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慧娟
【摘 要】網絡流行語是網絡語言中的一種,伴隨著網絡的發展和興起形成了獨特的網民交流方式。以其創新性、娛樂性和廣泛性等特點與青少年相互吸引,而青少年的價值觀也在網絡流行語的影響下發生了改變。厘清網絡流行語帶來的消極影響,合理利用網絡流行語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積極影響,提出應對網絡流行語發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影響的具體對策,創新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的途徑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婚戀觀;教育對策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7年1月22日在北京發布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31億,相當于歐洲人口總量,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3.2%。青少年作為一個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的群體,已然成為了網絡活動的主體,也是網絡迅速發展的受益者和影響者,在使用網絡的同時就不可避免地要大量使用網絡語言,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成了網絡流行語的主要創造者和使用者。網絡的流行語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一、網絡流行語的相關概念
(一)網絡流行語的含義
網絡流行語作為網絡語言的一個分支,在網絡空間產生了一定影響,目前學術界對網絡流行語尚未形成一個較為公認的定義,本文所指的網絡流行語參照《論網絡語言的大眾文化特征》一文,將其定義為在一定時期內,在網民的聊天、博客等領域中被廣為傳播和使用的聊天語言,是網民在互動共享中形成的約定俗成的表達方式。可見,網絡流行語不僅是一種網民用于交際的語言工具,更重要的是,它還反映社會問題和現象,包含一定的社會意義和文化內涵。
(二)網絡流行語的特點
1.創新性
開放的網絡平臺使得信息互動更加迅速,這就使得腦洞打開的網友在網絡空間中通過一系列的聯系和互動創造出了許多新穎的網絡詞匯。有些網絡流行語甚至是天馬行空,沒有邏輯性,但是又能表現出某一種現象,讓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想要表達的含義,同傳統的語言相比,網絡流行語的創新性是最突出的特點。
2.娛樂性
網絡語言源于生活而發于網絡,應運而生的網絡流行語以幽默、恢諧的特點讓大眾能夠更加輕松愉快地交流。而這種方式不同于書面語的規范性,使網友溝通起來更增強其愉悅感,類似“洪荒之力”、“小目標”這種雖然有些調侃的意味,但是確實讓網友能夠運用到很多交流的語境中,大家在娛樂過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受到激勵,比如當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默默暗示自己擁有“洪荒之力”,可以戰勝一切困難,與他人溝通時也可以更加輕松,調節氛圍。
3.廣泛性
網絡流行語的“流行”之處就是因為被廣大受眾所認識所了解,所以具有一定的廣泛性。網絡流行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能夠將網絡熱議事件熱議人物與生活中的語言結合起來,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例如,有些網絡語言是進行歸納總結,有的是重新排列組合,還有一些是取其諧音等等。這些新鮮生動的網絡語言被廣泛接受和使用,并能很快引起大眾的熱議。
二、網絡流行語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發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為重要的就是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而創新方法首先就要先了解客體,我們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適時引入網絡流行語,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進而拉近與青少年的距離,加強與青少年之間的溝通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很多青少年來說就是老師的說教,知識的灌輸等等,甚至很多青少年認為這些是很枯燥無味的,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使得教育效果和教育目標背道而馳。而現在的青少年大多追求時尚,追求個性,網絡流行語的形式多樣,包含的內容也非常多,在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如果轉換一些詞語的用法,就會很快引起青少年的注意,將課堂的氣氛調動起來。同時,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加入網絡流行語有利于加強青少年同輩群體自我教育。所謂的同輩群體,就是同齡人中,是年齡、興趣、愛好、態度、價值觀、社會地位等比較近的人組成的群體。特別是在青少年期,同輩群體的影響,正變得越來越重要,甚至有可能超過父母和老師們的影響。因為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通常接受的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數都是老師和家長知識傳授或者以身作則的示范來達到的,同輩群體間相互的教育由于日常生活中互動較多,更加了解彼此,所以同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發揮積極作用。
(二)消極影響
