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立煌
隨著美國“安然事件”、世界通訊等財務舞弊,以及近年來我國綠大地、萬福生科等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發生,民間審計獨立性的喪失,使得公眾對于民間審計行業產生了懷疑。因此找出民間審計獨立性缺失的原因刻不容緩。影響民間審計獨立性的因素眾多,主要體現在會計師事務所規模、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審計委托模式、市場供求關系、社會監督五個方面。
一、我國民間審計獨立性影響因素的問題現狀
1.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規模偏小,結構不合理。目前,我國審計市場仍處于賣方市場,會計事務所業務中大部分是為客戶提供傳統的審計服務,對于稅務籌劃、投資咨詢服務等更多的非審計服務占得比重卻相當小。這就對我國事務所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同時也讓注冊會計師在面對被審計單位的時候地位變弱。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突出特點就是數量多而規模小,現在有8294家會計師事務所。因為市場上的客戶有限,所以會計師事務的首要任務就是爭取客戶。但當前我國民間審計市場存在著混亂無序競爭的現象,這也就使得會計師事務所越來越難爭取客戶。再加上業務收入水平偏低,讓事務所更加依賴客戶,面對審計單位時就會處于被動,使得審計獨立性降低。
2.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不足,執業水平低下。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能力還是有一定差距。當前國內只要有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就能夠報考注冊會計師的考試資格,也不受專業條件的限制,這就出現了一部分報考人員沒有系統的學習會計或審計知識,而又缺乏審計經驗,導致公眾質疑其專業勝任能力。再從科技手段上看,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辦公的網絡化,計算機審計和審計網絡化越來越普及,但是目前能夠精通計算機且精通會計和審計理論知識的綜合型人才還是比較缺乏。再加上一些注冊會計師容易受到金錢的誘惑而喪失基本的職業道德觀念,這是因為國家在這方面相應的懲罰機制不是那么的嚴厲,注冊會計師為了金錢而與被審計單位合謀而對被審計單位的虛假財務報表出具不合理的審計報告,以此獲得相關審計報酬,這使得注冊會計師嚴重違反了其職業道德規范,導致民間審計獨立性的缺失。
3.審計委托關系模糊,責任不清晰。從前文,我們了解到審計委托關系對等的重要。但是在我國民間審計市場上,實際上企業的經營者成了委托人,并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審計委托人,這就是審計委托模式的變異形成了經營者和注冊會計師的一個新的委托代理關系。這就變成了經營者雇人來審查自己的局面。現在經營者為了讓委任方滿意,而雇傭注冊會計師對自己的經營業績進行做一定“美化”,修改其企業經營數據,更有甚者,變本加厲的偽造其經營業績。這就是近年來國內審計丑聞不斷發生的由來,這其實從側面也反映了我國法律的不健全以及監管機制的缺失。雖然目前國內的法律有對提供虛假財務報告的行為的規定,但是卻懲罰小,相關違法人員所承擔的責任也小。所以說目前國內的審計委托關系,實際起作用的還是被審計單位的管理層,這也就導致了民間審計獨立性的缺失。
4.審計收費的不合理,審計獨立性受損。我國目前現行的審計收費制度也十分嚴重的影響了民間審計的獨立性。在注冊會計師完成審計工作的時候,會計師事務所直接向被審計單位收取費用,從被審計單位那里獲得報酬。這樣就使得會計律師事務所和被審計單位有了經濟上來往,就加強了他們雙方間的關系。作為第三方的會計律師事務本來是受被審計單委托,這就讓審計費用和審計結論連接起來了,有時注冊會計師甚至會根據被審計單位的需要而形成審計結論,這樣的收費制度也就使得民間審計獨立性缺失,審計結論也就失真。
5.行業監管的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雖然我國政府出臺了不少審計相關的法律法規,如《審計法》、《證券法》和《公司法》等相關法律都對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進行了相關規定,也有包括對注冊會計師職業操守的相關規定,但都存在一定的問題,普遍可操作性較差,并且相關法律法規規定都不夠具體,這就使得外部監督對注冊會計師沒有足夠的監督力度,從而影響了民間審計獨立性的實現。再有,國內的法律法規對民間審計行業的民事訴訟、民事責任等制度不健全,對違規者的懲治力度也很弱。這就讓注冊會計師感覺到違規成本低,特別是刑事責任的風險低甚至民事賠償責任風險幾乎為零,這與違規的巨額利益相比,無異于在誘導舞弊,從而削弱了民間審計獨立性。
二、規范我國民間審計獨立性影響因素的政策建議
