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熙如
【摘 要】高中語文這門科目對于許多學生來說都是比較容易學的,但是大部分學生都處于中等水平,難以突破,這令很多教師苦惱。事實上,我認為,想要學生有所突破,培養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是關鍵。
【關鍵詞】高中 語文教學 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5.036 語文這門科目比起其他科目算是比較簡單的。很多學生就算偏科也不會偏得太嚴重。因為這門科目本身的局限性,所以大多數學生考試既不會太差,也不會太好。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在高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成績特別拔尖的學生很少。這就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我們要如何去做才能讓學生的語文成績更好,而不是只是中等。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我對少數幾個拔尖學生的觀察與溝通,發現他們普遍都有幾個共同的特征。首先,他們的文字功底都特別好,這些學生的作文一定是寫得比較創新而且優美的,并且在寫閱讀題之類的時候他們從來不會留白,每道題都能分析的特別的完整;其次,他們都喜歡看書,喜歡摘抄,喜歡寫日記,這是他們告訴我的,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他們的文字功底那么好;最后,他們都說特別的喜歡語文,因此課外涉獵很多課外書,很多課堂上提到的東西他們會去在課外去尋找資源,上課的時候也會很認真。總的來說,就是他們本身都對語文有著莫大的興趣。很多學生,尤其高中學生,都覺得語文是個可學可不學的科目,因為平時老師上課講的好像跟考試沒什么用,只要自己考試之前背了字詞,背了好的句子,看了一下閱讀分析,分數就那樣。雖然確實是這樣,語文學習本來就是一個語感的培養問題,有的學生可能上課從來不聽課,也比認真聽課的學生考得好,但是我們需要了解的是那個不聽課依舊能考高分的孩子課外肯定是付出了很多的。既然興趣在這門學科中這么重要,那我今天就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談幾點。
一、幫學生理解語文的魅力
語文這門科目一直以來都是很有魅力的科目,可是為了應付考試,卻被很多老師把這門課上的很枯燥。學生感受不到這門科目的魅力,自然對這門科目提不起興趣。試想一下,如果一個老師能夠通過自身的言教,給學生們帶來不一樣的體驗,讓學生看到這門科目最美好的一面,學生們還會認為這門課聽與不聽都一樣嗎?任何一個孩子都是有好奇心的,他們抗拒不了美好事物的吸引。可能有的老師又有疑問,怎樣讓學生理解語文的魅力呢?語文這個詞的概念很寬泛。語文,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門重要學科,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的漢文及漢語工具。它既是語言文字規范的實用工具,又是文化藝術,同時也是用來積累和開拓精神財富的一門學問。首先,作為一個老師,自己要能夠全面的理解語文這門科目的范圍。即使是這樣說,也顯得太過狹窄。我認為簡單的一筆一畫,遠古時代的甲骨文,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遺留下來的各種文化,都是語文。因此,從這些方面入手,讓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
二、感受文學的魅力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遺留了大量的文學。春秋戰國的詩經,漢賦,魏晉南北朝的書法,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無論是何種文學體裁,都有它自己獨特的魅力。當然,這些東西太過寬泛,我們也沒有那么多時間把這些東西通通給學生傳授個遍。我們能做的只是在講解課堂內容的時候把這個文學中蘊含的東西讓學生明白。比如說屈原跳江這樣一篇課文。我們可以聯想到端午節,很多人都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跳江,甚至于連典故都這么說。但是如果真正的能夠多學習,涉獵深,你就知道屈原跳江他不是端午節的由來,而是端午節的一個依托。端午節的形式,賽龍舟,灑黃酒,其實在屈原跳江之前就已出現,為了驅蟲避暑,但是屈原的出現讓這個節日更富色彩而已,任何一個事情他都不能是單一的存在。你要能把這些東西講出來,那學生一定會對你佩服得五體投地。像平時講一些詩,你就單純的分析什么押韻,什么平仄,學生聽不懂,他也不想聽。但是如果你能換種方式,用一種辯證思維,批判的有聯系的看待問題,學生自然會對文學提起興趣,也自然會對你的課堂感興趣。
三、語言技巧的使用
如果說語文像英語、日語等一樣只是單純的看作一門語言,那就很是注重語言技巧了。就像英文老師,從他的口語中能看出他的水平。作為一個語文老師,從他的言談舉止中也能看出他的文學素養。語文中語言技巧不是看普通話有多標準,而是能不能靈活運用語言。中國從古至今,語言技巧就一直是一門深刻的學問,作為一個老師能否做到談吐不凡,幽默而不粗俗,低調而不自蔽,大氣而不浮躁。在與學生溝通的時候,或是在上課的時候,如果能夠巧妙的運用語言技巧,不僅會讓學生刮目相看,也能提高課堂的活躍度,還語文課堂一個本真的面目。如在課堂上偶遇突發情況時,一學生在課堂上呼呼大睡,甚至突然冒出了打鼾聲。這時候,如果老師闊刀弄斧,大動干戈,那一定會使學生們的課堂情緒受損,影響了別的學生,不妨作用幽默的方式,讓他的同桌叫他起來吃飯了。學生們一定會大笑一番,然后很快的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師這里來,課堂氛圍也會好很多。當然,在授課時也可以作用幽默的語調,講那些對學生來說比較枯燥的文言文,枯燥的詩詞。我相信,一個老師如果能夠掌握好語言技巧,一定會使學生對這個老師和這門科目都有極大的興趣。
四、教學過程中采用創新模式
上文也提到很多在教學過程中適宜采用的技巧。比如語言技巧的靈活使用,善于利用幽默,辯證的思維引發學生思考,用一些更深刻打破常規的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這些方法都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很有利于教學的。另外,還可以采用一些其他的創新模式。現在新課改下都講究課堂形式豐富多樣。語文本來就是一個比較注重思考議論的科目,所以一定要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比如講作文的時候拿到一個命題,可以讓學生們自己來講這個命題可以寫成什么形式,可以有什么創新的方式。讓他們自己來講的效果會好過老師講,因為那個時候他們一定會自己思考,等他們講完了,老師可以適當補充,起到一個總結的作用。除了讓他們自己講,自己思考,還要讓他們自己學會思考。
五、結束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是哪一門科目,提高學生們學習的興趣都是至關重要的。尤其在高中語文這樣一門本身就很具有辯證思維價值的科目。如果課堂無法活躍起來,而是老式的教學模式毫無生機,那這門課的意義就沒有體現出來。愿諸君共勉,在提高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氛圍這條路上能真正的有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