網絡流行語是青少年彰顯個性、體現創造力的一種重要形式。使用網絡流行語,讓青少年彼此之間拉近了距離,同時也是彼此認同的一個途徑。但由于網絡環境的開放性,使得一些不良網絡語言也在廣泛流傳,不僅削弱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沖擊著青少年理想信念的樹立,青少年正處于價值觀樹立的關鍵階段,一些摻雜著負面導向和消極情緒的網絡流行語的會對青少年的思想和情緒造成很大的影響。青少年不同于成人對網絡環境有一定的辨識能力和自控能力,他們在自身的成長過程中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模仿和突破的過程,他們受到一些不良網絡流行語的影響會盲目跟風,由于缺少自我辨別能力,最終會導致影響自己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確立。
三、應對網絡流行語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影響的對策
網絡發展的愈加迅速,網絡流行語產生的速度也愈加迅速,面對網絡流行語的影響,我們只有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提出一些具體的對策,使得網絡流行語為“我”所用,發揮其對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作用,才可以進一步發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一)規范網絡流行語的評判標準
網絡文化在本質上也是一種“快餐文化”,一個流行語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出現,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被人遺忘。對于正常生活來說,網絡用語是一個特殊的語域,網絡交際時的話語方式是非正式的,輕松的,除了網絡用語之外還有一些表情等作為輔助表達。但是這和生活中的規范性語言還是存在非常大的差距的,所以不同的場合,網絡流行語是不能適用的,所以對于網絡流行語要建立規范的評判標準,將一些不良的、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以及存在負面導向的網絡流行語剔除,為青少年建立一個干凈的網絡語言環境。網絡流行語固然有跟風從眾,用于粗俗不雅的一面,卻也有正能量的另一面:網絡流行語建構了一種新的話語體系,為我們觀察社會變遷和社會心態的走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窗口,而且作為時代的鏡子,網絡流行語也反映出民眾的利益訴求。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引導網絡流行語沿著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而不是全部扼殺,通過規范網絡流行語的評判標準,經歷了洗禮后,好的就會留住,不好的就會淘汰。endprint
(二)培養青少年的媒介意識
青少年的媒介意識一般指青少年對媒介信息的理解、運用的能力和機會,這里的媒介信息主要是網絡流行語。青少對于網絡環境的認知尚不成熟,所以要培養青少年的媒介意識,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網絡流行語,讓網絡流行語為其生活和學習所用。很多青少年會刻意參與網絡流行語的傳播,因為這樣可以滿足他們與社會發生關聯的需求,使用和傳播網絡流行語,也是對自我時尚的彰顯,有一種跟風從眾心里存在。尤其是青少年正處在青春期,想要引起關注,得到別人的崇拜,就會將網絡流行語的使用范圍擴大化,甚至刻意炫耀自己會多少網絡流行詞匯,嘲笑不理解的那些同學,不僅影響了自己的心理健康,也影響了自己的語言規范性。
(三)創新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
近年來,網絡流行語逐漸從最初的單一形式、標準化、口號式發展到今天的多樣化、個性化、娛樂化,發展速度可謂是非常快,青少年接受新鮮事物的速度也非常快,他們更新自己的語言建構的同時,自己的價值觀也在潛移默化的形成著,教育者如果不熟悉網絡流行語,在與青少年開展溝通交流時,由于語言的差異性,可能就無法得到青少年的認同甚至還可能引發逆反心理,進而影響教育效果,從而失去網絡陣地的主動權。因此,教育者就必須熟悉網絡流行語,分析網絡流行語,宏觀的整體把握網絡流行語的動態,及時把握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動向。面對這些新變化,必須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提升教育的針對性和效果。
(四)推動主流文化影響力
網絡媒體正取代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迅速成為青少年學習知識和傳播信息的新型媒介,使青少年有了利用媒介充分表現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的平臺。媒體化的不斷發展和網絡文化日日常新,在給文化傳播帶來活力的同時也帶來諸多的矛盾和問題,使得網絡信息變得異常復雜,網絡流行語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衍生出來,一些不良的語言對青少年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只有推動主流文化,讓主流文化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占據重要位置才可以幫助青少年樹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利用各大門戶網站、論壇、博客等多種渠道傳播主流文化,用科學的標準對紛繁復雜的文化信息進行篩選,增強主文化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柳麗慧.從語言學角度看網絡語言[J].重慶社會科學,2006,9
[2]田歧立.網絡語言傳播政治理論的價值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2,(1).
[3]張敏.流行語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D].蘇州:蘇州大學,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