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文
“1979,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上世紀90年代,這首膾炙人口的《春天的故事》,將深圳特區的蓬勃發展唱響了大江南北。深圳這座昔日僅有3萬多人口、兩三條小街的南部邊陲小鎮,38年間,已發展成為一座擁有上千萬人口的現代化都市。
8月6日下午,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科協、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發展改革委、深圳市科技創新委、深圳市科協、南山區人民政府承辦的2017“創響中國”深圳站活動在華潤深圳灣體育中心啟動。官方數據披露,截至2017年6月,深圳全市累計實有商事主體283.5萬戶,每千人擁有商事主體238戶,每千人擁有企業136戶,商事主體總數和創業密度均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深圳成為全球矚目的“創新之城、創業之都”。
深圳的地區生產總值從1979年建市以來的1.96億元增至2016年的1.95萬億元,年均增長22.6%;2016年人均生產總值達16.7萬元,每平方公里GDP產出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達9.76億元和1.57億元,均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與此同時,作為全國首個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全國首個以城市為基本單元的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深圳已推動創新從“跟跑”向“并跑”“領跑”轉變。
繼承辦2016年全國“雙創”周后,今年創響中國深圳站啟動儀式和標志性活動都在南山區舉辦,南山區作為國家第一批“雙創”示范基地,引人關注。今年上半年,南山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940.1億元,同比增長9%,繼續保持廣東全省第一的位置。同時在創新主體方面,目前南山區不僅擁有135家上市公司,涌現出了中興、騰訊、邁瑞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還成為深圳市乃至廣東省的獨角獸企業集聚區。據悉,2016年國內共有“獨角獸”企業131家,深圳企業在榜單中占了12個席位,其中大疆創新、優必選、微眾銀行等11家為南山企業。在今年騰訊入選“世界500強企業”,成為繼華為、平安集團、招商銀行之后南山區誕生的又一創新奇跡。
在創新成果方面,南山區以一區之力,貢獻了全國四分之一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總量突破1萬件。榮獲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12項,占深圳的75%。截至2017年5月,發明專利申請量12464件,同比增長44.2%;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322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是全國的36倍,全市的3.8倍。
迄今為止,南山區擁有國家、省、市級創新載體884個,占全市59.5%。兩家諾貝爾科學家實驗室落戶南山,深圳首批10個“雙創”示范基地有6個位于南山,首個被批準的“十大制造業創新中心”項目——“中德微納制造創新中心”落戶南山。連續十年舉辦創新南山“創業之星”大賽,大疆創新、光峰光電等知名科技類公司從大賽中走出。
8月6日到16日,“創響中國"深圳站活動以“青春深圳·創贏未來”為主題,采取“1+5+10”模式,即1個標志性活動、5類對接活動和10場特色活動,充分展示深圳“雙創”活動的優秀成果以及在構建“雙創”生態等方面取得的先進經驗,在全市營造更加濃厚的“雙創”氛圍。中國科協黨組成員兼學會學術部部長、企業工作辦公室主任宋軍,深圳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虎,南山區區委副書記、區長王強等與會領導共同觸動大屏幕上的手印,啟動2017“創響中國”深圳站活動。隨后,2017“創響中國”深圳站標志性活動——第十六屆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Master機甲大師賽全國總決賽啟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