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悅峻
服務業是聊城市經濟發展中的短板。它起步晚、總量小、結構不合理、龍頭企業少、部門管理分散。因此,要把聊城市打造成為冀魯豫交界地區現代服務業中心城市,就必須采取強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動服務業快速發展。
一、發展思路和工作重點
1.服務工農業,優先發展生產性服務業。①現代物流業。發揮交通區位優勢,突出發展現代物流業。通過剝離工商業企業內部的物流業務,培植一批專業物流企業,發展一批第三方物流企業;通過推進物流園區建設,集聚一批大型物流企業,形成主要為制造業服務的物流集聚區。加緊建設現代物流基地,重點搞好原材料和農副產品等大宗物資的存儲運銷;培育壯大汽車商貿物流中心,努力打造冀魯豫地區功能最全、服務最好的汽車商貿物流集聚區。②金融保險業。以提高銀行、保險、證券等行業服務水平為重點,以融資形式多樣化和信用手段現代化為方向,推進產品創新,完善服務網絡,拓展金融市場。積極引進外地金融機構來聊城設立分支機構、開展業務。鼓勵大型企業集團成立財務公司,推進資產重組和資本經營。在繼續擴大間接融資的同時,加快培育一批市場前景好、素質高的大中型服務企業進入證券市場融資。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建設信用社區,打擊惡意避債行為。豐富保險產品種類,大力發展養老保險、財產保險、人壽保險、農業保險。積極探索保險資金、郵儲資金回流的方式和途徑,支持地方經濟發展。③信息服務業。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統一、安全的物流信息平臺、電子認證體系和金融系統電子支付網絡。推進社會公共服務信息化建設,重點發展以便民利民和方便企業為目的的信息化服務。加強企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推進電子政務,廣泛運用互聯網開展信息發布、行政審批、行政管理、稅費征管等政務活動,提高政務自動化和公開化水平,提高行政管理和服務效率。④商務服務業。規范提高律師、公證、會計、審計、資產評估、工程與管理咨詢、科技咨詢等商務服務業,積極發展證券、保險、人才、勞務、法律服務等中介組織,大力推廣代理、代辦、經紀、拍賣等中介服務方式,為企業經營管理、居民消費和社會信息溝通提供服務。引導一般性商務服務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培育一批商務服務業品牌。
2.突出本特色,積極發展生活性服務業。①文化旅游業。應當把歷史文化、河湖生態、溫泉資源和觀光農業統籌起來,進一步打響“江北水城·運河古都”城市品牌,運用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等城市名片,充分挖掘水文化、運河文化、阿膠文化、紅色文化、名著文化、名人文化等特色旅游資源,謀劃建設一批具有強大沖擊力、震撼力的旅游大項目,如加快建設中華水上古城、運河和徒駭河景區等;如舉辦水上大型觀賞類、競賽類項目賽事,開發水上夢幻世界、夜游東昌湖等富有參與性、互動性和趣味性的文化娛樂項目。建設旅游商品、文化娛樂、特色小吃等特色街區。以京津濟等中近距離城市的中等收入居民為主要目標游客群,加大旅游宣傳促銷力度。繼續辦好大型節慶活動,提高市場化運作水平。完善吃、住、行、游、購、娛一條龍服務體系,提高產業化水平。開發剪紙和面塑等特色民間藝術、雕刻葫蘆和御封腰帶等旅游商品、武大郎燒餅和魏氏熏雞等特色美食。精心設計線路,將各縣市優勢資源納入全市整體旅游圈,形成全域旅游格局。加強與周邊旅游城市的合作,打造精品旅游線路,開發文化旅游產品,整合旅游體制,創新營銷模式。②商貿流通業。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傳統商業應當加快轉型升級。借助新興的O2O模式來形成線下實體店帶動線上網店、線上網店帶動線下實體店的組合業態;打造精品商業,實施名品、名店等品牌戰略,并發揮它的示范突破帶動作用;講究質量、差異化,引導購物中心進行差異化主題定位,增加體驗類、文化類業態比重,舉辦各種藝術人文活動等方式,實現商旅文娛體融合發展,豐富商業內涵;以建設“智慧聊城”為契機,在聊城市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O2O智慧城市商業綜合體。③房地產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合理調控房地產開發規模,調整住房供應結構,重點發展面向中低收入階層的普通商品房、經濟適用房和廉租住房。穩定房價,使之與居民消費能力相適應。完善住房產權制度,激活二級市場。積極推進房地產銷售和物業管理的分業,推進物業管理的社會化、專業化、產業化。建立房地產市場的監測預警機制。④餐飲業。針對不同需求客戶群,開發不同檔次餐飲市場。立足于地方特色和傳統文化,開辟建設美食廣場、小吃一條街等。組織大賓館、飯店名廚和餐飲名家,開展對本地特色餐飲的學習研究、挖掘整理、改進提升工作。保護、振興老字號名吃名店。鼓勵國內外名牌餐飲企業來聊城經營。繼續實施健康早餐工程,發展標準化的早餐服務公司,增加早餐供應網點,實行集中配送和連鎖經營。⑤社區服務業。加快建立設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規范的社區服務體系,重點發展社區衛生、家政服務、社會保安、養老托幼、食品配送、維修服務和廢舊物品回收等,大力發展社會化社區服務組織,積極培育社區服務龍頭企業,建立社區服務中心,推進社區服務規范化和網絡化建設,理順社區服務管理體制。
