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霖
【摘 要】上市公司在內部控制控管理方面重要任務之一是披露內控信息,其中要根據財務部公布的標準開展,準確地衡量其內部控制信息所具有的完整性、合理性、合法性還有有效性,并出具給信息使用者內部控制評價報告。本文通過對我國上市公司在內容信息披露工作做出分析,發現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問題;對策
一、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現狀
為了反映上市公司的良好投資價值,在資本市場發展過程中,就要求我們要使內部控制制度完善并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其中投資者選擇科學的方案的重要依據之一是上市公司的內控信息。鑒于我國的上市公司在內控信息披露方面的發展,相關規定自2011年1月1日起實施。目前有關上市公司披露內控信息方面的法律的逐漸優化,覆蓋內容越來越廣泛,水平也在不斷上升,但隨之在上市公司披露內控信息方面也反映出部分問題,分析問題,可以對改善相關工作給出重要的依據。
二、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拒絕承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
主要披露強制性信息,輔以披露自愿性信息是當前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主要政策。上市公司披露內部控制信息的自愿性,近年來,由于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和公司生活環境的改變將得到加強。目前,雖然幾乎所有上市公司都披露了內部控制信息、自我評估報告和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但是總的來說,披露質量有待提高。他們大多不愿承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本著應付了事的態度,披露程度只停留在監管部門的要求上,主動性較差。
(二)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內容寬泛不具體
披露的內部控制的內容不突出,問題也并不是很重要,這可能會阻礙使用內部控制信息的信息使用者的投資決策。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1、在建設及其作用上,雖然細致描述了公司內控建設的內容,但是在涉及內控核心內容方面,例如“問題和措施”比較模糊和空洞。2、董事會的自我評估報告中,只有部分上市公司披露了公司的自我評估,有的雖然披露了,但沒有實質性內容,對于問題也避重就輕,使得信息使用者對其的利用相當有限。3、獨立董事評價意見中,其展現的內容缺乏實質性,只粗略說明了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一般情況。4、在對監事會的評價中,同樣出現內容缺乏實質性的問題,許多公司也會公布同樣的內容。5、僅少量上市公司披露了設計組織評估的部分。
(三)部分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缺少評價報告和審計報告
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六年的發展時間內,對于上市公司內部信息披露的持續優化制度,有關法律法規的規章制度適用范圍覆蓋了我國所有上市公司。對《中國上市公司 2016 年內部控制的白皮書》地進一步理解了解到,有2670 家上市公司進行了內部控制評價報告披露,總體披露占比 94.58%。 2638 家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體系被認定為整體有效的,占比 93.45%;有 32 家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體系被認定為非整體有效的,占全部企業的 0.39%; 14 家財務報告無效而非財務報告有效的,占全部企業的0.50%。在所有的公司中,有7個內部控制數據,總的來說,它被認為是無效的,占全部企業的0.25%。
(四)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缺乏可比性
會計行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研究仍在發展階段,仍缺乏明確統一的會計準則可以規定披露的方式和形式,沒有有關的法律規則會使得不同的企業通常根據自己的特點和偏好信息的披露方法和形式進行信息披露,可選性強,造成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缺乏可比性。
三、解決對策
(一)強化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宣傳及學習工作
由于對內部控制沒有深刻的認識,一些上市公司的高層管理者以自己的思想左右內控,甚至為了獲得自身利益而任意篡改內控信息。這也導致了金融欺詐的風氣。缺乏對員工的內部控制,會導致生產力低下,甚至阻礙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上市公司需要對披露內控信息的重要作用加強進行宣傳工作,進行內部控制的培訓,讓管理者有信息披露的重要性意識,同時讓員工加入到研究內控工作的過程中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上市公司要意識到信息披露對自身的長遠發展十分有利,只有正視自己的短板,才會找到方向并去改進,短期看來,采取不披露也許會給公司帶來短期利益,但是會阻礙公司的長期發展。內部控制信息的詳細披露也對良性投資者有一定的吸引力,使公司獲得更多的投資機會。
(二)規范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方式
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方法非常重要,信息披露方式的統一不僅有利于同一行業的橫向比較,也有利于不同行業縱向比較。規范內控讓分析比較更具有可行性和高效性,經過明確披露方法后還應該明確披露內容,例如披露的地點、內部控制自我評價模板和特殊情況的模板。對行業不同,領域不同的比較,在不同領域的自我評估模板的規范里得到加強,有利于投資者進行分析并作出選擇,有效地提高了市場運作和管理的效率。
(三)完善企業信息披露的有關規范
財政部、證監會和其他部門需要明確企業信息的流程、標準等。同時,審計委員會和監事會應及時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提出監管意見,以加強對上市公司的披露。有關部門以資本市場的發展需要為根據,修改和補充有關的指導方針和意見,嚴懲違法操作的企業。此外,進行信息披露時,企業應該充分考慮工作中有關的各個方面,確保信息披露的可靠性。根據標準的具體內容和報告格式的規定,以及注冊會計師發表的審計意見,披露的信息是真實有效的。
(四)健全外部監督體系
企業需要實現利益最大化的目標,大多不會全面如實地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事實。想要使外部范圍和政府完整的環境信息監督體系得以完善,使系統的第三方指數評價體系得以構建,使社會利益相關者的監督得以加強,不僅要有第三方監督機構與政府的強制監督體系,還需加強社會公眾等利益相關者的參與和環保意識。能源產業企業的環境報告可以通過電視網絡和其他傳播平臺達到傳播目的。還需提高投資公司顧問的環境會計質量,在能源行業引導中小投資者進行積極投資。
【參考文獻】
[1]王楠. 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探討[J]. 商場現代化,2016,(27)
[2]馮鐵. 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問題研究[J]. 財經界(學術版),2016,(19)
[3]張越. 淺析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建議[J]. 山西財稅,2016,(09)
[4]許明舜,葉陳剛. 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問題實證研究[J]. 國際商務財會,2016,(08)
[5]劉國威. 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問題研究[J].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07)
[6]宋潔. 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質量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2016.
[7]李漫. 淺議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問題[J]. 現代經濟信息,2016,(11)
[8]于俊旺. 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與盈余質量相關性研究[D].河北大學,2016.
[9]胡勝. 對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問題研究[D].云南大學,2016.
[10]孫莉. 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及缺陷程度評價[D].太原理工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