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一帶一路”視域下金融業發展的區域差異及其成因

2017-09-06 19:49:24車明好??
商業研究 2017年8期
關鍵詞:一帶一路

車明好??

內容提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社會協同發展取決于我國“一帶一路”所轄地區金融業發展水平。本文從勞動力和資本雙要素投入視角探討“一帶一路”金融業發展的差異性現象及其成因,發現區域間金融業綜合發展水平的差異性變化趨勢與勞動生產率差異性一致,且區域間金融業綜合發展水平的總體差異歸因于區域間差異的貢獻,區域內差異貢獻較弱;勞動力投入、資本投資、勞動生產率、資本投資效率的總體差異歸因于區域內差異,區域間差異的貢獻較弱。 “21世紀海路”金融業要注重FDI的引進質量,發揮正向溢出效應,同時要積極學習FDI在人才吸引力方面的經驗,提高人才的競爭能力;對“絲路經濟帶”而言,不僅要引進高質量FDI,還要將FDI的引進規模作為重要任務;減少FDI在投資政策、可投資領域的超國民待遇,提高FDI投資門檻,降低對“一帶一路”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提升的擠出效應;對“一帶一路”金融業勞動生產率和資本投資效率“低水平”地區而言,在提高地區教育水平的同時,要將留住人才作為地區軟環境建設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一帶一路”;金融業;差異性;勞動力投入;資本投入

中圖分類號:F8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148X(2017)08-0041-14

收稿日期:2017-03-02

作者簡介:車明好(1987-),男,山東煙臺人,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環境財政與產業經濟。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部署與實施,2015年我國對“一帶一路”相關的49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累計1482 億美元,同比增長182%,占投資總額的126%①。“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不僅為我國資本輸出提供了制度保障,也為國內企業提供了明確的對外投資方向。現階段,金融業(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是我國非金融類企業最重要的融資平臺,其發展水平將直接決定國內企業的融資規模與融資結構,并間接影響到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資本輸出規模與效率。我國西部地區和東南沿海作為“一帶一路”的起點,歷史上曾與沿線國家在商貿流通業方面有著密切的聯系。時至今日,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大框架下,仍然要繼續保持商貿流通業持續繁榮發展,但未來更重要的任務是要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引導雙方從傳統的商貿流通、非金融投資轉向金融類投資,真正達成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社會協同發展,實現共贏的目標。然而,這一目標的實現最終取決于我國“一帶一路”所轄西部地區、東南沿海地區的金融業發展水平。近年來,得益于西部大開發政策的有利推動,西部地區金融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但現階段西部地區與東南沿海金融業發展依然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協調“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區域金融業發展,降低由于競爭優勢差異而導致某一區域被邊緣化的可能,需要深入挖掘能夠促進“21世紀海路”與“絲路經濟帶”金融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及其差異,系統性分析能夠轉變兩大區域金融業發展差異性的內在影響因素,制定相關制度與政策協調兩大區域發展,控制區域發展差異性的趨勢不斷加劇所引發的“馬太效應”。由圖1可知,“絲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路”金融業在2003-2014年增加值持續增長,并且均具有持續向上發展的趨勢,但以2005年為分界點,兩大區域的差距開始拉開。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導致二者之間發展的差距開始擴大?國內外學者并未給出統一的結論,但從不同視角分析了金融業和金融發展的具體影響因素。

首先,在金融業發展影響因素的研究中,牟德勝(2000)[1]從歷史視角進行研究,預期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將會對國內金融業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但也存在一定的負向沖擊。Borut和Theodore E(2005)[2]研究認為金融業發展主要受社會監管的影響,包括政府對投資者保護、市場透明度、資本市場發展規則變化等外部監管因素的影響。韓廷春和雷穎絜(2008)[3]通過對金融生態環境進行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差異化的金融生態環境是導致區域金融業發展差異的重要影響因素。曹秋菊(2011)[4]應用協整分析法對房地產和金融業發展的關系進行研究,結果表明房地產的規模、效益對金融業發展具有較大的影響。劉純彬和楊仁發(2013)[5]通過對生產性服務業展開研究,發現細分行業之一的金融業發展主要受社會工業化水平影響最大,而錢龍(2013)[6]、陸遠權和夏月(2014)[7]的研究結論與劉純彬相似,并且認為金融業發展不僅受工業發展水平的影響,還受其他實體經濟的影響。金春雨等(2013)[8]通過對金融業發展影響因素建立面板VAR模型,研究發現固定資產投資對金融業發展具有正向推動作用。Huang(2015)[9]金融業聚集、結構、地區差異三個視角進行分析,實證結果表明該三個因素均對金融業發展具有正向影響。其次,在金融發展影響因素研究方面,李敬等(2007)[10]采用全國31個省份的面板數據對金融發展的影響因素進行了估計,結果表明經濟地理條件、制度差異是形成區域金融發展差異的根源,而谷慎(2012)[11]的研究結論與李敬等人一致。鄭志剛和鄧賀斐(2010)[12]進一步將李敬等人提出的制度差異細化為法律環境差異,并在此基礎上研究發現差異性的法律執行環境對金融發展具有較大的影響。皮天雷(2010)[13]與上述學者視角相似,研究認為社會法制水平提高能夠有效提高金融發展水平。顧國達和鐘晶晶(2008)[14]從對比視角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對外開放能夠促進發達國家金融發展水平提高, 但對發展中國家卻具有負面影響,張成思等(2013)[15]的研究也支持顧國達和鐘晶晶的研究結論。方愛平和李虹(2011)[16]從產業結構視角分析對金融發展的影響,結果表明產業結構升級對我國中部地區金融發展具有正向作用,而石盛林(2011)[17]基于我國縣域數據研究得出與之相似結論。

圖1 “一帶一路”金融業發展趨勢

從以上文獻分析可知,現有國內外研究主要從實證方面探討了金融發展的影響因素,但大部分研究所選取的指標僅能反應金融業的部分業務功能,并不能全面反映金融業發展的整體水平。對產業發展而言,不利于國家針對金融業(銀行、保險、證券、信托等)的發展特征制定專項的產業推進政策。現有文獻雖然對金融業發展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但主要集中于對外部影響因素的分析,忽視了金融業發展的內在影響因素才是決定金融業發展的根本原因。盡管部分學者針對金融業發展的區域差異性現象也進行了研究,但也僅限從外部約束條件進行分析,較少涉及內在影響因素。因此,從金融業內在影響因素探討金融業發展的差異性至關重要。此外,現有關于“一帶一路”的研究主要從貿易、教育文化、礦產資源、旅游等領域進行研究②,較少涉及金融業發展領域。鑒于此,本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對現有國內外研究進行了擴展:(1)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金融業發展作為研究對象,對國家兩大戰略地帶金融業發展水平及其差異性的特征進行量化分析;(2)基于內生增長理論將資本和勞動力雙要素投入作為內生驅動因素,深入分析“一帶一路”金融業發展差異性的根源及其成因;(3)構建能夠轉變區域金融業發展差異性的路徑機理,通過實證研究從深層次挖掘能夠實現“一帶一路”金融業協調發展的有效路徑。