3.結合新農村建設,著力發展農村服務業。①提高農業產前、產中和產后服務水平。以推進農業產業化和現代農業建設為中心,依托和整合現有供銷、農機、農技、供水、灌溉等服務組織,發展各類專業協會和合作組織,積極開展農產品、農資和消費品連鎖經營,為農民提供包括技術、信息、加工、運輸等全過程的配套服務,健全農業技術支持體系和農村生產服務體系,打造一批農村服務業亮點工程。②推進市場工程建設,完善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加快企業新建和改造農家店的步伐,大力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盡快建立起現代化的流通網絡,并且達到一網多用,促進城鄉“雙向”流通。③繼續實施勞務輸出戰略。強化跨地區就業培訓和中介服務體系建設,提高農民從事二、三產業的能力。繼續搞好“藍領工程”項目,建立實訓基地,提高輸出人員的素質,培育和發展勞務派遣等高層次勞務輸出形式和境外就業。建立健全人力資源信息服務網絡。制定勞動力市場管理和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勞動事務代理等就業服務制度和標準,規范勞動者、企業和市場中介組織的市場行為。
二、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完善體制機制。這是加快聊城服務業發展的必要前提。成立聊城市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統籌指導全市服務業發展工作。市服務業辦公室作為領導小組的辦事機構,具體負責服務業發展日常工作的組織、協調。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各司其職,通力合作,搞好配合。強化服務業總體規劃的指導作用,督促各服務業專項規劃和各縣(市、區)服務業規劃與市級規劃搞好銜接,要將規劃目標分解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將服務業納入全市主要經濟工作考核體系,實行專門、定期績效考核。年初將任務目標和工作重點分解到各有關部門,年終根據考核結果進行獎懲。
2.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培育龍頭企業。這是加快聊城服務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培育龍頭企業,應當有針對性地開展產業鏈、產業集群招商,加快引進一批符合產業導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帶動力強的服務業大項目、大企業。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加強與京津冀地區服務業大型企業戰略合作,引進和承接服務業高端項目和技術轉移。注重引進國內外500強企業,以及各行業領軍企業,打造“引來一個項目,帶來一批配套;建設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的鏈式集聚模式。
3.加大資金投入,增強發展活力。這是加快聊城服務業發展的必備條件。建立市級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專項用于支持服務業發展,主要用于服務業發展中的關鍵領域、新興行業和薄弱環節,支持市級服務業重點項目和品牌建設,開展服務業招商引資活動和重大課題、發展規劃研究,獎勵服務業發展成效顯著的縣(市、區)和部門,用于國家和省服務業引導資金支持的服務業建設項目的資金配套,督促各縣(市、區)落實并用好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
4.努力聚集人才資源,夯實發展基礎。這是加快聊城服務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要努力做好人才培育引進工作:緊緊抓住京津地區人才和服務企業外溢的機遇,實施優惠政策,引進高級技術、管理、營銷人才,重點引進科研開發人才和技術創新人才;引進高等院校畢業生,不斷充實服務人才隊伍的基礎,增強后備力量;改革服務企業領導人選拔制度,通過企業家市場選聘優秀經營管理人才;依托職業技術學院和高級技工學校,加強培訓服務業高級技術工人,迅速壯大高級技工隊伍。要優化服務業人才環境。同時,要努力做好留住服務業人才工作:用事業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實招留人。
(作者單位:中共山東省聊城市委黨校經濟管理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