1.做大做強我國的會計師事務所,增強其市場競爭力。毫無疑問,會計事務所的規模越大越有利于其抵御來自世間的誘惑和壓力。從“四大所”可以看出,他們在我國審計市場上居于領導地位并且足夠多的吸引優質的注冊會計師。大型的會計事務所之所以更注重聲譽,是因為由于舞弊行為而導致損失信譽的代價遠遠大于失去一個客戶。當然,他們也不必為了個別客戶的丟失而擔心自身的生存。這些都是因為這些大型的會計師事務所擁有了比較高的審計獨立性。對此,我國的中小會計師事務所應該向“四大所”學習,把自己做大做強。同時,從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現狀看,減少會計事務所的數量有利于減小其對客戶的依賴性。這就說明減少會計事務所的數量,擴大其規模,或者合并小規模的會計事務,亦或是大力扶持對獨立性較強的大型事務所,這有利于提高民間審計的獨立性。
2.增強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提高民間審計獨立性。圍繞著提高民間審計獨立性的思考有不少,但大多認為其本質是對注冊會計師自身的執業水平的探討。民間審計是有著嚴格規定程序的工作,但是注冊會計師的主觀判斷仍然是影響審計工作的重要因素。所以說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執業水平是保障民間審計獨立性的重要因素。
然而,由于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恢復的時間較短,審計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素質和職業道德都與發達國家有一定差距。針對這種現狀,中注協應該嚴格規定注冊會計師的準入,對獲得注冊會計師資格的審計從業人員進行不定期考核,也要加強對注冊會計師后續的教育和培訓,以及對其進行職業道德素質教育,從而提高審計從業人員的素質。再有,會計師事務所也可以通過組織各種再教育培訓,來豐富知識面及素質,從而提高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伴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還需要加強注冊會計師對于會計信息技術及英語水平等方面的培訓,從而更加適應未來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確保他們在民間審計工作中的獨立性。
3.改善委托模式,建立良好的委托機制。因為在我國目前的民間審計中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審計委托人,簡單說就是企業的實際委托人還是經營者,這也導致我國的注冊會計師一面監督經營者而又一面受聘于經營者的尷尬局面。這也是注冊會計師為什么在經濟上處于弱勢且缺乏獨立性的原因。因此委托人應當收回經營者事實上的對注冊會計師的聘用權,更好的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在完善自身的同時,也可以借鑒國外成功的經驗,通過建立由公司董事組成的審計委員會,再根據審計委員會的要求來聘請注冊會計師并直接支付審計費用,這樣就可以減少注冊會計師的壓力在其面對經營者的時候。同時審計委員會有權參與制定審計計劃并且可以對審計的結果進行評價,當然也有權對于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檢查和監督,這就大大提高民間審計的獨立性。
4.改革審計收費方式,完善審計市場。目前我國審計相關法律法規對于審計收費的規定還是比較混亂。針對這種情況,國家相關部門應制定出一個合理且權威的審計收費標準。大多數情況下,審計工作的時間與公司規模的大小、業務的復雜程度及審計風險密切相關。因此,我國的審計收費標準應當與審計工作小時為依據,再綜合會計師事務所其他方面因素。這樣也就解決了收費標準的不一以及收費差距懸殊的問題。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民間審計獨立性。
5.營造良好的外部監管環境,加強外部控制力度。由于審計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一定程度上使得民間審計獨立性缺失。對此應當健全目前國內民間審計獨立性相關的法律制度:第一,可以適時增加相關的法律制度中民間審計獨立性的規定;第二,為了加強對注冊會計師的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的懲罰力度,可以在《公司法》和《證券法》等法律中關于民事賠償責任制度增加具體的、可操作性強的有關注冊會計師的規定;第三,制定受害者集體訴訟制度,加強對受害投資者和債權人等相關利益者的司法救濟。這樣才能在法律制度上讓注冊會計師真正意識到獨立性的重要性,以此提高民間審計獨立性。
結論:西方國家完善的民間審計行業監督體系,可以讓我們得到啟發。我國可以通過借鑒輪崗制度來阻止注冊會計師由于對被審計單位過于熟悉而影響其審計獨立性。也可以通過同業互查這一制度對民間行業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來檢查審計質量,因為這樣的檢查體系不受會計師事務所的影響而更加的獨立和有效,同業互查的檢查結果也就更加真實客觀,也就能夠提高我國民間審計獨立性。
(作者單位:江西財經大學)