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云慧
【摘 要】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內容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對學生初中語文成績的整體水平有重要影響。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對閱讀教學的重視程度還不夠,需要教師采取積極的措施加以改善。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存在的問題 具體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5.034
在當前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據重要比重,對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的提高有重要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提醒學生注重對閱讀教學的學習,并有意識地采取積極地教學措施幫助學生提高閱讀學習的能力。為進一步保障閱讀教學的效果,教師首先要認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并能夠自覺發現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供有針對性的教學措施,最終促進學生閱讀學習水平的提高。具體來講,當前的閱讀教學主要延續了傳統課堂教學的模式,從這一意義上講,當前的閱讀教學簡單地停留在教師傳授的層面上,學生的自我參與能力和參與程度還比較少。而當前教育教學改革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為閱讀教學注入新生氣。有關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具體解決方式這一問題的認識,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分析。
一、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在當前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沒有脫離開單純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
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進一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效果。所謂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實際上是指,教師長期以來受到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思維慣性的影響,其教學很難脫離開原有的教學模式,也難以做出新的突破。而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不能夠滿足當前新課程改革教學的教學要求。教師單純的灌溉式的教學方式,將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而這些也將進一步影響到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狀態的良好與否將影響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好壞與否。尤其是在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之中,學生自主學習對其對閱讀內容的接受和理解,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之中,教師要想獲得教學效果的改善,就需要對原有的教學模式加以反思。
(二)在當前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忽略了閱讀教學與其他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系
初中語文教學內容在整體上是相互聯系的。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教學和其他學習內容應該是相互聯系,互相影響的。但在實際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以及文字學習等多方面的內容之間存在相互滲透的關系,為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在其他教學內容的講授中提醒學生意識到對這一教學內容的學習,不應當簡單地停留在閱讀寫作或者識字等層面上,而是要深入到文章、文字的內涵之中,從探索文章的用語、句式結構、情感表達、修辭手法的應用等多個方面入手,來實現自我閱讀能力的不斷提高,然而,在實際的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對這一概念的認識和理解還不到位。
(三)在當前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忽略了對學生的閱讀學習技巧和方法的教授,學生的學習缺乏系統性
經過長期的學習和練習經驗的積累,我們會發現很多學習類型都是有規律可循的,閱讀學習也同樣是有規律可循的。在初中語文的閱讀學習中,學生能夠接觸到的文章修辭手法以及文章的用語結構等都是有限的。也就是說,學生如果掌握了其中的一部分,就會對文章的句子理解、句法結構的理解等多方面的內容有更加清晰的認識。而在初中階段,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和自我發現問題的能力還有待提高,在學生學習能力不足以支撐他們的閱讀學習的時候,教師就需要發揮主導作用,指導他們總結閱讀的方式和方法。
二、解決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問題的具體措施探析
第一,為解決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教師的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學習新課改教學理念,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具體來講,教師可以通過參加網絡課程培訓等方式來獲取有關新課程改革相關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要求,并能夠在此基礎上樹立起新的教學理念。這種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打破原有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認識,逐步從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中脫離出來,轉變為以“導”為主的教學模式。而這種以“導”為主的教學模式又具體體現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之中。
第二,為解決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教師的教學忽略了各模塊教學內容之間聯系的教學問題,教師可以將閱讀教學貫穿到語文教學的各個內容之中。為此,教師在講解作文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將文章中的修辭比喻、文章的段落布局等指出來,并給學生提供范文進行閱讀。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向學生解釋作者這樣寫的原因和用意是什么。這樣學生就能夠在簡單地文章段落的學習中獲得較大的提升。
第三,為解決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教師的教學重知識傳授,不注重方法引導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采用“授之以漁”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逐步引導。比如,在講解一篇關于寫季節的文章時,教師可以根據文章的具體寫作內容劃分段落布局。有的文章從“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入手,分別寫不同季節具有的獨特性,有的作者會從一個季節入手,抓住該季節獨有的特點進行書寫。這種書寫往往更加注重對細節的描寫。比如在寫“春”這一季節的時候,可能會寫到春雨、小草、大地、河水等多方面的內容。教師在閱讀教學的時候,要有意識地提醒學生對季節描寫手法多樣性有所認識。這樣,學生就能夠對文章的結構布局有所了解。同時教師也可以向學生介紹常用的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而這些都是提高學生閱讀效果的有效手段。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教學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為了進一步促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和改善,教師就需要采取積極的教學措施,從改善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方面入手,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培養起良好的閱讀自信心,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良好的助力因素。實際上,也只有在這種教學措施的推動下,學生的閱讀學習才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教師的教學也才會有相應的進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教學水平也可以得到有效地提高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