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國家批復設立哈爾濱新區旨在依托哈爾濱的區位優勢,充分發揮對俄合作中心城市作用,搭建國際合作平臺,構建外向型產業體系,努力把哈爾濱新區建設成為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載區。為此,哈爾濱市應抓住機遇,深入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謀劃建立中俄(黑龍江)自由貿易區、搭建對俄全面合作平臺、強化中俄國際產能合作、合力推進中俄人文科技合作交流。
[關鍵詞] 哈爾濱新區;對俄合作;思路措施;政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 F7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7)08-0001-02
Abstract: China has approved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bin New District to rely on the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of Harbin,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as a center city in cooperating with Russia, and set up 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latform and an export-oriented industrial system, and strive to build the Harbin New District as an important bearing area for comprehensiv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To this end, Harbin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thoroughly implement the national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Mongolia-Russia Economic Corridor", plann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Russia (Heilongjiang) free trade zone and a comprehensive platform for cooperation with Russia in ways that enhance China-Russia international capacity cooperation and jointly promote the China-Russia cultural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Key words: Harbin New District, cooperation with Russia, strategy, policy suggestion
2015年12月16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哈爾濱新區。哈爾濱新區包括哈爾濱市松北區、呼蘭區、平房區的部分區域,規劃面積493平方公里。國務院在《批復》指出:哈爾濱新區建設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增強開放動力,激發創新活力,暢通對外貿易通道,搭建國際合作平臺,構建外向型產業體系,努力把哈爾濱新區建設成為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載區、東北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示范區和特色國際文化旅游聚集區。要把建設好哈爾濱新區作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新一輪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要舉措,積極擴大面向東北亞開放合作,探索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的新路徑,為促進黑龍江經濟發展和東北地區全面振興發揮重要支撐作用。哈爾濱新區是中國唯一的以對俄合作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和最北部的國家級新區,是中國實施新一輪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舉措和戰略支點。
在哈爾濱新區“三區一極”的功能定位中,作為對俄合作中心城市的哈爾濱新區承擔著建設“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載區”的重任。圍繞這一定位,如何實現功能綜合化、產業高端化、環境國際化,需要認真思考和謀劃。
