學習 在講授完教學內容后,用8學時從處方、處方分析、根據病例開寫處方、處方調配及用藥注意事項4個模塊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訓練。
在“處方”模塊中主要針對藥品說明書中的劑型、規格、用法用量等內容進行訓練。
在“處方分析”模塊中主要針對以下方面進行訓練:(1)分析處方時應注意藥品說明書中規定必須做皮試的藥品,主要查看醫師是否注明過敏試驗及結果的判定。(2)處方用藥與臨床診斷是否相符。(3)給藥劑量、用法是否正確。(4)選用劑型與給藥途徑的合理性。(5)是否有重復給藥現象等。
在“根據病例開寫處方”模塊中主要針對常見疾病的治療原則,明確不同疾病的對因治療和對癥治療藥物,以及這些藥物的藥品說明書中藥物的相互作用等方面進行訓練。
在“處方調配及用藥注意事項”模塊中主要針對認真審核處方,準確調配藥品,與藥品說明書中相關內容必須做到“四查十對”(即查處方、查藥品、查配伍禁忌、查用藥合理性,對科別、對姓名、對年齡、對藥名、對劑型、對規格、對數量、對藥品性狀、對用法用量、對臨床診斷)進行訓練。并針對藥品說明書中的用藥注意事項中相關內容對醫護人員或患者進行用藥指導。
利用藥品說明書進行藥理學教學結束后,向學生發放問卷調查表,調查學生對該教學模式的接受情況及認可度。調查選項設置3個等級:好、一般、差。回收有效問卷105份。好評率=(好/總人數)×100%。
問卷調查內容及結果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與傳統教學比較該模式好評率為69.5%,能增強對知識的記憶好評率為66.7%,加深對綜合知識的理解及掌握好評率為72.4%,能與基礎知識聯系好評率為73.3%,能激發學習興趣好評率為70.5%,培養臨床思維能力好評率為71.4%,能提高自學能力好評率為76.2%,培養臨床實踐能力好評率為75.2%,提高藥物應用能力好評率為76.2%,培養良好職業素質好評率為77.1%,總體好評率為72.9%。好評率最高的是培養良好職業素質,通過對學生的走訪了解到,學生認為該教學模式能讓其知道以后在臨床工作中面對藥物“怎么做”及“為什么這么做”。好評率最低的是能增強對知識的記憶,通過走訪學生了解到,學生覺得藥品說明書涉及的內容太多、零亂,不容易記憶。通過以上數據說明學生對該教學模式的認可度較高。

表1 利用藥品說明書進行藥理學教學效果問卷調查結果
傳統教學只是告訴學生怎么做,而且教學內容在實踐中可能不實用,且非常乏味無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3]。在傳統的藥理學理論教學中,教師主動“教”,學生被動“學”,大多數學生能理解教師講授的知識,基本能達到教學目標,但藥物運用能力較差。在傳統的實踐教學中,能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但對藥物運用能力培養不足。
利用藥品說明書進行藥理學理論教學、自學和實踐技能訓練,“教”與“學”得以充分結合,在教學中設置問題,啟發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認識、理解及記憶。所用的部分藥品說明書是從醫院的藥房和靜脈配置中心收集的,都是目前醫院最常用的藥物,這些藥品說明書可以彌補藥理學教材與臨床知識脫節的不足,通過對這些藥品說明書的學習能使學生在校期間盡早接觸臨床用藥。
在本次教學實施中發現,教師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利用藥品說明書進行藥理學教學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有較高要求,藥品說明書中有部分知識超出教材內容,需要教師花更多時間和精力查閱與臨床知識相關的資料;藥品說明書中涉及的學科較多,要求教師對各領域知識有廣泛涉獵,還要有將這些知識綜合處理和融匯貫通的能力。
今后要建立相關的教學評價體系,以更加貼近臨床藥物使用現況。此外,要進一步提升教師素質,提高教學質量。
[1]于美玲,徐建國,于欣,等.消費者對藥品說明書及合理用藥認知度的調查[J].中國藥房,2011,22(36):3376.
[2]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S].2006.
[3]李邃.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下的經管類專業本科進行《統計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科技視界,2012(12):32-33.
G421
:B
:1671-1246(2017)17-00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