二、“一帶一路”金融業發展差異性變化趨勢分析

從2003-2014年期間我國“一帶一路”金融業增加值數據觀察,兩大戰略區域金融業發展確實存在較大的差異,而此種差異性發展趨勢現階段究竟是收斂還是發散還無從得知。本文從“一帶一路”金融業綜合發展水平、金融業發展規模、金融業發展效率三個指標進行分類研究,分別探討“絲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路”區域間以及區域內部發展的差異性變化。

(一)指標選取及方法選擇

1.金融業綜合發展水平(GDP)。本文選取2003-2014年期間我國“一帶一路”所轄省份(直轄市和自治區)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上海、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地區的金融業增加值作為我國“一帶一路”區域內金融業綜合發展水平的測量指標。

2.金融業發展規模(L、K)。本文選取我國“一帶一路”所轄省份(直轄市和自治區)金融業勞動力就業人數以及資本投資規模作為金融業發展規模的替代指標。其中金融業就業人數的樣本區間為2003-2014年。由于金融業資本投資的數據沒有相關統計,本文采用永續盤存法對“一帶一路”金融業資本存量進行估算,具體方法為選取2002-2015年金融業固定資產投資數額作為估算的基礎數據,數據來源于于CEIC數據庫③。資本形成額計算公式如下所示:

kt=(1-σt)kt-1+It=(1-σt)tk0+∑tj=1Ij(1-σt)t-j(1)

其中,kt和kt-1代表“一帶一路”金融業在t年和t-1年的資本存量,k0表示基期資本存量,It和σt分別代表固定資本額和折舊率。本文運用Harberger提出的穩態方法,推導起點時刻物資資本的存量,該方法是基于“穩態時資本產出比不變或資本增長速度等于產出比增長速度”的假定,公式為:

Kt=Itgt+σt(2)

關于資本折舊率σt的計算,由于現有統計年鑒沒有現成的金融業的資本折舊率數值,考慮到金融業屬于典型的生產性服務業,因此本文參考(Wu)對生產性服務業的研究,將4%作為金融業資本折舊率。基于此計算獲得金融業的資本投入數據。gt代表“一帶一路”2003-2014年金融業實際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長率。

3.金融業發展效率(LV、KV)。本文采用金融業增加值與金融業就業人數及資本投資額作為“一帶一路”金融業發展效率的測算指標。樣本區間為2003-2014年。其中,對金融業勞動生產率測算主要采用金融業增加值與金融業勞動力投入比值進行計算,而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測算主要采用金融業增加值與金融業資本投入的比值進行計算。如下所示:

LV=金融業增加值金融業勞動力投入, KV=金融業增加值金融業資本投入

4.研究方法選擇。在研究區域差異性的方法選擇上,本文應用 δ-收斂模型進行分析。其中,δ-收斂模型計算方法如下:

CV=∑(yi-2n/(3)

其中,CV代表“一帶一路”金融業發展差異性的收斂系數;yi分別代“一帶一路”金融業綜合發展水平、勞動力投入規模、勞動生產率、資本投資規模、資本投資效率。代表各地區這一指標值的平均值;n代表“一帶路”所轄省份數量。

為進一步測量“一帶一路”金融業發展差異性形成的主要來源,本文還采用Theil指數分解法分別衡量“一帶一路”金融業發展差異的組內差異與組間差異對總差異的貢獻。具體計算方法如下所示:

T=1n∑ni=1yilog(yi)(4)

其中,T為“一帶一路”金融發展發展總體差異性,yi與分別代表第i個體的金融業綜合發展水平和所有個體的平均綜合發展水平;代表第i個體的金融業勞動力投入規模和所有個體的平均勞動力投入規模;代表第i個體的資本投資規模和所有個體的平均資本投資規模;代表第i個體的金融業勞動生產率和所有個體的平均勞動生產率;代表第i個體的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和所有個體的平均資本投資效率。

泰爾指數作為衡量樣本差距程度的測度指標具備良好的可分解性質,即將樣本分為多個群組時,泰爾指數可以分別衡量組內差異與組間差異對總體差異的貢獻。記Tb與Tw分別為群組間差距和群組內差距,則可將泰爾指數分解如下:

T=Tb+Tw=∑Kk=1yklogyknk/n+∑Kk=1yk(∑i∈gkyiyklogyi/yk1/nk) (5)

上式中區域間差異性Tb和區域內差異Tw分別有如下表達式:

Tb=∑Kk=1yklogyknk/n(6)

Tw=∑Kk=1yk(∑i∈gkyiyklogyi/yk1/nk)(7)

(二)“一帶一路”金融業發展的差異性分析

1.“一帶一路”金融業發展差異性的變化趨勢分析。通過應用δ-收斂模型,本文對“一帶一路”金融業綜合發展水平的差異進行了數值計算,形成圖2所示的變化趨勢。由圖2可以看出,“一帶一路”區域間金融業綜合發展水平的差異性在2003-2014年樣本觀測期間具有動態變化的特征。其中:2003-2007年“一帶一路”區域間金融業發展的CV系數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表明在此期間兩大區域金融業綜合發展水平的差異性在持續擴大;2007-2014年期間的CV系數呈現出不斷縮小的趨勢,表明在此期間兩大區域金融業綜合發展水平的差異性持續縮小。由圖3可以看出,“一帶一路”區域間金融業生產要素投入及其效率的差異性在樣本觀測期間也存在動態變化過程。其中:“一帶一路”金融業資本投資規模的CV收斂系數在2003-2009年期間一直處于下降趨勢,表明在此期間“一帶一路”兩大區域資本投資規模的差異性在持續縮小;2010-2014年CV系數一直處于不斷上升趨勢,表明在此期間兩大區域資本投資規模的差異性逐漸增強。而“一帶一路”區域間勞動力投入規模在2003-2011年的CV系數基本持續處于上升趨勢,表明兩大區域在此期間勞動力投入規模的差異性不斷增強;2012-2014年CV系數又處于不斷下降趨勢,表明在此期間兩大區域勞動力投入規模的差異性又處于不斷減緩趨勢。在2003-2007年期間“一帶一路”金融業勞動生產率的CV系數一直處于上升趨勢,表明兩大區域間勞動生產率的差異在此期間不斷增強;2008-2014年期間CV系數又不斷處于下降趨勢,表明兩大區域勞動生產率的差異在此期間得到有效的緩解。然而,“一帶一路”資本投資效率的CV系數在2003-2014年期間卻一直處于下降趨勢,表明兩大區域間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的差異在此期間不斷緩解。

