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南仙
摘要:“創設情境”是數學教學中常用的一種策略。“數學情境”是含有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方法的情境,同時也是數學知識產生的背景,它不僅能激發數學問題的提出,也能為數學問題的提出和解決提供相應的信息和依據。文章就情境教學在小學中的運用談了具體體會,僅供參考。
關鍵詞:情境教學;生活;問題
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要培養學生的自身的學習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的有趣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讓他們從具體的背景材料中去發現,去探索相關的數學問題,這不僅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者數學活動,而且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潛能。
一、創建融洽師生關系
現代教學論認為:課堂教學除知識對流的主線外,還有一條情感對流的主線。師生關系好,彼此心里相容,教與學雙方都會沉浸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之中,教師講解激情滿懷,生動傳神,學生學習全神貫注,興趣盎然。反之,師生關系不容恰,學生必然會感到一種心理壓力,教師教學也不可能得心應手,課堂氣氛勢必沉悶、呆板。因此,民主、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是愉悅、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形成的基礎。平日,教師要注意深入到學生中去,和學生打成一片,交知心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師生感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用親切的眼神,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贊語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真誠地關懷和幫助每個學生,充分尊重他們,信任他們,尤其是關愛那些中差生。要允許他們在學習中出現錯誤,允許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允許學生質疑問難,對他們充滿愛心、關心、熱心、耐心和信心,巧妙撥動學生的情感之弦,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樂其教”,從而形成強大的學習內驅力。
二、創設富有生活氣息的教學情境
荷蘭著名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曾說過:數學是現實世界的抽象反映和人類經驗的總結,數學教育應該源于現實,用于現實。應該通過具體的問題來教抽象的數學內容,應該從學習者的經歷中所接觸的客觀實際提出問題,然后升華為數學概念、運算法則或數學思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一些富有現實生活氣息的教學情境,從中引申出所要講解的數學問題,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增長學生的生活知識,而且提高學生學習本學科知識的興趣。如:在《找規律》教學時,在講解新知之前,先在黑板上貼出三行水果來創設情境,讓學生找出規律。二年級學生一看黑板上花花綠綠的富有食欲的水果非常興奮爭著搶著說規律,并搶著說出第四行的水果該怎樣排列。在這堂課上每個學生都表現得很好,比老師照本宣科效果好多了。
三、創設有效問題情境
許多數學概念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在教學過程中若能將新舊概念間的聯系點設計成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建立起新舊概念間的聯系,從而引發猜想并驗證,可以使學生較容易地掌握新的概念。用猜想和驗證來創設情境,可引起學生認識沖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師提供主動探索和發現問題的條件,使學生的思維在問題的猜想與驗證中得到促進和發展。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教師挑戰性的宣布,老師不用計算就能知道哪些數可以被3整除,不信,試試看?學生紛紛舉出愈來愈大的數,老師對答如流,準確無誤。學生驚奇了,這里到底是什么“訣竅”呢?學生求知若渴的情緒被激活了。當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兩組數后得出“能被3整除的數個位上不一定是0,3,6,9”的結論時,教師及時提出:“到底怎樣才能快速判斷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能被3整除的數有什么特征”等問題,又一次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不知不覺投入到新知識的探索之中。
四、實物直觀演示創設情境
最直觀的教學手段莫過于實物模型,它能體現教學原則中的直觀性原則。對于抽象理論,通過實物演示,可以使學生一目了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物演示情景在小學數學中體現的尤為突出。數學較之其他學科有著嚴密的邏輯性,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和交流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讓學生在活動中操作、探索、發現、解決問題,從而不斷積累學習經驗,掌握學習方法。如在教學“圓柱的體積”時,我安排學生動手切蘿卜,讓學生動手動腦解決“怎樣使圓柱體轉化成了長方體”這個問題,從而理解和掌握了圓柱體的體積公式。這種利用實物演示創設教學情景,引導學生“學在生活中”,“在生活中學”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聰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五、創設有效電教情境
教學中,適當開設和應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集圖、文、聲于一體,能為學生創設一個多姿多彩的學習情境,有些數學概念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從自己的親自實驗或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演示及自己操作去領悟數學概念的形成,讓學生在動手操作、探索反思中掌握數學概念。這類數學概念的形成一定要學生動手實驗,仔細觀察,并能根據需要適當變換角度來抓住問題的特征以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是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除了真實的實驗外,還可以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設計一些仿真實驗,實驗的設計不僅是教師演示的一種工具,而且是學生進行動手操作的學具,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學會觀察、學會發現。有些數學概念是舊有概念的擴充,若能在教學過程中,揭示概念的擴充規律,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入新概念。這類數學概念形成的問題情境創設,其關鍵是揭示出相關概念的擴充發展的背景及其規律,從而引出新的數學概念,這樣就直觀形象地幫助學生疏到疑難,明悟規律,對培養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情境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線,也是學生學習知識的載體,在創設教學情境時,不僅要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的廣泛應用;還應創設具有“數學韻味”的情境,體現社會發展的新文化,以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開展積極的數學活動,促進數學知識建構。
參考文獻
[1] 王榮.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情境教學的運用[J].中國培訓,2015,08:164.
[2] 李興旺.淺析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赤子(中旬),2014,01:244-245.
[3] 陳美藩.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6,3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