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子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和高等教育地快速發展,社會對大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大學生畢業之后是否能夠順利就業已成為當下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就業是民生之本,解決好大學生就業問題不僅關乎學生本人的生存和發展,也對社會的穩定影響巨大。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既有社會、高校政策等原因,也有學生自身因素。本文分析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難;原因及對策
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生的綜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擴招政策的影響下,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遞增,大學畢業生就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大學生就業難題,關系到政府、高校、用人單位和學生本人等多個方面。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需要從宏觀上通盤考慮,統籌管理,匯集各方面力量來共同解決。
一、大學生就業難原因分析
(一)部分高校盲目擴招
近幾年部分高校進行了大規模擴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但同時盲目擴招也帶來了很多問題。主要表現為:教學規模擴大,高校教學設備、師資力量等無法跟上導致教學質量下降;高校用人機制和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學人才引進不到位;辦學條件差,學生學習生活環境無法得到及時改善;學科專業結構不合理,管理不到位,學生素質達不到社會認可標準等。
(二)高校人才培養與專業設置不合理
我國高校教育理念沒有與時俱進,教學方法較為簡單,看重傳統知識的教授,忽略對實踐能力的培養。部分高校在教學方式上仍然采用應試教育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理論知識強,實際操作能力差。許多高校在專業設置方面,更加看重的是可以帶來短期效益的專業。這種忽略自身實際情況而盲目追求熱門專業的行為,導致產出和需求不成正比。此外,部分高校就業工作不夠重視,類似于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等課程針對性不強,對學生就業幫助不大。
(三)學生就業渠道較窄
當前大多數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較窄,基本上都是由校園、社會招聘會、就業網站、報考公務員、熟人介紹等方式進行。學??梢赃M行推薦,但基本上學校推薦學生的機會比較少,且都是優秀學生干部或者學習成績特別突出者;而當公務員和很多大學生志趣不投,因此對于更多的畢業生來講,招聘會和熟人介紹算是現階段比較常見的就業渠道。然而面對每年眾多的高校畢業生,僅僅是這些渠道遠遠不能滿足畢業生的需求。
(四)大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
很多畢業生自我感覺良好,就業期望值較高,不清楚當前社會用人單位對于新員工不僅僅只看重文憑,對員工的團隊協作,溝通管理、創新等綜合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另外,大學生就業觀念依然停留在只愿意去東南沿海這些大城市,而對中西部地區等中小城市不考慮;或者對于工作地點、薪酬等要求太高,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影響自身的職業發展。
二、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對策
大學生就業難原因非常多,既有社會機制因素、高校教育因素,又有學生自身因素等。想要改變困境,需要集合社會、政府、高校以及學生本人的共同力量來完成。
(一)政府完善就業政策
政府面對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對畢業生就業市場進行深入研究探討,鼓勵大學生積極創業,設置專業的培訓機構對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進行創業培訓和指導;加大對畢業生的戶籍、檔案、社會保障等改革制度,制定靈活政策鼓勵畢業生合理流動。對于未就業的大學生,政府應制定相關的法律政策,建立未就業大學生人員庫,對暫時未就業的大學生給予臨時的經濟資助并建立有針對性的就業培訓機構來促進大學生就業。
(二)高校體制改革,加強就業指導
高校進行體制改革是改善大學生就業難的重要環節。高校一方面需要改變長期形成的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模式,多開設實踐性強,實用性高的課程,并根據專業實際發展情況,多建立實踐基地,讓學生多接觸社會實際需求,提高大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應加強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當前許多高校對于大學生就業指導更多地傾向于臨近畢業的同學,沒有形成系統性,就業指導應貫穿于整個大學生涯階段,讓學生早了解、早制定、早行動,樹立明確目標,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另外,就業指導工作隊伍應該更加專業化,不僅能把握宏觀就業指導方向,還能針對不同專業、不同特點的大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職業指導。
(三)轉變就業觀念,提高自身素質
大學生自身綜合能力是就業成功與否的關鍵。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將個人規劃和社會需求緊密結合,自覺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第一、大學生在校期間應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增強自身就業競爭力。綜合能力越強的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就越能占據主動地位。其次,當前社會競爭激烈,大學生需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轉變就業觀念,適當放低就業要求,對于工作最好先就業,再擇業。再次,當前國家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擁有一技之長或者相關創業資源的大學生可以自主創業來解決就業問題。
參考文獻:
[1]張小明.當前我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研究[M].貴州師范大學,2008年.
[2]吳亦明.社會保障與就業[M].吉林人民出版社.
[3]姚佩玲.淺析大學生就業困難原因及對策[J],2014.
[4]張芳.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分析及指導對策[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