圖2 “一帶一路”區域間金融業發展差異性變化趨勢

從總體上觀察“一帶一路”區域間金融業要素投入及其要素效率異質性的動態變化趨勢,研究發現:在2003-2008年期間,資本投資效率的差異性>資本投資規模的差異性>勞動力投入規模的差異性>勞動生產率的差異性;2008-2011年期間,勞動力投入規模的差異性>資本投資規模的差異性>資本投資效率的差異性>勞動生產率的差異性;2012-2014年期間,資本投資規模的差異性>勞動力投入規模的差異性>資本投資效率的差異性>勞動生產率的差異性。且區域之間勞動生產率的差異性程度最低。

2.“一帶一路”金融業發展的總體差異分解。通過泰爾指數分解法將“一帶一路”區域間金融業綜合發展水平、生產要素投入、生產要素效率分解為區域內差異和區域間差異,并對兩者對總體差異性的貢獻進行計算。從“一帶一路” 金融業區域間和區域內空間差距分解來看,“一帶一路”區域間金融業綜合發展水平的總體差異主要歸因于區域間的差異(平均貢獻率為5614%),而區域內差異的貢獻較弱(平均貢獻率為4386%),但是2007年之后區域間差異性的貢獻明顯處于下降趨勢,而區域內差異處于上升趨勢,表明現階段降低區域間差異性的同時,仍要防止區域內差異的擴大化。“一帶一路”區域間金融業勞動生產率的總體差異主要歸因于區域內差異(平均貢獻率為537%),而區域間差異的貢獻較弱(平均貢獻率463%),但2006年之前區域內差異貢獻較高,2007-2011年期間,區域間差異貢獻較高;2012-2014年區域內差異貢獻較高。“一帶一路”區域間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的總體差異主要歸因于區域內差異(平均貢獻率為789%),區域間差異的貢獻較弱(平均貢獻率為211%),并且區域內差異的貢獻在2003-2014年期間持續上升,但區域間差異的貢獻在持續減小。“一帶一路”區域間金融業勞動力投入的總體差異主要歸因于區域內差異(平均貢獻率為6139%),而區域間差異的貢獻較弱(平均貢獻率為3861%),但是區域內差異貢獻率總體趨勢處于不斷減小的過程,而區域間差異的貢獻率卻處于不斷上升的趨勢。“一帶一路”區域間金融業資本投資規模的總體差異主要歸因于區域內差異(平均貢獻率為574%),區域間差異貢獻較弱(平均貢獻率為426%),但是2008年之前區域內差異的貢獻率高于區域間差異,而2009-2014年區域間差異的貢獻率高于區域內差異的貢獻,并且從總體趨勢觀察,區域間差異的貢獻處于持續上升的趨勢,但區域內差異的貢獻基本處于下降的趨勢。

三、“一帶一路”金融業發展差異的內在成因分析

(一)基于LMDI模型的數值分解分析

本文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路經濟帶”金融業發展作為研究對象,所選取的樣本時間為2003-2014年。基于模型計算的穩定性,將年末在崗勞動力作為金融業勞動要素投入指標。選取金融業增加值作為金融業發展替代指標。以上數據均來自CEIC數據庫。選取金融業資本投資作為資本要素投入指標。LMDI研究方法最早被用于碳排放領域,隨著研究領域的成熟,該方法被引入不同的研究對象。LMDI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將要研究的對象總量從不同層面分解,將不同層面上發生的結構變化對對象總量的貢獻定量化。因此該方法對金融業的研究也具有適用性。文本研究中,將金融業勞動力和資本要素投入的總量從不同層面進行分解,將不同層面的結構變化對金融業增加值總量變化的貢獻進行量化,確定不同結構變化對金融業發展的驅動作用。首先,本文分別對“一帶一路”金融業增加值作總量分解,把金融業勞動力和資本要素投入對金融業增加值變動的影響分解為勞動力、資本投資規模效應;勞動生產率、資本投資效應;勞動力、資本投資地區配置效應。本文構建的LMDI模型具體如下:

(二)數據處理結果

基于LMDI指數分解法,本文分別對“一帶一路”勞動力和資本構建了數值分解模型,應用MTLAB軟件進行數值計算④。由分解結果可知,勞動力投入對“絲路經濟帶”金融業發展的驅動效應為579025⑤,資本投資的累計驅動效應為3242952⑥,均為正向作用,并且勞動力投入的驅動作用明顯高于資本投資的作用效果,表明現階段“絲路經濟帶”金融業發展總體表現出依靠勞動力投入驅動的特征。進一步本文將勞動力投入的總效果分解為勞動規模、勞動生產率、勞動力地區配置效應后,分別觀察其累計驅動效果,發現三個驅動因素對金融業發展的作用效果均為正向作用,表明勞動規模擴大、勞動生產率提升、勞動力地區配置優化均有效提升了“絲路經濟帶”金融業發展水平。也反映出現階段“絲路經濟帶”區域內金融業勞動力地區配置較為合理,從而對區域內產業發展產生了正向促進作用。且“絲路經濟帶”金融業發展主要依靠勞動生產率的提升,表明“絲路經濟帶”金融業發展具有典型的集約型特征。此外,本文將資本投資的總驅動效果分解為資本投資規模、資本投資效率、資本投資地區配置效應后,三個主要驅動因素中只有資本投資規模、資本投資效率具有正向驅動作用,而資本地區配置的驅動效果具有負向作用,表明金融業資本配置在“絲路經濟帶”區域內配置不具有合理性。從2003-2014年歷史數據觀察,金融業地區資本投資主要集中于四川、陜西等地區,其他地區的配置比例均較小,從而加劇了區域內金融業發展的差異性,這也是導致“絲路經濟帶”資本地區配置具有負向驅動作用的根源。從資本投資分解后的效果觀察,資本投資規模仍然是主要驅動因素,其次為資本投資效率,表明現階段“絲路經濟帶”金融業發展依然依賴于資本投資規模的擴大,具有典型的粗放型特征。

