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亮
摘要:初中語文閱讀會因為社會背景的不同,給學生的閱讀與理解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創設閱讀情境成為學生理解文章的最好辦法。
關鍵詞:情境創設方式;初中語文閱讀;情境創設目的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通過情景的創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成為目前很多初中學校關注的焦點。閱讀課作為初中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課程中的情景創設對于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至關重要。教師為學生閱讀營造一定的氛圍,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本文主要針對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的語文課本,結合實際開展情境創設方法的研究。
一、模擬閱讀中的情境
理解文章思想感情,必須在了解文章內容、理解文章主人公思想感情的基礎之上,做到這兩點,學生必須學會換位思考,因此老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利用各類教學工具創設文章情境,營造類似氛圍,幫助學生理解文章。
1、同類課文共同營造氛圍。人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的單元主旨較為明確,每單元的文章思想感情大致相似,因此老師在教學中只需要將單元內的文章相互聯系,營造相類似的氛圍,就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一個單元內的不同文章,并且加深對文章主人公思想感情的理解,更好的把握單元主旨,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的課本為例,第一單元主旨是主人公面對人生中的變動與挫折,所采取的態度與應對方式,以及思想感情的變化;第二單元描寫的是國家危亡之時,社會大眾的感情變化以及生活變化,以此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第三單元描寫的是杰出人物的日常生活或者人物傳記,讓學生認識或者了解杰出人物的生活與情感生活,培養崇高的思想感情,養成嚴謹的治學態度,并且從杰出人物的故事中汲取到有用的學習方式或者生活方式;第四單元主要是對我國民族藝術的描寫,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感受到祖國多彩的民族藝術,維護民族團結,并且優秀作家的描寫方式,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2、影視資料創造氛圍。相似的思想感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創造類似的閱讀氛圍,但是觀看影視資料可以讓學生更直觀的認識文章的內容,方便學生換位思考,理解文章思想感情。例如在學習第二單元的文章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國家滅亡的片子,特別時我國民族危亡期間的電影或者紀錄片:圓明園、風云兒女、開天辟地等,這些影視資料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民族危亡時期,人們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感情的變化。除此之外,老師可以讓學生回家向社區內或者家中的老人了解當時的人民的思想感情與生活情況,并且老師還可以建議家長讓學生在飲食上接近戰爭時期的人民飲食,更好的“感同身受”。這些做法的實施為學生創建了一個較為接近的文章氛圍與思想情感,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做到換位思考,理解文章內容。
二、角色扮演加深理解
營造相似的氛圍幫助學生了解文章的背景,理解文章的故事內容,而角色扮演則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主人公的感情,把握主人公的情感變化與心理活動。但單一的角色扮演只能讓學生了解到一個主人公的情感內容,不利于文章整體的理解,因此在角色扮演之后,不同扮演者之間相互交流,可以幫助理解文章整體感情。
1、分類扮演揣摩角色思想感情。分類扮演適合主人公較多的文章、或者主人公心理活動較為明確的文章,這樣的文章方便學生更投入、更深情的扮演。在講授《最后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講述當時的社會大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情況,也可以播放資料將學生帶入到那樣的戰爭氛圍中,之后開始模擬最后一課的情境,由一個或者多個人共同扮演小弗朗士,表演出與學校、與老師、以及與知識的依依不舍之情,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和平生活的寶貴,理解小弗朗士內心的不舍之情。之后可以模擬戰爭氛圍,播放戰爭視頻,營造一種保家衛國的戰爭感情,引出《黃河頌》的學習內容,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黃河頌》合唱表演,在表演中見識到黃河的雄偉壯闊,黃河兒女的團結,以及面對戰爭的無畏感情,從而抒發對國家的熱愛,培養愛國情懷。
2、小組合作交流看法、角色扮演是團體活動,學生可以在扮演模擬過程中交流各自的看法,也可以在表演過后由老師組織共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以學生為本位,組織學生交流看法,允許學生適度表達,千萬不可因為學生看法過于“活脫”,脫離討論主旨就禁止學生發表相關言論,畢竟團體交流這個環節是讓學生了解不同主人公的思想變化與心理活動。在講授到《爸爸的花兒落了》時,學生可以交流對于“長大”各自的看法,并聯想自己小學畢業時的情境,思考自己是否已經“長大”、總體來說,大部分學生一定會表示自己還未長大,還不能理解本篇文章等,這時教師可以將網絡上生活艱難或者經歷曲折的學生的生活日記或者相關報道展示出來,讓學生在對比中認識到自身生活的舒適,從而理解作者林海音的感情變化,理解長大的真正含義。除此之外,小組交流的起點最好是從生活經歷出發,落腳到文章內容,這樣既可以幫助老師開展課堂內容,又可以讓學生由淺入深的認識文章內容。例如在講解《傷仲永》一文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學習經歷,聯想并懷疑自己是不是另一個“方仲永”,從而警醒學生要認真學習,不可自滿驕傲,停止學習。
三、教師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思想
學生在觀看影視資料或者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往往會因為時代以及生活的差異,產生一些啼笑皆非的想法,并在相互的交流中能夠得到小伙伴的認同,例如在交流國家危亡時期的思想感情時,部分“熱血”學生可能會有這樣不符合主流的言論:戰爭挺好的,人們可以有槍,可以練習射擊;我們可以像小弗朗士一樣,不用上學沒有作業;如果有戰爭我可以趁亂搶劫等等。學生產生這樣的思想時,老師應該認識到學生確實有認真去思考,即使思考的內容不爭取,但是仍要鼓勵學生的思考行為,之后就需要給學生普及常識或者理性教育。這樣的教學內容雖然不屬于文章內容,但是卻和文章內容息息相關,讓學生在文章與現實的差距中,有所感悟,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并在老師的引導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四、結語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離不開閱讀情境的創設,情境的創設可以幫助學生認識現實生活以外的內容,并且感受到時代的差距,從而更方便的換位思考,理解文章內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因此在這種背景下,廣大的教師應當重視語文閱讀課中的情景教學,通過實踐不斷的完善教學的方法,提升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字蘭英.初中語文閱讀中的情境創設.
[2] 唐芬娜.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情境創設.
[3] 代芳.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境創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