一、謀劃建立中俄(黑龍江)自由貿易區
設立中俄自由貿易區,將會加快中俄全面合作的進程。根據哈爾濱新區對俄合作的實際,謀劃建設中俄自由貿易區應實施“兩步走”戰略,第一步先在國內單方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園區,第二步推動跨境合作,建設中俄跨境合作為重點的更廣泛的自由貿易區。目前,哈爾濱新區應著手謀劃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園區,并做好下列工作,為建設跨境自由貿易區打好基礎。
(一)拓展綜合保稅區功能
依托哈爾濱綜合保稅區,探索“一區多園”模式,積極爭取國家對哈爾濱新區對俄經貿合作給予更多的政策傾斜,在綜合保稅區注冊、在哈爾濱新區發展的企業享受綜合保稅區的政策,以此吸引更多的對俄合作企業來新區發展,為打造“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載區”奠定堅實基礎。哈爾濱綜保區要在加強現有合作領域基礎上,主動擴展與俄羅斯西部地區政府及企業間交流合作,重點尋求對俄產品的精深加工、高端裝備制造、保稅研發等領域的合作項目,通過打造保稅加工貿易中心、國際貿易展示交易中心、跨境電子商務保稅物流中心等平臺型項目,為入區企業落地提供一站式服務,將哈爾濱綜合保稅區打造為對俄產業集聚區。
(二)大力發展臨空經濟
以對俄合作為切入點,拓展臨空經濟戰略視角。應以沿邊開發開放、“龍江絲路帶”建設為引領把臨空經濟區發展作為打造沿邊開放新高地的重要突破口、對俄合作的重要承載區。同時,充分發揮航空區位優勢,加強同日韓朝蒙以及北美、東南亞在航空運輸、臨空產業的合作,打造國際航空物流門戶樞紐和外向型產業基地。加強臨空經濟區與哈南工業城、松北科技創新城等產業園區聯動協同發展,拓展臨空經濟區輻射范圍。
(三)對接俄遠東開發政策
俄羅斯超前發展區與自由港在工程建筑、勞務輸出、物流運輸、大宗商品交易、跨境電商、旅游、教育、醫療、會展、金融服務、數據信息、政策和法律咨詢等領域出臺相關鼓勵政策,為外資提供了投資空間。各級政府應支持哈爾濱新區參與俄羅斯超前發展區和自由港的開發建設,引導企業在自由港或超前發展區建設境外園區,推動新區對俄經貿投資合作轉型升級。建設哈爾濱-綏芬河-波格拉尼奇內-符拉迪沃斯托克跨境免稅通道,打造黑龍江省的出海口。
(四)爭取國家賦予哈爾濱自由港政策
爭取國家賦予哈爾濱自由港政策,實現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與俄羅斯遠東開發政策對接,履行“中俄經貿合作重要承載區”使命。進一步發揮哈爾濱和符拉迪沃斯托克兩個中心城市在遠東與東北合作中的梯次帶動作用,促進中俄地方經貿合作快速發展。比照俄羅斯遠東自由港政策,爭取實施8天的落地簽證制度,降低企業所得稅、財產稅、土地稅和保險金,增加哈爾濱至符拉迪沃斯托克航班等,爭取國家支持延伸內貿貨物跨境運輸在哈爾濱始發等政策。
二、搭建對俄全面合作平臺
(一)建立中俄合作智庫機構
依托哈爾濱新區域內的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哈爾濱商業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等大學和科研院所同俄羅斯的研究機構組建合作智庫機構,由中俄雙方智庫的專家學者進行共同研究,達成共識,形成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分別報送各自國家政府,為各國政府決策提供咨詢服務和政策依據,促進“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倡議對接。同時,建議哈爾濱新區組建由中俄雙方有豐富實踐經驗,來自官、產、學、研、金、媒等各領域專家組成的決策咨詢委員會,既為政府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又為中俄合作參與方提供有價值信息和實用解決方案的智力支撐。
(二)設立俄羅斯金融機構代表處
積極爭取俄羅斯金融機構在哈爾濱新區開辦分支機構,開展人民幣與盧布直接兌換和離岸金融業務,鼓勵中俄企業開展以人民幣和盧布為本幣的跨境貿易結算和投資業務。利用哈爾濱銀行和各外資銀行等,建設金融服務平臺,形成區域性金融結算、兌換等便利環境。吸引俄羅斯金融機構、國內外擁有對俄結算業務的金融機構在哈市設立分支機構,形成哈市以對俄結算為特色的金融產業集群。
(三)設立領事機構
加快推進俄羅斯駐哈爾濱領事館的設立,為辦理赴俄羅斯商務、旅游、求學、就醫簽證及協調解決相關問題和為口岸貨物進出、人員往來創造便利條件。積極爭取依托黑龍江駐濱海邊區的經貿辦事處等資源,謀劃設立中國駐符拉迪沃斯托克領事館,及時掌握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和政策調整的最新動態、市場行情及法律規定,推進與俄羅斯地方政府的務實合作。爭取日本、韓國、朝鮮和蒙古等東北亞國家在哈爾濱設立領事館。
(四)打造全新的國際會展中心
按照國際標準在松北區選址建設東北地區最大的、展位更多、功能更全,集會議、展覽、銷售、比賽和展映等功能為一體的國際會展中心,作為擴大規模、拓展功能、豐富內容、提高層級的中俄博覽會永久會址,并作為常設的俄羅斯商品、技術、文化產品展示和交易中心。“哈洽會”、“冰雪節”、“啤酒節”等展會移至新的會展中心舉辦。與此同時,鼓勵支持境外展會,借助葉卡捷琳堡工業展覽會等平臺,開拓俄羅斯市場。
三、強化中俄國際產能合作