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數值分解結果可知,勞動力投入對金融業發展的累計總驅動效果為1503353,資本的累計總驅動效果為8406632,兩者均為正向驅動作用,并且勞動力投入的驅動效果顯著高于資本要素的作用力,表明現階段“21世紀海路”金融業發展總體也表現出依賴勞動力投入驅動的特征。而將勞動力投入的總效應分解后,勞動規模、勞動生產率、勞動力地區配置效應的累計驅動效果均為正值。反映出金融業勞動力在“21世紀海路”所轄區域內的配置較為合理,從而勞動力地區配置的驅動效果表現出正向作用。從驅動效果的數值觀察,勞動生產率提升是“21世紀海路”金融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表明現階段“21世紀海路”金融業發展也跨越了靠勞動規模擴張的發展階段,具有集約型特征。而將資本投資的總驅動效應分解后,僅有資本投資規模和資本投資地區配置效應的累積驅動作用均為正值,表明資本投資在“21世紀海路”區域內配置較為合理,從而產生了正向驅動作用。然而,資本投資效率的累計驅動效果為負值,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東部地區政府對信貸分配干預程度較高,由于金融業壟斷造成的各產業部門投資失衡和資本錯配的現象出現,造成“21世紀海路”資本投資效率損失較大,從而產生了負向驅動作用。然而,資本投資規模的驅動效果顯著較強,表明現階段“21世紀海路”金融業發展也具有依賴于資本投資規模的擴大,具有典型的粗放型特征。從以上對“一帶一路”金融業發展的驅動因素分析,發現“一帶一路”金融業存在明顯的產業發展方式矛盾現象,表現在一方面依靠勞動生產率提升驅動金融業發展,一方面又嚴重依賴于資本投資規模擴大的驅動,在發展方式上存在“雙重屬性矛盾”[18],并且“絲路經濟帶”雙重屬性矛盾明顯高于“21世紀海路”⑦。

此外,“絲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路”金融業發展存在明顯的差異性,主要表現在盡管勞動生產率提升均為二者金融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但“21世紀海路”勞動生產率的驅動效果是“絲路經濟帶”的193倍;勞動規模驅動效果和勞動力地區配置作用是“絲路經濟帶”的362和3814倍;“21世紀海路”資本投資規模驅動效果是“絲路經濟帶”的519倍⑧。顯然,“21世紀海路”金融業勞動生產率提高、勞動規模作用、勞動力配置合理性均較“絲路經濟帶”具有較大的優勢。并且勞動生產率的提升是主要優勢。而資本投資規模和資本地區配置合理性也較“絲路經濟帶”具有一定優勢。然而“絲路經濟帶”資本投資效率提升所產生的優勢明顯高于“21世紀海路”。

四、轉變“一帶一路”金融業發展差異性的路徑

依靠生產要素效率驅動產業發展是轉變“一帶一路”金融業發展“雙重屬性”矛盾的有效路徑,也是“一帶一路”金融業供給側改革,走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要轉變“一帶一路”區域間金融業發展的差異性,縮小區域間勞動生產率和資本投資效率的差異是有效路徑。由于影響勞動生產率和資本投資效率變化的內外部政策、制度、區域經濟發展等因素較多。本文主要選取以下變量對轉變“一帶一路”金融業發展差異性的路徑進行分析。

(一)變量選取

1.行政干預(Intervention)。從理論上講,行政干預會導致要素市場的非競爭性[19],由于行政干預將導致市場對資源的基礎配置能力損失,限制資本和勞動力要素的自由流動,最終導致要素效率損失。盡管行政干預在理論上具有危害性,但是從眾多實踐中發現此種危害性具有一定條件,例如取決于市場是具有充分競爭性,且市場能夠對資源進行有效的配置以及生產要素等生產資源可以依托市場調節實現最優水平的配置。然而,現實情況總是由于市場存在信息反饋滯后的特征,導致市場“無形之手”并非總能夠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因此本文認為行政干預并非對市場總是處于不利處境,而取決于現有市場是否是存在充分競爭,如果市場存較強的壟斷勢力,打破市場競爭的均衡狀態,將導致勞動力和資本錯配,從而造成勞動生產率和資本投資效率損失,因此提升行政干預水平將能夠促進產業生產要素效率提升,反之則會阻礙產業的生產要素效率提升。

2.對外開放水平(FDI)。FDI水平是衡量一個地區對外開放的程度,從理論上分析,對外開放水平的提高,能夠緩解東道國經濟增長過程中的資本短缺現象,深化東道國的產業鏈國際化分工,同時FDI的具有較強的技術、管理外溢效應,使東道國的技術水平、組織效率不斷提高,從而提高國民經濟的綜合要素生產率,提高資本投資質量[20],促進勞動生產率和資本投資效率的提高。與魏修建等(2016)的看法相同,本文也認為FDI的作用效果取決于FDI與本土行業之間的競爭究竟處于何種狀態,如果本土行業發展相較處于競爭弱勢,將會選擇與FDI合作的策略,實現FDI對行業要素效率的提升產生正向溢出作用,而當雙方之間競爭力相當時,FDI將對本土行業將產生擠壓式逆向作用,降低其他產業發展過程中要素效率的提升。此外,除以上原因外,本文也認為當FDI規模較小時以及FDI規模質量較低時所產生的正向溢出效應有限。

3.地區教育水平(EDU)。地區教育水平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主要從兩個方面展開,其一,地區教育水平越高,為產業發展培養的人才就越充足,能有效滿足產業發展的基礎智力支撐;其二,地區教育水平越高,產業發展中為進一步提高勞動者素質,將會與高校合作,加強產學研活動,并依托高校促使產業人才“再回爐”,通過積累大量人力資本,提高產業發展的要素效率,能夠有效促使產業結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之路。

4.勞動生產率(LV)。勞動生產率提升主要由兩個方面引起,其一,技術水平或管理水平提高,其二,勞動者素質提高。因此,一般而言,當企業勞動生產率提高時,將會提高企業的資本投資質量,提升資本投資效率。但上述過程發生也存在一定的限定條件,比如當通過勞動生產率提高正向促進資本投資效率過程中,不存在產業資本投資過度的現象出現,如果出現此種情況,可能會抵消由勞動生產率提高帶來的正向作用,造成投資效率損失。

