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琳+趙金子
摘要:伴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大學生逐漸進入“大眾化”階段,雖然大學生人數不斷增多,但是大學生的整體素質并沒有呈現增長,這一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存在缺陷有直接關系。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大眾傳媒視閾下,高校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措施必然有所改變。對此,本文詳細分析大眾傳媒視閾下培育和踐行高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大眾傳媒;高校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措施
大眾傳媒也就是大眾成為了傳播媒介,是應用傳遞信息與獲取信息的途徑。當代社會中廣播、雜志、報紙、電視、網絡、手機均為大眾傳播媒介。在當代社會當中,人們所能夠借助到的能夠獲取信息和傳播信息得到途徑非常多。對此,大眾傳媒對于人們的生活有著明顯的影響,其中也包含對大學生教育的影響。對此,探討大眾傳媒視閾下培育和踐行高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備顯著意義。
一、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現狀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與其他國家的交流越發普遍,這也導致許多西方國家的文化沖擊著我國,甚至是我國教育環境當中,對于我國大學生的價值觀有著明顯的影響。當前一部分大學生的價值目標較為偏離,對于政治較為冷漠,對于社會所宣傳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不是非常感興趣,甚至部分學生并不認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借助先進的技術,在互聯網當中不斷的宣傳者西方的思想文化、價值標準以及意識形態,導致我國許多大學生的三觀不正,再加上大學生本身對于新興理念、事物的辨別能力并不是非常成熟,很容易在大量的觀念沖擊之下失去判斷力和免疫性,導致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正確,對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形成嚴重的影響。
價值觀的取向將會直接決定人的行為和態度,雖然大眾傳媒具備較為突出的娛樂性、通俗性、商業性以及消遣性,可以為大學生形成身心方面的放松,但是這一種重娛樂而輕知識、重消遣而輕嚴肅、重商業而輕文化的傳播環境對于大學生而言有著明顯的負面作用,尤其是目前大眾傳媒在宣傳、預報當中的“三俗”風越發嚴重,嚴重污染著大學生的生活、學習、成長環境,導致學生的價值取向越發偏向功利性和享樂主義。
二、大眾傳媒視閾下培育和踐行高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措施核心價值觀,促使其真正成為指導學生行動與追求的指南,并在社會當中自覺遵守已經成為高校教育的核心任務。
1、創建價值觀教育,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我國傳統的價值觀念一直應用重復性灌輸的教育方式為主,這一種教學方式在相對較為封閉和穩定的社會環境當中有一定的作用[2]。但是,在目前開放和自由的大眾傳媒環境之下,很難真正實現價值觀的教育。
首先,需要合理處理多元的關系,建立一元主導、多樣共存的價值觀教育模式。我國一直倡導者包容和互鑒,所以高校教育應當尊重世界當中的多層次文化,尊重與維護各個國家人民自主選擇的社會制度以及發展道路。大眾傳媒為社會與個體提供了多元化的核心價值,促使學生可以在價值方面獲得選擇。教育者應當正面應對與尊重這一種多元化的價值培養,但是也不能放棄對學生的價值觀教育與引導。應當應用一元主導、多樣共存的教學模式與理念,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培養學生的價值觀,主動借助各種途徑進行客觀性教育。
2、強化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培養正確價值觀選擇能力。媒體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所具備的批判、解讀、借助和應用媒體信息資源的能力。信息化時代之下,每一個人都被媒體所包圍,大學生更是如此,所以大學生應當盡可能規避大眾傳媒的影響,而正確的解讀大眾傳媒當中所形成的各種價值觀。對此,高校需要定期培養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選擇和理解能力,可以為學生開設各種素養教育課程以及媒介通識教育等。西方發達國家比較早就將媒介教育歸納到正式課程當中,我國在這一方面仍然是空白。對此,高校應當開設關于媒介的教育課程,促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媒介的特點和屬性,更好的拋開媒介的表面,理解媒介的真實和內在,從而不被媒介所影響。
大眾傳媒的交互性促使大學生能夠輕松的參與到社會文化傳播當中,促使其能夠借助大眾傳媒傳播信息,但是他們這些行為普遍是在沒有道德與法律的意識之下所形成的,所發布的謠言或不良信息,必然會成為媒介負面提供者。對此,有必要強化大學生信息傳播的法律責任與意識。高校應當不斷的引導和鼓勵學生參與到媒介信息傳播活動當中,在實踐當中強化自身對傳媒的認識和評價,高??梢越柚鷱V播站、校園網等途徑為大學生提供媒介信息傳播方式和內容的選擇依據,促使學生可以直接參與到這些校園媒介的日常編寫、采集、播放等工作當中,在實際當中提高學生對媒介影響力的認識,并強化學生對媒介的掌握和認識,推動大學生有意識和責任去傳播社會主義主流價值。
2、強化大眾傳媒自身的管理與建設。新聞媒體需要發揮傳播社會主義主流價值的作用。堅持以團結穩定為主,正面宣傳為手段,掌握輿論引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做是宣傳的熱點和重點,弘揚社會主旋律,傳播政能力,不斷的鞏固和構建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價值理念。其次,大眾傳媒還需要注重社會的督促職位,借助對公務、政務、相關工藝利益的活動的監督,促使社會行為能夠在相應的軌道當中運行。這樣的方式既能夠減低政府與公共管理部門的違規違法行為,還可以弘揚社會正能量,確保社會的穩定性,構建大眾傳媒的公信力和影響力,強化大眾傳媒的正面價值,而不是負面影響價值,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三、結語
綜上所述,大眾傳媒是當代社會的一種衍生產物,同樣也是信息傳遞的一種載體,是大學生價值觀的重要影響藝術之一,這樣一個平臺如果不讓正確的思想去占領和引導,最終也必然會被其他思想所占領,為了確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思想當中的地位,必須充分借助大眾傳媒,積極探索大眾傳媒環境之下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幫助大學生走出價值困境,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任艷妮,秦燕.大眾傳媒環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與培育[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4(2):94-99.
[2] 任艷妮. 大眾傳媒的價值觀影響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J].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 2014(8):70-74.
[2] 任艷妮.大眾傳媒的價值觀影響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4,23(8):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