(一)辟建俄羅斯企業投資園
哈爾濱新區建設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對俄、蒙、日、韓等東北亞國家的地緣優勢,以對俄合作為重點,全方位整合資源,給予最大限度的優惠政策,吸引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的裝備、化工、食品等大型企業到哈爾濱新區投資興業,使之成為新區的實體承載區,推進“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龍江陸海絲綢之路建設。
(二)開展同俄羅斯經濟特區產業合作
依托哈爾濱新區的優勢,打造裝備制造工業、石油化工、服裝鞋帽、電子信息、食品加工跨境產業鏈條,加快推進對俄全面合作步伐。進一步做好與“阿拉布加”經濟特區的合作,加大特區招商力度;加快推進與俄利佩茨克東方工業園的合作,推動新區對俄產能合作深入開展。
(三)推進境內外園區聯動發展
依托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和利民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境外園區企業互動對接,發展跨境連鎖加工。充分發揮境內外園區的平臺和載體作用,形成完整的加工服務體系,以雙向貿易和雙向加工為方向,實現境內外園區聯動發展。在國內園區生產半成品,在境外園區用俄品牌生產,產品進入俄羅斯及歐美市場。
(四)協力推進對俄全面合作
發揮哈爾濱新區、金普新區、長春新區產業園等載體作用,打造對俄全面合作的利益共同體,合力推進以俄羅斯為重點的國際產能合作。進一步加強哈爾濱新區與金浦新區、長春新區在對外開放、產業配套和基礎設施的對接合作,逐步形成分工明確、錯位發展、互利共贏、協同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與俄羅斯遠東開發互動對接的新局面。依托中蒙俄經濟走廊打造東北三省新區聯盟,在舉辦重大招商引資和經貿活動時互相支持,共同推動東北三省對俄合作再新上臺階。
(五)推動優勢行業對外產能合作
抓住俄羅斯經濟調整、遠東地區開發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建設的有利機遇,以產業集聚區建設為重點,加強在農機、食品、消費品和高新技術產業等領域的合作。加強跨境投資合作,打造跨境產業鏈,發展跨境物流和電子商務,擴大地產品出口規模,建設境內外聯動、上下游銜接的跨境產業合作基地。
四、全方位推進中俄人文科技合作交流
(一)辟建俄羅斯人集中居住區
針對俄羅斯遠東地區居民向俄歐洲地區遷移的實際,在哈爾濱新區打造適宜俄羅斯人居住、生活的集中居住區,配套建設以中醫為主的國際醫院、國際學校(中、英、俄語為主,重點傳授中國傳統文化)、養老基地(以中醫康復、保健、養生為主)、俄羅斯風情園(微縮景觀);建設面向俄羅斯游客可以辦理離境退稅的購物中心;打造雙向異域風情的特色街區。
(二)擴大對俄旅游合作
結合哈爾濱新區建設“特色國際文化旅游聚集區”的定位,強化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將哈爾濱逐步打造成立足本省、服務全國和俄羅斯及東北亞地區的國內外旅游集散地。加快涉外賓館的建設步伐,使其盡早完善投入使用。逐步增設和完善適合俄羅斯游客的餐飲、購物、娛樂場所。構筑交流平臺,在俄東部地區增設旅游辦事處,增強政府間協調協作,為旅游部門、旅游企業與俄羅斯開展對應交流與合作提供便利。鼓勵外資到黑龍江省創辦旅游產業,或赴俄興業實現跨國經營,促進國際企業合作,提升整體競爭力。
(三)加快人才培養和文化交流
全方位整合社會資源,在哈爾濱新區創辦以培養復合型、精英型對俄國際合作專門人才為目標的專門機構。根據對俄合作發展趨勢的要求,以市場為導向,全面創新培養理念、培養模式、培養體系、注重實踐培養、立足實戰培養,培養對俄合作的領軍人才,包括商務談判專家、經營管理人才、法律人才、市場經紀人、科技成果轉化經紀人、文化交流經紀人等對俄合作亟需的復合型人才。
此外,支持在俄羅斯高校建立“孔子學院”,推廣漢語言和中國文化。
(四)擴大對俄科技合作
以哈爾濱科技創新城為基礎,打造對俄科技合作中心,推進與俄羅斯在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方面的合作,打造對俄科技合作升級版,提升新區工業競爭力。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重點企業,建設對俄科技合作中的試基地和產業基地,重點實施一批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項目。通過中俄博覽會(哈洽會)、哈科會、冰洽會等大型活動,促進相關企業進行交流、洽談與對接,通過強強合作,提升對俄科技合作的層次和水平。
[參考文獻]
[1]劉國會,高玉海.加強政策溝通推進“龍江絲路帶”建設[J].北方經濟,2015(9).
[2]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哈爾濱新區的批復[N].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6-01-10.
[3]宋魁.發展以俄為重點的全方位對外開放[N].黑龍江日報,2016-04-28.
[責任編輯:蔡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