5.調節變量的選取(EDU和Intervention)。楊曉明(2005)[21]研究認為地區教育水平是影響外商投資(FDI)的重要區位選擇因素,通常而言FDI具有較為先進的技術知識及管理經驗,但同時也需要優秀的人才來支撐FDI企業的正常運營,因而地區教育水平高低成為影響外商投資可能性的重要影響因素,從而EDU可以通過對FDI的規模調節來影響資本投資效率和勞動生產率的提升。此外,地區教育水平提升可以提高勞動者素質,而行業通過引入高素質勞動力,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因此,EDU可以通過對勞動生產率的調節進而影響資本投資效率提升。而地區行政干預的調節作用具有兩面性,當行業壟斷勢力較強時,將會造成勞動力錯配,造成勞動生產率下降,通過地區行政對壟斷勢力的管理,能夠優化勞動力配置,提升勞動生產率,因此通過行政干預的調節,勞動生產率與資本投資效率將產生正向關系,而當市場處于較為充分的競爭態勢時,如果加入行政干預力量,將導致企業市場競爭稟賦出現差異,市場競爭均衡一旦被打破,總體勞動生產率將下降,此時通過行政干預的調節,勞動生產率與資本投資效率將產生負向關系。

(二)指標測度與面板Tobit計量模型設定

1.指標測度。(1)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KV),對于“一帶一路”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的測算,本文選擇的基礎數據為2003-2014年兩大區域金融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經過永續盤存法形成金融業的資本形成額。并采用金融業增加值與資本形成額的比值作為資本投資效率的測量指標;(2)金融業勞動生產率(LV)。同樣勞動生產率測量也選用金融業增加值與勞動力投入的比值作為測量指標;(3)行政干預(Intervention)。采用地區國有經濟占GDP的比重作為測量指標。由于利稅較高以及國有化程度較高的產業,地方保護更趨嚴重白重恩等(2004)[22]。因此,利用區域國有經濟占GDP的比重指標測度地區性行政干預水平具有較強的說服力,樣本區為2004-2014年;(4)對外開放水平(FDI)。本文采用FDI與GDP的比重作為地區開放水平的測量指標。由于FDI水平的原始統計數據單位為百萬美元,通過將原始數據與2004-2014年歷年中美匯率進行計算,折算成人民幣單位,單位為億元人民幣。樣本區間為2004-2014年;(5)地區教育水平(EDU)。選取普通高等院校(包括大專院校)在校學生規模與地區總人口比例作為地區教育水平的評價指標。以上基礎數據來均來源于wind數據庫。

2.面板因變量受限模型(Tobit)形式設定。依據本文研究目標,分別將“一帶一路”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和勞動生產率作為因變量,但由于要素效率值的取值范圍處于大于0的區間,數據不具有連續性,采用OLS估計方法可能會對參數的估計值產生偏差[23]。而構建面板Tobit模型可以解決因變量受限的樣本,降低回歸中的參數偏差問題[24]。基于此本文構建的面板Tobit分層次回歸模型如下:首先,本文分別設定潛在因變量回歸模型如下:

其中,Interventionit、 FDIit、EDUit、LVit分別代表“一帶一路”兩大區域金融業所轄地區中i個地區第t年的行政干預水平、地區開放水平、地區教育水平、勞動生產率水平。本文對模型(19-20)和模型(21-22)因變量受限模型進行系數估計。 Interventionit×LVit、EDUit×FDIit、EDUit×LVit分別代表交互項。

3.實證結果分析。

(1)總樣本的實證分析結果。本文選擇2004-2014年區間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 “絲綢之路經濟帶”兩大區域樣本數據,按照因變量受限模型回歸方法(Tobit),基于分層回歸方法對模型進行回歸。對于交互項的處理,由于直接引入交互項可能會導致共線性問題,從而本文對交互項進行了數據中心化處理,消除了交互項與主變量之間的共線性問題,形成交互變量c_ EDU×FDI、c_ EDU×LV、c_ Intervention×LV。回歸結果如表1、表2所示。

由表1中模型19和20的回歸結果可知,LR檢驗結果Sigma=0強烈拒絕原假設H0,即不存在個體效應,因而回歸過程均采用隨機效應。從模型19中各變量估計系數值觀察,影響“一帶一路”金融業勞動生產率提升的主要影響因素為地區教育水平,且很明顯“21世紀海路”地區教育水平提升對金融業勞動生產率的正向推動作用高于“絲路經濟帶”,主要原因在于“21世紀海路”位于我國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作為我國 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就業、人才聚集等的高地,教育投資遠高于“絲綢之路經濟帶”所在的西部地區,盡管“絲綢之路經濟帶”在上一個階段西部大開發中受益良多,并且兩大區域教育水平異差異性有所減小(圖3所示),但由于“21海路”所轄地區長期以來形成的就業優勢、機會優勢、經濟發展吸引力優勢,“絲路經濟帶”所轄地區高校培養的人才流失仍然嚴重,造成地區教育水平提高金融業勞動生產率提升的推動作用仍然小于“21世紀海路”。從行政干預的估計系數觀察,“一帶一路”兩大區域的估計系數均為正值,但僅有“絲路經濟帶”具有顯著性,表明“絲路經濟帶”金融業在發展可能仍然存在國有壟斷勢力過強造成產業內嚴重的勞動力錯配現象出現,從而導致勞動生產率損失。因此進一步加強政府對本地區的行政管理、監督,協調金融業勞動力在產業內合理配置,能夠促進“絲路經濟帶”金融業勞動生產率提升。盡管“21世紀海路”金融業不存國有壟斷勢力過強而導致勞動力錯配現象,但仍然要加強預防。從對外開放水平的估計系數觀察,“絲路經濟帶”對外開放水平提升對金融業勞動生產率提升產生了負向抑制作用,表明通過擴大對外開放水平反而降低了“絲路經濟帶”金融業勞動生產率的提升,但對“21海路”金融業勞動生產率的負向抑制作用卻不顯著。主要原因在于“絲路經濟帶”金融業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在于FDI企業開展人才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且相對而言“絲路經濟帶”所轄地區FDI規模存量較小,對本地區的正向溢出作用有限,從而對“絲路經濟帶”金融業勞動生產率提升產生了抑制作用。盡管“21世紀海路”所轄地區FDI規模存量高,但質量較高的FDI可能仍然有限,并且現有FDI行業發展水平與本地區金融業發展水平旗鼓相當,從而對外開放水平對“21世紀海路”金融業勞動生產率提升的作用不顯著。從模型20中交互項的估計系數觀察,“21世紀海路”通過地區教育水平的調節,FDI與勞動生產率提升產生了負向關系,而“絲路經濟帶”卻產生了正向促進作用,表明現階段FDI企業與“21世紀海路”金融業發展水平相似,因而FDI企業對金融業的正向溢出效應不明顯,盡管地區教育水平提高,FDI仍然能夠依托先天優勢以及國內政策優勢,對于本地區培養的高素質勞動力仍然有較強的吸引力,通過參與對市場中高素質或高端人力資本的爭奪,降低國內相關行業的勞動效率提升[24]。但“絲路經濟帶”由于金融業發展水平低于FDI企業,通過地區教育水平的提升調節,滿足FDI企業對高素質勞動力的需求,促進FDI的規模進一步擴張,提高了對本地區金融業勞動生產率提升的正向溢出效應。

