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鸞
隨著現代產權制度改革的深入,多數企業集團公司所屬的子企業實現了股權多元化,以合資、合營或參股的形式存在。很多集團公司產生了母公司如何有效管控子公司的問題,股權管理就是其中最主要、最行之有效的管控手段。本文對股權管理的一些關鍵概念進行了細致梳理的基礎之上,對集團股權管理現狀進行了具體的分析,指出了集團對控股子公司實施股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集合集團化公司股權管理的實際經驗,根據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完善措施。
隨著現代產權制度改革的深入,多數企業集團公司所屬的子企業實現了股權多元化,以合資、合營或參股的形式存在,集團母公司對子公司已經不再是單一的投資主體,資本紐帶已經逐步取代行政紐帶。股權管理是股份制企業在經營過程當中,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以及企業內部管理章程對其所屬股權進行投資、運行、處置等的管理行為。股權管理是股份制企業在日常主營業務之外的一項重要經營管理行為。股權運營是否得當,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盈利能力,以及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一、股權管理的定義
股權是指股東因出資而取得的、依法定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和程序參與事務并在公司中享受財產利益的、具有可轉讓性的權利。股權管理,就是企業依據國家法律法規以及組織內部規章制度,對其所屬股權投資、運行、處置過程中各項活動所進行的決策、組織、控制和協調。集團化公司對其因對外投資產生股權而衍生的管理,也就是集團公司對其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參股子公司的管理模式。一般意義上,我們將集團化公司對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的管理模式成為集團管控,從這個層面上說,股權管理除了包括集團管控的內容之外,還應包括集團對參股公司的管理。股權管理囊括了企業的投資、戰略、財務、人事、收益等方方面面,股權管理不是微觀管理,而是宏觀管理;不是片面管理,而是全方位管理。
二、股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資本市場發育滯后,產權運作缺少規范
成熟的資本市場是資本運營的前提,同時也是搞好企業股權投資結構優化管理必不可少的因素。現階段我國資本市場發展較為薄弱,產權運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合規的地方,由此股權管理的健康發展也勢必會受到相應程度的影響。
2、股權管理風險控制
風險意識淡薄、風險防范措施缺乏對企業的影響往往都是致命的,現股份制企業中股權管理風險控制的問題主要是:(1)部分企業由于風險管理經驗不足,風險控制意識欠缺;(2)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過多專注于股權投資項目風險控制,而對公司內部運行風險控制給予的關注度不夠;(3)企業股權管理風險控制多停留在戰略高度,缺乏有效的實際管理經驗。
3、重投輕管,投管分離
企業重投資而輕管理,甚至在某些企業的常規意識形態當中認為股權投資是股權保值、增值的唯一途徑;而另一種情況則是股權的投入和管理職責分工不明,股權投資與股權管理結合度低,不利于后期股權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4、評價考核體制不健全
股權管理部門的績效考核體制尚未成熟,對董事會、監事會、股權代表等的工作成果也沒有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完整的評價指標體系,考核評價體制的不健全直接造成相關工作人員不能積極主動配合股權管理部門發揮有效作用。
5、行政干預
在資本市場不太健全的大環境下,無論是出于行政考慮、甚至是經濟利益,地方政府都不可避免的會采取直接或間接的手段干預當地企業的股權管理活動,而這樣的干預必將對企業的股權管理目標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三、構建科學的股權管理體系
有效實施企業集團化管理,要以股權管理為核心開展工作。以新《公司法》為基礎,通過股權管理來促進企業集團化管理。有效實施股權管理,應以提高集團公司控制力、加強各級子公司執行力為目標。這樣可以進一步提高戰略管理意識,制定科學、合理的集團戰略規劃,提高各子公司的戰略執行力,從而保障股東權利最大化。
1、戰略管理 一是從集團公司股權投資出發,對股權業務總體發展戰略的管理:二是對集團公司投資的控股子公司發展戰略的管理,使其與集團公司股權業務總體發展戰略相適應、相協調、搞好股權戰略管理,就要做好股權戰略研究工作,抓好戰略發展目標的確定與制定工作,明確股權戰略的指導思想、方針目標,落實好措施與規劃股權的戰略管理是股權管理體系的核心。
2、組織管理 明確集團公司股權投資的決策機構,提高股權投資決策效率。完善組織構架,逐步改變董事會、監事會人員設置因人設職、無標準、隨意性強的現狀。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根據企業規模、行業特點、產品歸類、股東構成等要素,制訂法人治理結構的組織構架設計方案,合理提出董事會、監事會人員構成,改善董事會監事會組織構架。第二,規范董事會、監事會任職人員的資格、條件和工作標準,按市場化運作機制來選人、用人、培養人。第三,完善基本規章制度,母公司要重點檢查監督子公司是否按按市場規律依法運營,促進子公司治理結構有效發揮作用,真正形成董事會決策、監事會監督、經營層執行的合理的組織架構和科學的運行機制。
3、制度管理 一是抓好集團公司內部股權管理制度建設,形成“一個指導準則、若干具體措施”的制度體系,真正使股權管理實現制度化二是督促各子公司搞好經營管理制度的建設,主要是建立和完善子公司內部的生產管理、經營管理、安全管理等基礎管理制度,促使各子公司規范管理、高效運轉創新股權制度管理,是完善股權管理體系的基礎。
4、優化工作流程管理 通過監控子公司的決策機構來反映股東的戰略意圖。在子公司召開董事會之前了解會議內容,通過股權代表反映股東的意見。由于董事會決議具有法律效應,因此必須做到事前監控,即在開會之前將母公司作為股東的決策或審查意見反饋下去。工作流程的調整、優化首先有利于提高效率、落實責任、明確分工,既可避免多頭上報、多頭管理,又可避免拖延和扯皮;其次有利于母公司全面掌握所投資子公司的所有重大經營管理的信息,實現對所投資公司董事會的事前控制和事后監督。
5、監督考核管理 主要包括股東對各子公司的經營管理情況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各子公司就其經營管理及重大問題向股東定期或不定期報告:對各子公司財務異常狀況的專項審計調查: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對股東的述職報告:股東對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完成委派工作情況的考核等建立股權監督考核管理,是完善股權管理體系的重點。
6、風險管理 一是要做好集團公司內都風險管理,即重點控制好股權投資風險和股權處置風險,應通過規范股權投資項目前期管理和建立股權投資項目退出機制,最大限度控制內部風險二是強化對各子公司的風險管理重點是加強各子公司以自籌資金所進行的項目投資,以公司財產為標的所進行的融資和抵押擔保,以及各子公司股權處置和應收賬款等方面的監控管理三是要建立集團公司內部的風險監控與預警機制,確保股東權益強化股權的風險管理,是完善股權管理體系的重中之重。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潮,大部分企業已經意識到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與世界接軌的重要前提條件,需要在強化公司治理結構的同時,對股權管理進行有益的探索。通過強化股權管理,來積聚企業發展的動力和活力,促進企業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建立科學合理的股權管理體系,不僅有利于解決股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規范股權管理行為;也有利于股權業務的可持續協調發展,確保股權保值增值。
【參考文獻】
[1]肖莉.國有企業公司化中的股權管理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5(5).
[2]陳曉紅,徐兵.企業集團公司組織架構模式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2000(01).
[3]劉傳輝.集團公司對控股子公司實施股權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經濟管理論壇,2011(3).
[4]張冀湘.論國有股權管理[J].經濟研究,1993(02).
[5]張春流.完善企業集團股權管理的探討[J].交通財會,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