圖3 “一帶一路”地區教育水平動態變化趨勢

由表2可以看出,LR檢驗結果Sigma=0強烈拒絕原假設H0,即不存在個體效應,因而回歸過程也采用隨機效應。由模型21中的回歸系數可知,“21世紀海路”行政干預水平提升對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提升的影響系數為負值,但不顯著性,而模型22中卻顯著為負值。但“絲路經濟帶”在模型21和22中均顯著為正值。表明加強對“21世紀海路”金融業的行政干預水平將不利于本地區資本投資效率提升,而“絲路經濟”行政干預能夠正向推動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的提升。從側面反映出,“21世紀海路”金融業可能整體市場化水平較高,并且市場對金融業資本投資流向能夠起到最基本的優化配置作用,降低了資本錯配的可能性,但“絲路經濟帶”金融業由于壟斷勢力過強,產生了顯著的資本錯配現象,降低了資本投資效率的提升,因而加強行政干預、引導資本投資合理配置,能夠促進本地區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的提升。從對外開放水平的估計系數觀察,對外開放水平提升對“21世紀海路”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提升不具有顯著性。然而,卻對“絲路經濟帶”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提升具有明顯負向抑制作用。主要原因很可能由于FDI在投資競爭中,受到超國民待遇,在投資政策、可投資領域優惠力度高于區域內金融業資本投資,從而對金融業資本投資產生了擠出效應,降低了金融業總體資本投資回報率,導致資本投資效率降低。而地區教育水平提升對“21世紀海路”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具有正向推動作用,但對“絲路經濟帶”不具有顯著性。勞動生產率提升對“21世紀”海路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提升具有正向促進作用,且顯然勞動生產率對“絲路經濟帶”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提升作用明顯弱于“21世紀”海路。從交互項回歸系數觀察,通過地區教育水平提高可以調節對外開放水平、金融業勞動生產率,實現FDI與“一帶一路”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提升的正向關系,且對“21世紀海路”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的提升作用明顯高于“絲路經濟帶”。通過行政干預水平的調節,并不能實現“21世紀海路”金融業勞動生產率對資本投資效率提升的促進作用,而“絲路經濟帶”卻能實現對資本投資效率提升的促進作用,表明加強政府對金融業的行政監管能夠防止本地區金融業壟斷勢力過強,提高資本配置優化,促進本地區資本投資效率提升。

(2)進一步分組的實證檢驗結果。本文按照中位數將“一帶一路”金融業勞動生產率和資本投資效率劃分為兩組,一組代表勞動生產率和資本投資效率相對高水平的地區,一組代表相對低水平的地區。所采取的方法為系統聚類方法,聚類結果如表3、表4所示。

依據系統聚類結果,本文對“一帶一路”金融業勞動生產率和資本投資效率分別構建面板Tobit模型,回歸結果如表5、表6所示。

由表5中模型19和20中對“一帶一路”金融業勞動生產率相對高水平地區的回歸結果可知,行政干預水平提升對“高水平地區”勞動生產率提升具有負向抑制作用,而對“低水平”地區卻不顯著。對外開放水平提升對“高水平地區”勞動生產率提升不具有顯著性,而對“低水平”地區卻具有顯著的負向抑制作用。地區教育水平提高對“高水平地區”勞動生產率提高產生了正向促進作用,但是對“低水平地區”卻產生了負向抑制作用。從交互性回歸系數可知,通過地區教育水平的調節,“高水平地區”FDI與勞動生產率提升產生了負向關系,而“低水平地區”并不顯著。主要原因在于“低水平地區”絕大部分位于我國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的地區,對于人才吸引力較弱,盡管地區教育水平提高對FDI具有吸引力,但是由于“低水平地區”人才流失嚴重,降低了對FDI的吸引力。因此,現階段對于“低水平地區”而言,在加大地區教育水平的同時,仍然要將留住人才作為地區軟環境建設的中要任務。

由表6模型21和22回歸結果可知,行政干預對“高水平地區”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提升具有負向抑制作用,但是對“低水平地區”資本投資效率具有正向促進作用。對外開放水平提升對“高水平地區”資本投資效率提升具有正向提升作用,而對“低水平地區”卻不具有顯著性。地區教育水平提升對“高水平地區”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提升具有正向促進作用,但對“低水平地區”卻不具有顯著性。勞動生產率提升對“高水平地區”資本投資效率具有顯著促進作用,而對“低水平地區”卻不具有顯著性。從交互項回歸系數觀察:通過地區教育水平提升的調節,FDI、勞動生產率對“高水平地區”資本投資效率提升產生了正向促進作用,但是對“低水平地區”卻不顯著。然而,通過行政干預水平提高的調節,“低水平地區”勞動生產率提升對資本投資效率提升產生了正向促進作用,而“高水平地區”卻并不顯著。

五、研究結論與啟示

本文從勞動力和資本投資雙要素視角探討了“一帶一路”金融業發展差異性的動態變化趨勢及其內在成因,并通過構建轉變“一帶一路”區域間金融業發展差異性的有效路徑,從深層次分析了轉變“一帶一路”金融業發展差異性現象的有效路徑及區域差異。

(一)主要結論

第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兩大區域金融業勞動力、資本投資及其效率的區域差異均具有動態變化的特征,且“21世紀海路”和“絲路經濟帶”區域間金融業發展水平的差異性變化趨勢與勞動生產率差異性變化趨勢相互一致。在2003-2008年期間,資本投資效率的差異性>資本投資規模的差異性>勞動力投入規模的差異性>勞動生產率的差異性;2008-2011年期間,勞動力投入規模的差異性>資本投資規模的差異性>資本投資效率的差異性>勞動生產率的差異性;2012-2014年期間,資本投資規模的差異性>勞動力投入規模的差異性>資本投資效率的差異性>勞動生產率的差異性。且金融業勞動生產率的差異性程度最低。而“一帶一路”區域間金融業綜合發展水平的總體差異主要歸因于區域間的差異,區域內差異的貢獻較弱。然而,勞動力投入、資本投資、勞動生產率、資本投資效率的總體差異主要歸因于區域內差異,而區域間差異的貢獻較弱。

第二,“一帶一路”金融業發展的“雙重屬性矛盾”是兩大區差異性發展的重要內在影響因素。具體表現在“絲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路”金融業發展的共同特征在于勞動力投入對金融業發展的總驅動作用均高于資本投資的總驅動作用,而將勞動力和資本投資總驅動作用分解后卻表現出一方面主要依靠勞動生產率驅動的集約型發展方式,一方面又依賴于資本投資規模驅動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從發展方式上均存在“雙重屬性矛盾”,且“絲路經濟帶”雙重屬性矛盾明顯高于“21世紀海路”。此外,由于“絲路經濟帶”金融業區域內所轄省份資本投資的配置不合理,導致資本地區配置效應對金融業發展的驅動作用為負值。

第三,轉變“一帶一路”金融業發展差異性的路徑具有區域差異。在提升金融業勞動生產率方面:影響“一帶一路”金融業勞動生產率提升的主要影響因素為地區教育水平的高低,顯然現階段“21世紀海路”地區教育水平提升對金融業勞動生產率的正向推動作用高于“絲路經濟帶”。“絲路經濟帶”金融業在發展可能仍然存在國有壟斷勢力過強造成產業內嚴重的勞動力錯配現象出現,從而導致勞動生產率損失,而“21世紀海路”區域此種現象并不顯著。“絲路經濟帶”對外開放水平提升對金融業勞動生產率提升產生了負向抑制作用,但對“21海路”卻并不顯著。21世紀海路”通過地區教育水平提高的調節,FDI與勞動生產率提升產生了負向關系,但“絲路經濟帶”卻產生了正向促進作用。在提升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方面:提升“21世紀海路”行政干預水平對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提升具有負向影響,但對絲路經濟”而言,反而能夠促進資本投資效率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提升對“21世紀海路”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提升不具有顯著性,但是對“絲路經濟帶”具有明顯負向抑制作用。金融業勞動生產率提升對“絲路經濟帶”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提升作用弱于“21世紀海路”。

然而,通過“一帶一路”地區教育水平提高可以調節FDI、勞動生產率,實現FDI、勞動生產率與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提升的正向關系,且對“21世紀海路”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的提升作用明顯高于“絲路經濟帶”。通過行政干預水平的調節,“21世紀海路”金融業勞動生產率對資本投資效率提升的促進作用不顯著,而“絲路經濟帶”卻具有促進作用。

第四,“一帶一路”金融業勞動生產率和資本投資效率按照水平差異劃分,影響兩者提升的主要路徑具有區域差異。在勞動生產率提升層面,行政干預水平提升對“一帶一路”“高水平地區”勞動生產率提升具有負向抑制作用,而對“低水平”地區卻不顯著。對外開放水平提升對“高水平地區”勞動生產率提升不具有顯著性,而對“低水平”地區卻具有顯著的負向抑制作用。地區教育水平提高對“高水平地區”勞動生產率提高產生了正向促進作用,但是對“低水平地區”卻產生了負向抑制作用。但是通過地區教育水平的調節,“高水平地區”FDI與勞動生產率提升產生了負向關系,而“低水平地區”并不顯著。在資本投資效率提升層面,行政干預對“高水平地區”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提升具有負向抑制作用,但是對“低水平地區”資本投資效率具有正向促進作用。對外開放水平提升對“高水平地區”資本投資效率提升具有正向提升作用,而對“低水平地區”卻不具有顯著性。地區教育水平提升對“高水平地區”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提升具有正向促進作用,但對“低水平地區”卻不具有顯著性。勞動生產率提升對“高水平地區”資本投資效率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而對“低水平地區”卻不具有顯著性。然而,通過地區教育水平提升的調節,FDI、勞動生產率對“高水平地區”資本投資效率提升產生了正向促進作用,但是“低水平地區”卻不顯著。通過行政干預水平提高的調節,“低水平地區”勞動生產率提升對資本投資效率提升產生了正向促進作用,而“高水平地區”卻并不顯著。

(二)主要啟示

第一,由于“21世紀海路”與“絲路經濟帶”兩大區域金融業綜合發展水平的差異主要來源于區域間差異的貢獻。但是考慮到區域內差異的貢獻呈現上升區域,因此在制定“一帶一路”金融業總體發展規劃中,仍然要將降低區域間金融業發展水平差異作為重要任務,但也要注重改善“21世紀海路”和“絲路經濟帶”所轄區域內金融業發展的差異性。針對兩大區域金融業勞動生產率、資本投資效率、勞動力投入、資本投資規模的總體差異主要解決區域內差異較為突出的矛盾。

第二,對“一帶一路”金融業發展而言,當前主要任務在于解決產業發展中存在的“雙重屬性矛盾”,促進金融業可持續發展。對“一帶一路”所轄區域而言,均要將提升投資質量、提升資本投資效率作為重要任務,只有轉變產業發展中存在的“雙重屬性矛盾”才能從總體跨域粗放型的發展特征,步入可持續發展的集約型發展方式。對“絲路經濟帶”而言,要積極制定有效政策引導資本投資在區域內合理流動、優化資本區域配置結構,減小對資本投資規模擴張的依賴,加快資本投資效率的提升,降低產業發展中存在的“雙重屬性矛盾”,從而縮小與“21世紀海路”金融業的發展差距。

第三,進一步加強政府對本地區的行政管理、監督,協調金融業勞動力在產業內合理配置,能夠促進“絲路經濟帶”金融業勞動生產率提升。盡管“21世紀海路”金融業不存國有壟斷勢力過強而導致勞動力錯配現象,但仍然要加強預防。“21世紀海路”金融業仍然要加大開放水平,但更要注重FDI的質量而非規模,從而發揮高質量的FDI對金融業發展的正向溢出效應,同時本地區金融業仍然要積極學習FDI在人才吸引力方面的優勢經驗,提高對人才的競爭能力。對“絲路經濟帶”而言,在積極引進高質量的FDI時,仍然要將FDI的引進規模作為重要任務。“絲路經濟帶”金融業由于壟斷勢力過強,產生了顯著的資本錯配現象,因此加強科學的行政干預、引導資本投資合理配置,要加快促進金融業資本投資效率提升。減少FDI在投資競爭中,在投資政策、可投資領域優惠力度受到超國民待遇,提高FDI投資門檻,降低對“一帶一路”金融業資本投資的擠出效應,從而提高金融業的資本投資效率。現階段對于勞動生產率和資本投資效率“低水平地區”而言,在加大地區教育水平的同時,仍然要將留住人才作為地區軟環境建設的重要任務。

注釋:

① 搜狐財經:2015年中國對外投資73508億元 同比增長147%。

② 相關文獻由于篇幅問題,不在文中羅列。

③ 由于篇幅問題,“一帶一路”金融業資本形成額不在列出,如讀者有興趣可以向作者索取。

④ 具體計算結果由于篇幅問題,不在文本中顯示,如有需要可向作者索取。

⑤ 通過將勞動力投入分解后的三個累積驅動效應加總后得到勞動力總驅動作用。

⑥ 通過將資本投入分解后的三個累積驅動效應加總后得到資本總驅動作用。

⑦ 通過對比資本投資規模與勞動生產率之間的比值。

⑧ 由于“絲路經濟帶”資本地區配置的作用為負向作用,在此文中不在進行比較。

參考文獻:

[1] 牟德勝. 加入WTO對中國金融業的影響[J].財經科學,2000(1):11-15.

[2] Vojinovi Borut,Theodoropoulos Theodore E.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vestment market integration: An approach of underlying financial variables & indicators for corporate governance growth empirical approach[J].Economic Annals, 2005,50(166):33-58.

[3] 韓廷春,雷穎絜. 金融生態環境對金融主體發展的影響[J].世界經濟,2008(3):71-79.

[4] 曹秋菊,我國房地產業與金融業關系的協整分析[J].求索,2011(9):26-28.

[5] 劉純彬,楊仁發. 中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影響因素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3(4):30-48.

[6] 錢龍. 中國金融業與實體經濟互動發展的實證檢驗[J].統計與決策,2013(4):109-112.

[7] 陸遠權,夏月. 我國金融業與實體經濟非協同發展關系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14(8):52-73.

[8] 金春雨,韓哲,張浩博. 基于Panel-VAR模型的我國金融業發展與經濟增長關聯性的計量檢驗[J].經濟評論,2013(1):16-22.

[9] HUANG F.A Study of the Regional Financial Industry Layout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ility,2015,5(2): 108-118.

[10]李敬,冉光和,萬廣華. 中國區域金融發展差異的解釋:基于勞動分工理論與Shapley值分解方法[J].經濟研究,2007(5):42-54.

[11]谷慎. 西部農村金融的供求與均衡:基于雙重二元結構約束與一體化金融制度安排[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2-17.

[12]鄭志剛,鄧賀斐. 法律環境差異和區域金融發展:金融發展決定因素基于我國省級面板數據的考察[J].管理世界,2010(6):14-27.

[13]皮天雷.社會資本,法制水平對金融發展的影響分析[J].財經科學,2010(1):1-8.

[14]顧國達,鐘晶晶. 貿易開放對金融發展的影響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08(9)::55-60.

[15]張成思,朱越騰,蘆哲. 對外開放對金融發展的抑制效應之謎[J].金融研究,2013(6):16-30.

[16]方愛平,李虹. 產業結構升級對金融發展的影響:來自中部地區的證據[J].經濟問題,2011(11):97-100.

[17]石盛林.經濟增長對金融發展的影響機理研究—基于縣域數據的實證分析[J].財貿研究,2011(2):107-112.

[18]單英驥,陳恒.“絲路經濟帶”金融業發展的驅動因素及其動力來源——基于西北地區勞動力和資本投入的視角[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17-25.

[19]林毅夫.發展戰略、自生能力和經濟收斂[J].經濟學(季刊),2002(7):269-300.

[20]沈坤榮,耿強. 外國直接投資、技術外溢與內生經濟增長—中國數據的計量檢驗與實證分析[J].中國社會科學,2001(5):82-93.

[21]楊曉明.FDI 區位選擇因素研究——對我國三大經濟圈及中西部地區的實證研究[J].財經研究,2005(11):98-107.

[22]白重恩,杜穎娟,陶志剛,等.地方保護主義及產業地區集中度的決定因素和變動趨勢[J].經濟研究,2004(4):29-40.

[23]屈小娥.中國省際全要素能源效率變動分解——基于Malmquist指數的實證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究,2009(8):29-43.

[24]陳恒,魏修建.中國物流業發展的非均衡性及其階段特征——基于勞動力投入的視角[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究,2016(11):3-22.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Financial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Its Causes under

“Belt and Road”:An Analysis based on Labor and Capital Input

CHE Ming-hao

(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61,China)

Abstract: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of countries along “Belt and Road” depends on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financial industr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and its causes in financial industry of “Belt and Road” from the labor and capital inputs. The study finds the difference in financial industry is consistent with the labor productivity. and the overall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financial industry development due to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contribution is weak; the overall difference of labor input, capital investment, labor productivity, capital investment efficiency due to regional differences, regional differences contribution is weak. The financial industry in “Twenty-fir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quality of FDI, play positive spillover effects, and learn actively experience from the FDI in the aspects of talent attraction,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alent; to “Silk Road Economic Zone”, we should not only actively introduce high quality FDI, but also make FDI scale as an important task; reducing super national treatment investment policy for FDI, investment threshold, and crowding out effect; for the low level region of labor productivity and capital investment efficiency in “Belt and Road” finance, we should take retaining talent as an important tas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ft environment while we improve education level.

Key words: “Belt and Road”; financial industry; difference; labor input; capital investment

(責任編輯:周正)

猜你喜歡
一帶一路
印媒:“一帶一路”可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環球時報(2014-12-10)2014-12-10 08:51: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亚洲永久色| 国产区成人精品视频| 99久久精彩视频| 538国产视频| 特级毛片8级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动漫|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 av手机版在线播放| 成人在线欧美|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在线亚洲|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五月天福利视频|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 久久中文字幕不卡一二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区|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爱婷婷色69堂|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久久青草热|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中文无码精品|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 欧美色综合网站|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99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精品| 一区二区午夜| 亚洲精品波多野结衣| 国产在线专区|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国产精品性|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网站| 亚洲啪啪网| 亚洲香蕉久久|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国产在线97| 91久久精品国产| 亚洲天堂区| 91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天天摸夜夜操| 国产精品毛片在线直播完整版 | 88av在线看| 国产在线啪| 欧洲亚洲一区| 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国产第八页| 特级欧美视频aaaaaa| 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 国产日韩欧美黄色片免费观看| 综合亚洲色图| 国产尤物jk自慰制服喷水|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国产精品性| 91青草视频| 97人人做人人爽香蕉精品| 亚洲综合片|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国产福利一区在线|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国产黄色片在线看|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60岁| 色老头综合网| 日韩区欧美区| 国产精品视频系列专区| 欧美综合成人|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一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